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

戴望所住的泥胚屋小院內,田校尉和張旅帥圍坐在他面前,再次耐心提醒道:“戴六郎,你可要想好了,能給你找到庫管小吏的差事,還是趙副軍使特意找李將軍給走的後門。每個月一千兩百錢,兩鬥麥子一斗青稞,與你做隊正的餉錢相同。每日也不甚忙碌,只看管住倉稟中的米別讓老鼠偷嘴就行。閒餘時間能夠喝二兩酒水,就算想娶個娘子過日子,就憑你這倉稟胥吏的收入條件,別說附近的胡族女子,縱然是漢家女子,也是要搶着來上門的。”

戴六郎雙手揉搓着膝蓋枯笑道:“我知道你們是爲我着想,但咱們漢人不都講個落葉歸根麼,外面生活再舒適再好,最終還是回到故鄉。我就是自己在疏勒把日子過舒服了,心裡怕是也不得安寧,總惦記家中兄嫂,回去正好與他們團聚。”

田校尉見戴望心意已決,也不好再勸,從晏老安手裡取來沉甸甸的褡褳,遞給戴望說道:“你雖不能升獲勳官,但這次出征斬首兩級,得到的獎賞也是一筆錢財,由犛牛和羊和財物折換而成,總共是四十貫。你募軍入兵九年,家裡怕是早就沒了田產,回鄉後助你購置一些良田。”

戴望雙手捧着接過來,十分感激地說道:“多謝田校尉,張旅帥掛懷,這些足夠了,即使是回鄉後,軍中的這些兄弟,我是不會忘的。”

“那是自然,我們也不會忘了裡戴六郎,你好好養着,我們就不叨擾了。”

他剛要站起來相送,卻被校尉按住肩膀:“你腿腳不便,就不要送了,進屋裡好好休息。”

田校尉和李校尉走後不久,戴望同一隊的袍澤們找上了門。他們手中抱着酒罈子,進門後圍着土臺子擺下酒盞,每人一盞舉杯飲酒,爲昔日的戰友餞行。相互述說着往日軍中趣事,袍澤之間的感情。

“等他日我們也從軍中遣返歸農,路過你們武威昌鬆縣,可要到你家中叨擾,你可要把家中的雞、黍和酒都拿出來,介時我們再痛飲一番。”

“那是自然。”

“你也不必太過傷感,其實俺們都羨慕你哩,能夠回家與兄嫂團聚,娶個娘子種田種桑,把後半輩子平平安安過來,不必再上陣拼殺,賺得滿身傷痕,攢不下幾個錢財。”

“說得對!”他抹了一把臉,滿臉期待地說道:“希望兄弟們,將來都能遣返歸農,我們成爲枯槁老人,也能夠在一起舉杯痛飲。”

其實這只是一種奢望,又或者是願景,從軍馬革裹屍還已經是多數人能夠看到的結局。

戴望屈起腿坐在榻邊,端着酒盞淺慢品嚐,看着兄弟們開始醉態萌發,他嘴角含笑。這間泥屋裡響起嘶啞洪亮的《大陣樂》,這些人不成調的曲聲,倒也有幾分雄渾淒涼的意味。

三天後,戴望終於孤身上路了,牽着他那匹削瘦的黃馬,他的甲冑和橫刀全都交還給了疏勒軍,如今可算是除了錢財以外孓然一身。馬背上有他這些年積攢的錢財、生活用品,還有乾糧袋裡的壓縮餅乾和醃肉。

他低着頭沿着驛路去往撥換城方向,道兩旁草場已經是一片光禿禿般的涼寂,就如同他這個落寞的旅人。冬天的寒氣侵蝕着他的身體,幸好從蔥嶺守捉供應的棉襖遮擋了大部分寒冷,這東西唯有安西軍纔是獨一份兒。

他身後有六七匹馬快速奔來,戴望下意識地往旁邊讓了讓,好使這些人能夠快速趕路。等他們奔過後,他才擡頭看了看,好像就是他們疏勒軍的人——都穿着黃灰色的缺胯袍,爲首的身穿緋紅袍子的將軍,應是疏勒鎮李鎮使。

只是他沒有想到,爲首的李將軍竟然折返了回來,雙手挽着馬繮打量了他一眼問道:“解衣卸甲,一路風塵,可是告病歸鄉。”

戴望慌忙叉手說道:“屬下原騎兵營三團右旅左隊隊正……”

李嗣業卻打斷他的話,開口道:“你是戴望吧,今年遠征突騎施的時候被流矢射中右腿筋腱?”

