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

李隆基的眼睛裡笑出了漩渦,在他這大唐皇帝的御下,有不少的胡人效力,有世代忠誠的突厥阿史那氏,也有投身降唐的吐蕃祿東贊家族後代論弓仁,有跨越東洋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更有羌人夫蒙靈察,高麗人高仙芝,哥舒翰等等不一而足,但從未有人像安祿山這樣在他眼中淳樸憨厚。

這就是他最滿意,心目中最得意的臣子模樣,一片赤子,純乎誠心。

“安祿山,你暫且退下吧。”

胖子撐着手臂艱難地站起來,轉身往後排走去,他突然看到李林甫的眼睛掃視而來,對方眼白深陷眼窩中,黃褐色瞳孔又深陷在眼白中,瞳孔竟能收縮至黃豆大小,宛若蓄勢待發的毒針,讓他如芒在背。

祿山慌忙低頭避過相公的目光,走到了隊列的後排,瞧見坐在後面一臉衰色的田仁琬,心中鄙夷地哼了一聲。

他嘴上卻低聲安慰:“田中丞,不要因一時挫折而頹廢,安祿山相信你,一定可以重整旗鼓,成功攻破小勃律。”

胖子還朝他做了個鼓勵的手勢,面對此人的真誠,田仁琬也有些疑惑了,安祿山或許真是善良之輩,不然不會去管他人瓦上寒霜。

李隆基接下來對幾位節度使送上來的敘功奏疏也做了點評,基本上這些人想提拔的部下,皇帝都一一通過。

他沒理由反對,這些人他都不知道誰是誰,瞭解麾下將領的只有節度使自己,節度使想給屬下升官,皇帝除了看一堆冷冰冰的文字功勞,斬首多少,俘虜多少,他完全對這些人沒有形象概念,當然聽之任之。

一名內宦從大殿的右側悄悄走出,附耳在高力士身邊低語,高力士又低聲對皇帝說道:“白衣大食使者來長安,在勤政樓門外,求見陛下。”

“既然如此,高力士,你去,親自請使者上來,不必單獨相侯,直接來這裡見朕。”

高力士應了一聲“喏”,袖子上搭着拂塵下樓去了。

稍候了片刻,四名頭戴白色纏頭巾,身穿白色長袍的大食使節來到勤政閣中,使節首領阿卜杜拉已經數次出使大唐,長安官話說得賊溜,對李隆基單手抱胸行禮:“阿卜杜拉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李隆基很是高興,笑着問道:“阿卜使節何以能夠及早趕到,朕以爲你還要在路上耽擱良久。”

阿卜杜拉恭敬地說道:“說起這個,不能不說起陛下的功績。”

“哦?說來聽聽。”李隆基故作驚訝。

“前來我來長安時,曾向陛下抱怨過安西絲綢路上的不便,沒想到這次來唐,整個于闐、龜茲二道煥然一新,沙匪銷聲匿跡,商旅行走多如牛毛,行萬里路不持寸兵,開元全盛果真名不虛傳。”

李隆基大喜,阿卜使者從不輕易誇獎他國,大食人也不會客套,這種誇讚的話從一個外國人嘴裡聽到,比他的臣子講出來更值得高興。

“阿卜使者,朕已經改年號了,朕的先祖太上玄元皇帝給了朕啓示,大唐盛世定會延續下去。”

阿卜杜拉沒有接話,涉及唐王朝的宗教信仰,他不便開口,萬一說錯話可是犯大忌的。就像唐使出訪大馬士革,涉及先知穆罕默德也是謹言慎行,能不提就不提。

不過阿卜杜拉還惦記着驛站的事情,大食也是個驛傳系統很健全的帝國,不免就有考察比較國內外優劣的想法。但此次來長安派兩撥人分別走龜茲道和于闐道,結果有驚人的發現,安西四鎮竟然在半年之內就完成了五十五座驛站的建設施工,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說龜茲、焉耆、疏勒這一條道上有森林,河水等資源,只要加強人力一年完工不是問題。

