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

當唐軍攻破饒州之後,他們又接近了建康城所在的丹陽,但是李嗣業的身體也開始每況愈下了,這是個關鍵的時刻,勝負的關鍵就在最後的這幾戰,大軍離建康越近,遭遇的抵抗也越來越激烈。

李嗣業擔心自己支撐不到建康城被攻克的那一日,而統領南征大軍中的有兩位他根本信不過,田承司和李懷仙二人都是史思明投降過來的叛將,萬一建康攻下來,他的大限之期也已到,這二人沒有人節制,會不會幹出就地割據的事情來。

人一旦沒有了知覺,身後的事情還知道多少,河北藩鎮出身的這兩個降將對自己有多少忠誠,內心裡又有多少野心。

他現在活着還能夠震得住他們,若自己魂歸九泉,萬一他們攻克建康平滅唐廷產生了割據的想法,段秀實這樣老成持重的老將怕是難以壓服二人的。

李嗣業懷着這樣的憂慮,騎在馬上跟隨着大軍行進的步伐,心中醞釀着解決的辦法。

不過暫時他還沒有想到好的藉口,直到雍軍進攻採石,遇到了僕固懷恩率領的唐軍精銳頑強抵抗。

雍軍組織三面炮火轟擊唐軍在採石的營壘,誤以爲唐軍的士氣已經被壓制,田承司和李懷仙遂派騎兵和步兵協同衝鋒,但是唐軍已經預先挖好了大量的壕溝,致使雍軍騎兵行動放緩,輕甲兵從壕溝中衝出來與雍軍進行殊死戰鬥。

雍軍被這突然的反擊打了個措手不及,經過短暫的鏖戰之後,終於不敵敗退了下來。

按理說攻堅不克這是常事,田承司和李懷仙二人過往進攻州郡也有不少敗績,他們向李嗣業請罪時主公也只是好言寬慰勉勵,勝敗乃兵家常事,小小挫折何足掛齒。

但李嗣業這次卻坐在胡牀上大發雷霆,怒斥二人進攻不力,並且高聲說道:“你二人督戰不力毫無取勝意志,所以士卒才難以聚攏士氣一鼓而下,該當何罪!”

兩人心中十分吃驚感覺有些委屈,但還是恭順地叉手說道:“主公教訓的是,我們願意將功贖罪率領士卒再次進攻採石,定當一鼓作氣將僕固懷恩拿下。”

不料李嗣業卻揮揮手說道:“不必了,孤從你二人最近的表現看來,已經不合適再指揮大軍。但念在你們往日素有功勳的份上,保留你們的職務和爵位,暫時回長安休養一陣吧。”

帳中的幕僚和大將們一聽都大吃一驚,唐軍雖然抵擋頑強但勢已漸衰,採石要不了多久定能夠攻下。但臨陣罷免將領乃是大忌,換了新將領與部隊還需要長時間磨合,在這即將逼近建康的關鍵時刻,一向英明的主公怎麼會做出如此反常的決定。

連老將段秀實都上前叉手諫言道:“主公,採石是通往建康城的最後一道防線,若這個時候換將,大軍也不得不休整,使得唐軍恢復元氣,攻破建康城的難度將會成倍增加。”

李嗣業哼了一聲說道:“此時換將是爲了攻破建康乃至拿下嶺南更爲順利,孤意已決,你不要再勸了!”

田承嗣和李懷仙二人是何等聰明,很快想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只是他們的猜想與李嗣業稍微有些差錯。他二人畢竟是安史降將,平時也不乏受到李嗣業的猜忌敲打,如今逼近建康在即,這可是攻破敵都平定天下的大功。這樣的功勞怎麼輪到他們外人來立。”

兩人只好將頭頂的兜鍪摘下放在地上謝罪道:“主公責罰得對,是我二人心存懈怠未曾盡力,甘願退回長安躬身反省。”

李嗣業閉上眼睛點了點頭:“賜你二人絹布各兩千匹,明日就率牙兵親衛上路吧,其餘各將回到駐地安頓各營休整再戰,都退下吧。”

衆人都低着頭走出大帳,段秀實留在最後嘆了口氣正要轉身離去,李嗣業卻突然叫住他說:“段兄暫且留下。”

段秀實叉手問道:“不知主公還有何吩咐?”

李嗣業朝站立在左右的牙將看了一眼,二人立刻退出帳外,並且隨手將帳幕放了下來,帳中只剩下了他們兩人。

李嗣業頗爲傷感地說道:“人生短促,功業漫長,人力終究不能與天時相抗,自從渡過長江以來,我的身體便一天不如一天了,還真不知道能否堅持到攻克建康平定江東的那一日。”

他很少在下屬面前表現出這樣的頹唐,段秀實也不知該如何勸慰,只是說道:“興許主公只是水土不服,等平定江南迴到關中之後,一定會好起來的。”

“罷了,我的身體我知道,與水土無多大幹系,如今平定江南在即,我更不能離開。但田承司李懷仙二人,非我嫡系且暗藏野心。孤在的時候他們自然不敢生出什麼想法,可我一旦撒手而去,那個時候他們若仍然掌握大軍,這江東之地還指不定要生出多大的變亂。”

“他二人確實是帶兵的將才,但德行忠心卻有所不足,發他們回長安享清福已經算是孤厚待他們。臨陣換將雖是大忌,但孤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段秀實想說很多話,但臨開口的時候卻問:“不知主公派何人來接替二人領軍?”

“現任河西參謀團參謀長臧希液,他臨戰機變能打硬仗,統軍不弱於二人。還有孤的二兒子幽燕節度使李崇豹,你們三人互爲相佐,定能夠攻破建康。我在半個月之前已經寫下書函命他們交接政務儘快趕來。”

自從李嗣業消滅史思明勢力以來,他便將二子李崇豹安置在幽州不讓他再隨軍出征,除了有把自己人壓制河北地區的彪悍風氣外。也忌憚李崇豹功勳過大,擔心自己百年之後親兒子李旭壓不住他,

誰料眼下自己大限將近,不得不又將能征善戰的二兒子擡了出來。

段秀實深吸了一口氣,沒想到主公剝除田李二人領兵之權已經盤算良久。他鼓起勇氣,又問了一個他本來不敢問,現在又不得不問的問題:“主公命我和臧希液同二公子各掌一軍,但我們三人之間難以協調調度,萬一主公……屆時誰來總領平定江南軍事。以卑職愚見,二公子不止有大將之才,更有統帥全局之能……”

“這個不勞你操心。”李嗣業的聲音不由得增大了幾分,劇烈地咳嗽了幾聲才說道:“吾兒旭,也在趕來江東的路上。”

“小公子……小公子本該留後長安,他若前來,萬一後方……”段秀實不敢再問下去了。

李嗣業無力地揮了揮手,讓他退出帳外。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