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

康保山慌亂地點了點頭,壓低聲音說:“聽得懂,首領說的是突厥語,他說他手上有一批突騎施的錢幣,願意分給咱們這些兄弟們。”

李嗣業低聲嘟囔道:“我要突騎施錢做什麼?告訴他們,把財貨丟下,不然小命不保!”

康保山揚起頭來,強撐出三分鎮定張牙舞爪說:“嘰裡咕嚕呀&%$##”

那大食商隊首領聽到後,又嘰裡咕嚕地回了一堆的話。

“他又說什麼?”

康保山愣了愣,回頭又道:“他威脅我們,他說他是爲哈里發家族供應御用品的商人,我們若是敢動他們的貨物,就是和整個倭亞馬王朝爲敵。哈里發一怒,必派大軍來攻,到時候小小的突騎施,必遭覆滅。”

“他媽……”李嗣業揚起了手中的彎刀,朝着對方喊了一聲:“嘰裡咕嚕!”

大食商隊首領慌忙擡起了雙手,在面前的空中搖擺,又嘰裡咕嚕說了一通。

“這又是說的什麼?”

“他們說他們願意放下一半的財貨,以換取我們高擡貴手。”

這次這些大食人顯得主動了一些,牽着駱駝的商旅們從駝峰上卸下了許多皮筒子包裹的絲綢、打包好的木箱,數量正好達到全部貨物的一半。

“竟然如此爽快?”李嗣業吃驚地點點頭,低聲對康保山吩咐道:“問問他們,這些財貨值多少錢。”

康翻譯官立刻翻譯了過去,對方又嘰裡咕嚕回答過來,康得到答案後告知李嗣業:“這些錢價值五萬枚第納爾金幣,或三百萬錢大唐通寶,或四百多萬的突騎施錢。”

李嗣業心中略加估算,認爲足夠發餉與做善事,立刻低聲說道:“告訴他們,同意!放他們通過!”

他朝着擋在商隊前面的元濤等人一揮手,迅速讓開了通路。

大食首領並不着急逃命,而是擡手在胸前行了個抱禮,又嘰裡咕嚕說了一通話。

這次不等李嗣業催促,康保山已主動翻譯過來:“商隊的長者誇讚你是有德有節制的盜匪,沒有被貪婪所矇蔽,是真正的智者。”

李嗣業擡頭略作思索,揪着粘在下巴上的濃須問:“這話莫不會是在罵我吧?”

康保山連連擺手道:“不會,不會,斷然不會,這些大食、波斯人最是性情爽直,還沒學會像漢人那樣拐彎抹角地罵人。”

“呵,”李嗣業揮起手掌在康保山的頭上拍了一下:“還不快去搬貨!”

大食商隊在衆人虎視眈眈的注目禮中從容遠去,他們個個坐得筆直,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彷彿剛剛被搶劫的不是他們一般。

衆人搬運了貨物裝在馬匹上,換裝爲粟特商販的模樣原路朝撥換城返回。原來六團的十幾人跟在元濤身後,看着這些可以換成真金銅錢的貨物,心中不免動起了心思。

其中一人策馬貼近元旅帥,低聲說道:“這次我們貢獻了一半人馬,也出了力,所得的財物能分我們一半兒吧?”

元濤回頭斥道:“你們在想什麼?我等此次出手是被人所挾,一旦參與了分贓,就等於與盜匪爲伍。你們是想做兵?還是想做賊?”

“此次行盜可是李校尉起的頭,我們是兵,他又是什麼?”

元濤擡頭望了前方李嗣業寬闊的脊背一眼,面帶鄙視道:“他是混入我唐軍中的敗類,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校尉這個位置的,必然不能長久,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們姑且等着看。此等事情我們只做這一次,雙方都有把柄在手,也不必擔心他去告發追索趙校尉挪用錢財的去。”

“我不明白元旅率爲何如此倔強,劫道的事情已經做了,卻不取錢財,何況劫的是大食人。如今還有十二名死去兄弟的家眷沒有得到安置,只靠我們兄弟幾個的餉錢,何年何月才能湊夠。朝廷對我們不仁,我們又何必堅持法度義理。”

元濤怒道:“你可知道,劫道與取財,是兩碼事!不參與分贓,便不會入罪。一旦參與了分贓,便有第二次,第三次!別忘了趙校尉是如何被揪出下入大獄的!”

李嗣業在前方,也隱約能聽到他們在後面的爭辯,心中感嘆原來這槓精,無論什麼時代都不會缺少。

不過他心中十分佩服這元濤的操守,被上級坑到這個地步,都沒有放棄堅守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果真是個不折不扣的邊關好健兒。

他正這樣想着,那元濤便帶着十五騎追到了身側,他在馬上朝李嗣業拱了拱手:“既然此間的事情已了,你們運貨的人手也足夠,我們就此脫離隊伍,先行離開回撥換城,如何?”

這是要遠離犯罪證據麼,還是不願意與我這等盜匪爲伍?

李嗣業淡然揮手說道:“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你們了,元旅率,這財貨裡面有你們的一份……”

“且住,”元濤立刻打斷他的話:“我們只是同意幫你做這等事,這不義之財,是斷然不會取的,李校尉你好之珍重。”

他雙手挽住馬繮,掉轉了馬頭,領着手下的兄弟們往遠處奔去,跟隨他的人中,有幾個人回過頭來,面帶眷戀地望着李嗣業衆人駝在馬上的財物,嘆息了幾聲後悻悻地遠去。

李嗣業目送他們離開,回過頭對身邊的田珍說道:“元濤和他身邊的十幾人,在我們第八團中多數擔當隊正,什長等官職,只要把他們收攏歸心,就等於獲得第八團半數的人心。”

田珍疑惑地說道:“我怎麼感覺,這麼做有些適得其反了,你沒見那元濤對你敬而遠之嗎?”

李嗣業搖頭大笑道:“他表面上拒絕堅決,但心中已有意動,更何況他身邊的那些人也都蠢蠢欲動。此事已經成了一半兒,另一半兒,就靠我們來解決後顧之憂,錢帛動人心吶。”

他們步行牽着馬匹翻過勃達嶺,沿着山道卻往疏勒鎮方向而去。

安西四鎮的市場上活躍着幾種硬通貨,而且有穩定的兌換比率,第一種是開元通寶,雖然數量多不方便攜帶,但畢竟是大唐法定貨幣,在大唐全境流通。

第三種就是黃金和第納爾金幣了,中原人也稱其爲蘇珊金幣,因爲黃金稀缺而珍貴,所以方便攜帶。大食統治波斯地區的商人帶着黃金來到安西,有些遠至長安,購買大量的紙張,茶几和絲綢運回去,收益可賺至翻番。

還有一種是來自天竺的胡椒,這也是一種昂貴的硬通貨,而且越往南走越貴,幾乎成爲和黃金同等價值的奢侈品,更多時候其價格甚至遠超黃金,是兩京等地的達官貴人最愛的調味佳品。

李嗣業他們就在疏勒鎮的市場上,用這些劫來的貨物,從一名來自天竺的胡商手中換來了六石胡椒。胡椒比起其他貨物更方便攜帶儲存,而且容易出手,即使是提着幾斤胡椒到達官貴人的門上去送禮,也顯得相當有排面。就好像那句廣告詞,今年元正不收禮啊,收禮只收黑胡椒。

他又親自帶人押送着胡椒來到龜茲,只售出其中的三石,便獲財一百五十萬。這足以證明,只要肯跑路,就能收穫得更多。若是運到長安去賣,這個價格還能翻一番。

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
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三百四十四章 魚潮兒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