但于闐道的戈壁沙漠就相當考驗人類極限了,調動人力幹工程需要吃喝,需要資源,需要原材料,僅這幾條也不是半年多能夠完成的,能完成這種條件下的工程,這簡直就是基建狂魔呀。

大食境內沙漠面積很大,許多地方郵驛系統構建工程困難,他就十分想問問這工程的負責官員,有什麼經驗和心得,也好讓他取經帶回去。

“陛下,我此來大唐,親眼看到于闐道上驛路僅僅一年就改造完成,完全達到了三十里一驛的標準,兩道共五十五座新驛站,在一年之內完成,讓我油然而生敬佩驚訝,能不能讓我見見驛站修建事宜的修建籌劃者,我願意派人向他學習。”

一干節度使聽得面面相覷,這個大食使節一進來就滔滔不絕談驛站的事情,如果這人不是大食使者,他們定會以爲這是安西都護府找來的托兒。

玄宗很是得意地點點頭笑道:“阿卜使者稍待,且讓朕來問問。”

他擡手遙遙朝站在最後的田仁琬招手:“仁琬,上前來說話。”

田中丞也吃了一驚,他以爲今日怕是要燒冷竈了,卻沒想到無心從大食人身上插出一支柳來,看來不到最後關頭千萬不可放棄,人生處處有驚喜。

他重整襆頭儀表,擡頭挺胸走上前來,躬身叉手道:“陛下。”

李隆基欣喜地用手指點着他問道:“田仁琬,沙漠興建驛站是你治下所爲,你給阿卜使節簡單講一下。”

田仁琬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驛站事宜,具體情況也不清楚,況且他也不是那種侵吞下屬功勞的人,這種行爲在唐軍中很忌諱。

此事是夫蒙靈察和李嗣業辦成的面子工程,當初他無論如何都瞧不上,但是想不到今天,在這勤政務本樓裡給他挽回了許多微薄的面子。

他本想說出夫蒙靈察,但想起昨日他給遠征下的那些絆子,兩人間的不和。今天在這個場合裡,自然也不能讓他順遂,爲此他寧願把這功勳全安給李嗣業。

他籌措了一下語句,開口說道:“陛下,末將遠征小勃律前,曾把驛站籌建的所有事務,都交到毛遂自薦的中郎將李嗣業手中,這期間,驛站工程所有事宜也都由他來負責,夫蒙靈察擔當留後使,他也給了李嗣業全面的支持。”

此言一出,站在旁邊的李林甫睫毛挑動,暗暗皺眉,站在最後的安祿山則驚異地瞪大眼睛。

“李嗣業。”皇帝的嘴裡唸叨着這個名字,有兩個人肚子裡也在默默唸叨這個名字。

“此次你們入長安敘功,隊列中可有李嗣業?”李隆基問道。

“有,他現在就在長安,等待四日後參加大朝會。”

皇帝篤定地點了點頭,一次出頭是巧合,兩次出頭是運氣,三次出頭可就是能力出衆了。從吃了他做的餅和涼皮開始,皇帝就感覺這個人與衆不同,這一次次的事實驗證,證明他的眼光是正確的。

這是李隆基知根知底瞭解的人,他的發跡是因爲朕,他前去西域也是朕安排的,然後他的一步步成長都在朕面前顯現出來,這讓感性的李隆基愈發覺得,這是太上玄元皇帝賜給他的忠臣才俊。

玄宗遐想片刻,側頭對阿卜杜拉說道:“如果你想找李嗣業,那就跟眼前這位安西節度使田仁琬問,他知道他在哪裡。”

阿卜杜拉使節躬身抱胸道:“感謝陛下,我等先行告退。他又朝向田仁琬行禮:“田中丞,我稍後再找你,李嗣業將軍,我有很多問題想請教他。”

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
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