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

李嗣業一聲令下,田珍手中握着陌刀驅趕歸降的朔方軍與幽州兵推着雲梯車攻城,燕小四命令炮營點燃了玄武炮,朝着關城上炮轟,掩護降軍攻城。

郭子儀快速奔上城頭,失望地怒視了兩名太監一眼。他們自作聰明絲毫不顧自己的禁令,這下等於把關內的情況全部暴露給了對方。

郭晞沉着地指揮城頭上的弓弩手攢射箭矢,又命人向下拋石砸擊,擂木和炮石輪番使用,雙方在城頭爭奪了半日,在城牆根留下了近千具屍體,直至傍晚李嗣業才下令鳴金收兵,撤回到靈寶大營中。

李嗣業獨自沉默地坐在營中大帳裡,段秀實、田珍、百孝德等大將都等在帳外。其實他心中的憤怒早已經按耐了下來,正在仔細思索着眼下的戰況,該如何在僵持中發現變局。

當所有人都在爲領導的情緒表示擔憂時,徐賓掀開簾幕進入帳中,作爲多年始終如一跟着他的親信,他認爲主公不是會輕易被情緒左右的人。

“主公切勿動怒,朝廷此舉正是爲了攪亂我們的心神,如今之計儘快攻克潼關纔是重中之重。”

“我知道。”李嗣業轉頭望向他說:“只有無能的人才會憤怒。”

“如今守衛潼關的人換了,城頭上卻依然掛着李光弼的大旗。郭子儀也沒有想到魚朝恩等太監會把他的底給透漏出來。”

徐賓似有所悟,問道:“朝廷換了郭子儀,難道策略會有變化嗎?”

“當然會有變,郭子儀思慮嚴密,事無鉅細,我們能夠想到的,他也一定能夠想到。他一定會使朝廷派人再次招降史思明,也會命南陽魯炅北上,甚至河東軍也會向蒲州一帶集結,從蒲津渡入關中的道路怕困難重重”

徐賓向他進言道:“降將崔乾佑曾經攻破過潼關,也曾經在河東作戰,主公何不將他喚來詢問對策?”

“崔乾佑?”

自從鄴城之戰安慶緒向他投降後,他麾下的嚴莊高尚崔乾佑等人都被李嗣業擱置,如今若能不拘一格用人,倒是可以向他詢問對策。

“好,把崔將軍請過來吧。”

徐賓叉手退出大帳,片刻之後崔乾佑走了進來,在他面前單膝跪地叉手道:“卑職崔乾佑參見主公。”

“快請起。”李嗣業俯身將他攙扶起來,和顏悅色地詢問道:“我軍在潼關受阻,特向將軍求教,該如何破敵入關?”

崔乾佑沉吟片刻,叉手說道:“潼關不比別處,乃是唐朝廷和皇帝的命門,守關大將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主公應當知道皇帝對大將的猜疑心極重,主公何不施以離間之計。”

李嗣業搖頭笑了:“他們怎麼可能會被同一件事絆倒兩次,況且離間計對李光弼也許有效,但是郭子儀……這人素來愚忠,已經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與皇帝綁在了一起,朝廷就算把他的祖墳給刨掉,他都不會改弦更張。”

崔乾佑順着他的話往下說:“主公說的沒錯,對皇帝中忠心耿耿的將領不少,但皇帝真心相信的人卻很少,如今朝中不但有皇帝,武將,還有權閹,他們遇到危難關頭時,自然能夠擰成一股繩,但若是危機解除後,全都會露出本性。”

他擡頭看到李嗣業逐漸清澈的目光後,連忙低頭說道:“這是卑職的一點愚笨的見解,僅供主公您參考。”

李嗣業心中洞明,點點頭對一旁的徐賓說道:“把岑參、嚴莊、高尚還有段秀實,燕小四,白孝德、田珍都叫進來。”

進入帳中的將領和幕僚們分坐在兩旁,他眼前豁然開朗說道:“剛纔崔將軍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我自然不能讓朝廷完全疏離郭子儀,但可以讓他們增添裂痕,針對他們的舉措打出一套組合拳。朝廷欲解除潼關危機,必然要派使者去幽州勸降史思明,我們可先行一步與史思明聯絡。誰願意前往?”

他說完這番話後,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了坐在右側的嚴莊,岑參主動站出來說道:“主公,我願意再次前往幽州,說服史思明與我軍聯合。”

嚴莊似乎有所感知,也站立起身叉手說:“卑職也願意爲使節,以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史思明共同進退。”

“好,”李嗣業讚許地說道:“我相信二位,此去雖然有艱險,我們可向史思明提出豐厚的條件,河東一直是幽燕之地的軟肋,只有控制河東,史思明才能安穩地佔據北方,只要他願意合作,我可以讓出相州、衛州等地,可使得他方便從太行山的井徑口和娘子關進入河東,我在潼關既可以牽制關中守軍,誘使河東軍的主力南下蒲州防守黃河渡口,這不正是他的天賜良機嗎?”

兩人齊齊叉手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我們一定把你的話帶到。”

他又朝徐賓說道:“徐兄,你替我下南陽一趟去見魯炅,他昔日是我的舊屬,聽聞此次鄴城之敗他的軍隊率先敗退,在南逃的過程中搶劫百姓,燒殺淫掠,這便是他的心病,你以此爲突破口勸說他不要北上,可以事先僞造兩封朝中御史彈劾他的奏疏。”

徐賓叉手應允:“請主公放心,此事我一定辦到。”

李嗣業又搓着雙手說道:“接下來該對付郭子儀了,郭氏挾潼關之利,掌握關中十萬之衆,諸如龍驤軍龍武軍雖然未曾參戰過,但裝備甲冑總還是最精良的,若他堅守三四個月不出,我軍終究勞師疲憊。剛剛崔乾佑有句話說得很好,危難之際大敵當前時,朝廷的武將,閹人還有皇帝都能夠擰成一股繩,但若警報解除後,他們很快就會陷入相互爭鬥中。我們的第一步便是施展離間之計,試探朝廷對武將的態度有多敏感,影響潼關軍心。第二步以歸降爲名遞交投降書,與朝廷進行談判以穩住郭子儀。”

“只留部分兵力留在潼關之前,待徐賓嚴莊說服史思明進攻河東之後,飛虎騎與瀚海軍則從壺口故關吾兒峪入河東上黨郡。我倒要看看河東節度使鄧景山是顧得了雲中太原,還是顧得了上黨蒲州。”

直接對郭子儀施展離間之計是不可能的,皇帝事先已經做了周密的防範,郭子儀主動把全家交到李輔國手中監視在長安,這種類似擡棺上任的舉動也足以使李亨加倍信任。但郭子儀能獲得信任並不代表別人也可以獲得信任,退守潼關的武將中有一個短板,那就是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

李嗣業感覺挺對不起封常清的,自從他百騎入魏州奪權之後,田珍和李崇雲帶走了軍中一半人馬,封常清卻堅持歸順朝廷。

這是人各有志不必強人所難,他並未責怪封常清的不忠。但封常清的忠義舉動並未感動朝廷,反而因爲他昔日的身份一直受到冷遇。別的節度使都有自己的就藩之地,他率領的安西軍卻只能依附在朔方軍之下。

如今爲了攻取潼關,攪亂敵方軍心,他不得不先從這位老部下下手,用他的血來揭露朝廷的本質。

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
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