戴望頗感意外,沒想到李嗣業竟然知道他的名字,連忙一手從柺杖中探出來,叉手道:“沒錯,正是戴望。”

李嗣業又問:“你家鄉在何方”

“稟將軍,我家住河西武威昌鬆縣。”

“那正好,”李嗣業擡頭看了看天邊,又低頭看他說道:“你若是不想一人獨行的話,可以選擇跟着我們一起上路,可多個照應。你若是覺得跟着我們拘束,也可以獨自行旅。”

“我,我只是擔心自己腿腳不便,會耽誤了將軍的行程。”

“哪裡會耽誤行程,我已經提前幾天上路了,就算一路遊山玩水,也能夠趕上夫蒙中丞的隊伍,走吧。”

李嗣業命人將他馬背上的行李乾糧解下來,分別搭配在其餘人的駝馬上,這樣戴望也可以騎乘跟上他們的步伐。他一個瘸了右腿的老兵,靠一根柺杖踽踽獨行上萬里路途,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戴望十分感激,又期期艾艾地向衆人叉手道謝,拽着馬繮翻身上去,衆人又沿着商旅踏出來道路向前行進。

他先是跟在隊伍的末尾,等級觀念讓他自認爲無法融入到李將軍的親兵中去,衆人之間的高談闊論能引得他心中共鳴的,也只是含蓄笑笑。倒是李將軍行旅途中並無將軍的架子,還時不時回過頭來,插科打諢指出某人話中的錯誤,引得衆人發笑,整個隊伍的氣氛倒也十分輕鬆。

很快戴望也完全融入了隊伍之中,李嗣業放慢馬速,稍稍比他超前一個馬頭,閒聊似地回頭問道:“戴六郎回去準備做什麼營生”

“先回家看看再說吧,舊曆二十三年我出來當兵的時候,名下就只有二十畝的永業田,而且沙化得很嚴重,只能種植榆桑。家中做主把田賣了,給我置了些盤纏和駝馬,便報了縣裡的募兵,獨身一人前來西域。這兩年收到家裡陸續來信,得知縣裡面已經無田可均,所以就想着這些年當兵也積攢了一些,軍功賺來的賞錢也有,回去從大戶手裡買一些私田,把哥嫂丟掉的田也買回來些。”

李嗣業擡頭思索,又轉而問他:“你之前有多次立功,可有勳官在身”

戴望撓着襆頭笑了笑:“實不相瞞,舊曆二十七年遠征突騎施黃姓時,我跟着臧希液將軍的騎兵隊衝鋒吐火仙可汗的親護軍大纛,收取頭顱三顆,又在追擊途中射殺了吐火仙可汗三名親衛,經軍中核實報功爲下陣中獲,得了勳官第二轉雲騎尉。可就在不久後,在演渡州城酒肆喝酒時,因搭救一名婦人砍殺了州司馬的下屬,雖是行義之舉,但還是被奪了勳。只怪當時年輕氣盛,現在倒是有些後悔了。”

“就是,”燕小四在旁邊惋惜說道:“雲騎尉授功回鄉,兵部會頒佈文書令州縣賜給你百畝永業良田,免除課役,省下一筆開銷。憑藉告身還可在州縣中擔任流外武捕的官職,如果上面有人的話,得一個下縣的縣尉也是可以的。”

親兵中有人反駁燕小四道:“燕隊,你說的那是舊曆初年的行情啦,那時無論是兵部還是州縣,對於普通兵卒獲勳官還是比較看重的。但是如今風氣大不如從前,許多三轉勳飛騎尉回鄉後,也只能領幾畝薄田耕種。許多捐官的人在前面排隊,我們這些獲勳的,卻只能啃吃黃土。”

戴望嚇了一跳,當兵的居然敢在將軍面前發泄對朝廷的不滿他偷偷瞟了李嗣業一眼,發現這位李將軍似無所覺,根本沒當做一回事,心中感嘆這氣氛出奇的好。

李嗣業卻在想,當初張小敬也是因功授三轉勳飛騎尉,選官得任兵部的九品主事,只因得罪了上級,才被免了官混成了不良帥。

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
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