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

李光弼得知李嗣業佔據洛陽後,星夜兼程從長安趕往潼關,來到陝郡接管了指揮,只是現在形勢變得異常惡化。朔方軍接連敗退,士氣無法振奮,麾下將領建議退守潼關,但李光弼卻有所憂慮,因爲潼關這地方太敏感,先後有高仙芝和哥舒翰兩名大將折損在這裡。

他深知如今的朝廷和皇帝是什麼脾性,退到潼關會直接受到後方朝廷的壓力,如果能夠直接守住陝郡,擁有兩道防線纔會使得朝廷對他不那麼緊張。

李嗣業進入陝郡後先進軍澠池,命段秀實先率飛虎騎向郡城進發,後續部隊穩紮穩打向前挺進。

李光弼決定堅壁清野死守頑抗,在他身邊輔佐的分別是封常清和僕固懷恩。這兩人是李亨得知洛陽陷落後,專門派給他的得力手下。

不得不說李亨這次學聰明瞭,他沒有派什麼宣慰使觀察使置於主帥之上,避免出現相州之戰宦官不懂指揮出現的協調不靈。魚朝恩只能擔當監軍,有向皇帝參奏告狀的權力,而沒有統軍大權。

但是他也沒有全然信任李光弼,因爲兩個副將都不是李光弼提拔的下屬,且有一定的威懾力和影響力。

僕固懷恩一直是郭子儀的忠實部將,同時爲了向回紇借兵,把自己的兩個女人都遠嫁給了回紇,他如今手中所掌控的便是七千人的回紇軍。

封常清麾下的安西軍先是被田珍率領着帶走了一半,經歷了相州的慘敗之後,也剩下了六千多人。李亨留住了他的節度使之位,但是卻沒有給他這個安西節度使安置自我補充糧草的州,而是寄居在朔方軍一側,說到底還是擔心他歸降李嗣業。畢竟他在李嗣業的麾下幹了這麼多年,皇帝有所懷疑纔是理所應當的。

僕固懷恩比較固執,而且骨子裡只服郭子儀一人不好指揮。封常清熱衷於戴罪立功,意圖在這一戰中讓皇帝消除對他也對安西軍的疑心。李光弼對二人都以禮相待,只有軍中和睦,他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李光弼深知李嗣業手中兩張王牌的殺傷力,其中一張是飛虎騎,另一張便是炮營,這兩張王牌使得對方在會戰對壘的時候,擁有絕對控制戰場的能力。他決定趁河西軍立足未穩,主動進攻澠池,轉化劣勢爲優勢。

李嗣業進駐澠池之初確實尚未穩固,飛虎騎最先駐紮在這裡,其餘各軍也陸續到來,但還有一部分正在押送輜重,燕小四的炮營落在了最後面,如同老黃牛一般在崎嶇的道路上行走。

李光弼的作戰謀略是率領主力牽制駐守在澠池的河西軍,命僕固懷恩率領回紇騎兵繞過澠池,進攻後方唐軍輜重和炮營,致使李嗣業回兵救援,他才能夠找到獲勝之機。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李嗣業到達澠池後,便派出塘騎隊偵查敵軍動向,同時命田珍紮下工事等待後方部隊到來,段秀實率領北庭軍在後方督運糧食輜重,給炮營提供護衛。

乾元二年三月,李光弼率朔方軍與安西軍共計四萬三千人,趨勢洶洶朝澠池方向進攻,於此同時邙山山麓下一支七千人的回紇勁旅正繞過澠池朝新安縣方向撲來。李嗣業派出的塘騎隊得知大軍進攻的消息,迅速派人回來向中軍報告。

李嗣業得知消息後,將徐賓、岑參、白孝德、田珍四人叫入帳中進行商議。

“李光弼知我軍逐步挺進陝郡,沒有選擇固守待命,而是想趁我軍立足未穩主動出擊,這確實是他眼下最正確的選擇,反倒讓我軍顯得有些被動了。”

徐賓上前叉手說道:“主公,敵軍率領所有兵力來襲,我建議穩固在澠池加固工事防禦,等將敵軍戰敗退卻後,我軍再進行追擊,如此可用最少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

李嗣業指着他搖搖頭笑道:“戰略上你比我強,但在戰術上你就比不上了,我軍現在的狀況是前軍穩固,後軍薄弱。李光弼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他派出多數兵力進攻我澠池,必然有後手對付我軍的薄弱部位。”

田珍將目光投向主公,問道:“既然如此,我軍該如何破敵?”

李嗣業對岑參下令:“岑夫子立刻撰寫軍令,給段秀實修書,命他將輜重部隊全部集結在新安縣中,再以瀚海軍派出塘騎隊四處探查,發現敵軍要以防禦爲主。”

“田珍,白孝德,你二人隨我率飛虎騎出進擊敵軍,我這裡有兩個信條,其一便是永遠不要做敵人期望你做的事情,第二條,便是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至少你還能夠選擇進攻的地點和方式,但若是防禦就等於剝奪了自己的選擇權。”

兩人深以爲然地點點頭,連忙叉手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我等受益匪淺。“

“立刻整軍出發,向李光弼進攻。”

李嗣業十分偏愛三這個數字,就如同偏愛三在幾何中的穩定性,他作戰時也將麾下的騎兵分爲三支,分別由田珍白孝德和他率領,雖是齊頭並進,卻擁有更佳的靈活性。

他們在郡城以東三十里處遭遇,李嗣業立即下令田珍和白孝德各率左右騎撲向李光弼。由於李光弼與封常清所率領的朔方安西軍缺少騎兵,他立刻命令各軍結成雁形陣,抵擋敵軍騎兵衝擊的同時隨時準備反擊。

封常清聽聞後立刻脫離本軍上前勸諫李光弼:“司徒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李嗣業極爲擅長騎兵戰法,雁形陣縱深不足,不足以抵擋,屬下建議司徒採用李衛公的六花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李光弼的部將李國貞面有異色,陰陽怪氣地諷刺道:“封將軍,你的指揮能力未見得有多高,掌兵能力卻差得一匹,擔任安西節度使兩三年,竟然能讓李嗣業不靠符令從你的手底下把兵調走,像你這種水平,有什麼資格來參議副元帥的軍事。”

封常清被嗆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許多想說出的話,也都被嗆憋在了肚子裡。他只好朝李光弼硬叉了一記手:“告退。”說罷便轉身往帳外走去。

李光弼連忙擡起手要喊住封常清:“封將軍!”

然而封常清已經走出老遠,且有尊嚴地選擇不回頭。

光弼扭頭無奈地對李國貞說道:“如今國家危難之際,大家應當同心協力抗擊叛軍,就算你個人不喜歡誰,也千萬不要表露出來,實在太影響我軍和氣。”

李國貞連忙低頭叉手,又對李光弼說:“司徒,此人所言也不足爲信,他曾是李嗣業的部下,昔日也頗受李嗣業重視,但凡我軍失利他必然投降,主公不如把他的安西軍放在敵軍騎兵的正對面,讓他們自相殘殺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李光弼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隱去神情中的不滿之色,笑着說道:“封常清能保留一半軍隊不被李嗣業的蠱惑帶走,還能夠不爲所動穩固軍心,這足以說明他效忠朝廷。此番排兵佈陣也確實是我思慮不足,六花陣纔是對抗飛虎騎的最佳陣法,你立刻傳令全軍變爲六花陣型,看看李嗣業還有什麼作爲。”

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
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