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

北印度王都曲女城中,趙叢芳所率領的唐軍駐守在婆羅門神廟的對面,這裡原本就是富人的聚居區。唐軍接管過來以後,徵調了大量奴隸進行重新修整,把多餘的院牆拆掉,又將整個營地用圍牆和哨戒塔圈起來,整個佔地面積相當於三座婆羅門神廟。

雅利安人也信奉風水之說,婆羅門神廟對面因背靠城中河水,也最接近神祇,被視爲除去神廟外最佳風水寶地。

神廟祭祀長老們本來將這裡選擇爲婆羅門和剎帝利貴族的聚居區,現在被唐軍佔據,他們只好轉移到城中風水稍次一些的地方。

趙叢芳在安西諸將裡,指揮作戰的能力不如封常清,勇猛敢當不如白孝德,治軍嚴明不如段秀實。李嗣業卻敢於把他放到偏遠的北印度,只因爲他各方面水平比較均衡,能夠獨擋一面,也善於臨機決斷。

最近德干高地上的達羅毗茶國國王不知爲何產生了雄心壯志,以討伐外來者的盟主自居,要出兵幫北印度復國,發下重誓要將來自東方的侵略者趕到印度河以北。

國王糾結了數千剎帝利武士,三萬多名達羅毗茶首陀羅,浩浩蕩蕩地穿過德干高原,到達了恆河支流下游的鉢羅耶伽。

趙叢芳得知後主動出擊,只帶兩千名唐軍精銳爲輕騎,在恆河河畔一舉擊潰了達羅毗茶軍,打得只剩下國王帶着幾百名武士向南逃竄。

唐軍俘虜了一萬名吠舍及首陀羅奴隸兵,通常趙叢芳處理俘虜,都是把他們趕進恆河岸邊,一列列用橫刀砍殺後投入河中,節省了糧食還餵飽了河魚。

但當日他瞧見那一排排黑色肌膚的達羅毗茶士兵們,心中的喜悅堪比沙漠中看見了涼爽的清泉,連精明如戴望都想不到這樣的商機,卻讓他敏銳地捕捉到了。

崑崙奴在長安之貴遠超新羅婢,這數千名肌膚黝黑的俘虜在他眼裡,就如同閃閃發光的黃金。

他立刻對身邊的副將下令:“殺掉老弱病殘和皮膚色澤稍淺的,其餘人全部用麻繩捆縛帶回曲女城。”

這些達羅毗茶人被雅利安人種視爲梵天的腳——首陀羅,稍比不可接觸者的達利特高一等,但也屬於賤民階層,他們因爲膚色的緣故受到歧視。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因爲膚色而被重視ꓹ 從而淪爲真正的奴隸,踏上前往異國他鄉的旅程。

趙叢芳將俘虜們關押至曲女城外馬場圍欄中ꓹ 立刻從中挑選了十名相貌稍好的,命人帶着他的書信前往河西,希望這樁大生意能夠得到李嗣業的允許和支持ꓹ 捎帶着還在書信的末尾提出要求在北印度境內設卡向外來的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收取商稅。

四個月之後,李嗣業派人帶來的回信送到了曲女城ꓹ 趙叢芳在府邸的石廳中接過信封,把使者打發下去休息。他拆開信封細細閱讀ꓹ 讀到最後不禁憤懣起來。

“在城鎮與河邊設立關卡ꓹ 需要花錢也需要人手,我親自操辦了這麼長時間。沒成想到頭來卻要給李嗣業七成,這不等於跪着掙錢嗎?”

他的副將康懷恩在旁邊叉手寬解道:“李大夫執掌整個河西、安西、北庭、河中等地,各個地方都需要錢財來加強防務,依我看能給我們留三成的錢財,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趙叢芳自然神情不滿,反問康懷恩道:“以你來說ꓹ 我們距離長安兩萬多裡,背井離鄉ꓹ 十多年不得回故土ꓹ 只不過想聚斂一些錢財來或許內心的安慰罷了ꓹ 這難道也錯了。如今若不是因爲北印度有油水可撈ꓹ 誰願意待在這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康懷恩臉上絲毫沒有被懟的尷尬,繼續叉手說道:“大將軍所言極是ꓹ 我們身居域外ꓹ 纔對錢財如此執着。不過大將軍何必非要揪着設卡收稅一事呢ꓹ 因此而惡了李大夫實在是得不償失。”

“嗯?”見康懷恩的口氣輕重有所變化,趙叢芳這才品咂出他的言外之意:“以康將軍之見ꓹ 我應該如何選擇?”

康將軍似乎肚子裡早有腹稿,叉起雙手走近趙叢芳:“這北印度物產豐富,但胡椒香料已經由西域商會一手掌控,會首戴望乃是李大夫的親信,我們也沒有機會在其中插一腳。可崑崙奴卻完全不同,李大夫在書信上稱之爲齷齪小事,應當是看不上眼,只讓你與戴望商議定奪,既然是商議,這裡面可操作的餘地就大了許多。”

趙叢芳聽罷露出頓悟神色,點點頭道:“繼續說。”

“販賣活人不同於胡椒香料,戴六郎引進胡椒香料不需要我們,但販賣活人就離不開我們了。大將軍手上的這些俘虜,可以與他商定好價格,每個俘虜多少錢交到我們手裡,他帶走這些俘虜送到長安能賣多少錢,我們不做任何過問。”

“妙啊,”趙叢芳忍不住合掌道:“康將軍此計甚好,只是該如何與戴望溝通,如何才能爲我們換取最優的價格。”

康懷恩上前叉手說話:“如蒙大將軍不棄,懷恩願意騎一匹快馬前去疏勒鎮見戴六郎,定要給大將軍商議出一個合理的條件。”

“如此甚好,我這就命人爲你安排馬匹,派你前往疏勒。”

……

康懷恩一路風塵僕僕,從疏勒鎮的西域商會分部回到了曲女城,一下馬就直奔大將軍神廟風格府邸。趙叢芳聽到士兵通報,興奮地親自跑下臺階攙扶着康將軍的手,親自將他迎到石廳之中。

“懷恩這次得意歸來,定是有好消息要告知某。”

“確實是如此,屬下已經和戴六郎談妥了,崑崙奴在長安的價格乃是一千三百貫一人,西域商會願意以一人五百貫的價格從我們手裡買,但是有兩個條件。”

“還有條件?”趙叢芳有些難以置信,這個價格他已經很吃虧了好嘛。

“這些條件對大將軍來說,輕而易舉就能夠完成,否則屬下也不可能替你應下。第一個條件就是,崑崙奴只要四十歲以下的男人,要求身體康健,沒有殘疾。第二個條件是,每個崑崙奴都必須經過淨身,才能夠送到他手中。”

趙大將軍揪着鬍鬚略作思慮說道:“把好好的壯勞力淨身爲閹人,是不是有些慘無人道了?”

康懷恩不以爲意,在一旁蠱惑道:“大將軍此言差異,這些達羅毗茶首陀羅,連他們自己的國王都沒把他們當人。大將軍又何必爲他們空擡身價,就當他們是牲口閹就是了。最近長安豪貴大姓都喜歡用崑崙奴當做隨從,但是由於閹割風險過高,容易死人,所以戴六郎希望把風險控制在出貨地,只要割了能活下來的,他可以爲您免去黃金兌換的損耗,一個崑崙奴五十兩黃金,絕無二話。”

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
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四十二章 太子長史,長安風聞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