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

羯丹山下,夜色如沉睡中的夢魘,漫天的黑雲沿着山頂遮壓過來,遮住了滿天的星光。

金頂王帳設立之處,周圍拱衛着數百頂氈帳,帳前樹立着象徵着突騎施可汗的白狼皮大纛。

大營十里地外,兩支潛藏在黑雲下的騎兵隊緩緩朝大帳接近,旋即火把一個接一個在手中點亮,地面上鋪滿了星光。

“蘇祿乃黑姓外種,非我突騎施正統黃姓血脈,突騎施漢國的貴血在我處木昆部這裡!”

莫賀幹達高舉着火把,身後跟着他的諸子和族人們,他另一手高舉彎刀,高聲疾呼:“取蘇祿首級者,賞五百頭犛牛!得百戶奴從!殺!”

都摩度也揮動戰刀,對着身後的族人們下令:“隨我擊殺蘇祿!有功者既賞!”

賀莫幹達部和都摩度部的戰馬疾馳奔行,數百鐵騎排成一線,朝着營地撲殺過去。

戰馬奔行的速度逐漸加快,鼓點般的馬蹄敲擊在伊麗河草原上,距離蘇祿可汗營地至一箭之地。

“挽弓!射!“

部衆們張開角弓,將弓弦繃滿呈四十五度角拋射,霎時間箭如蝗雨,灑入蘇祿部衆營地中。

“敵襲!保護大汗!”

蘇祿的部衆親衛門從氈帳中跑出,被黑暗中飛來的箭矢射倒。多數人像沒頭的蒼蠅,四散奔跑尋找馬匹。

親將納葉赫急忙跑到金頂王帳前,跪地稟報:“汗王!莫賀幹達和都摩度這兩個龜孫反水了!”

帳中沒有任何信息反饋給他,反而傳出一陣激烈的咳嗽聲。納葉赫痛聲嘆息了一聲“嗨!”提着彎刀去組織部衆抗敵。

他對着四散奔跑的部衆們張開喉嚨吼道:“不要跑!不要散!拿起你們的刀,操起你們的弓弩,給我阻敵!”

牧民們刻意繞開了他,有些甚至往營地外逃去,納葉赫揮刀斬倒了一個卷着羊氈逃竄的牧人,高聲疾呼:“金帳親衛何在,結陣阻敵!”

幾十名蘇祿親衛朝他這邊聚來,他們決定收縮力量退守至大帳。帳中蘇祿依然沒有動靜,傳聞說大汗已經病入膏肓,難道說是真的?不然爲何一連幾十天鑽在金帳中不出來。只要大汗能夠現身,他只要硬撐着病體站在帳門口,這些車鼻施部衆豈敢四散奔逃。

兩部人馬經過兩輪箭矢齊射,馬蹄踏入了營地中,紛紛將手中的火把扔到了氈帳上,突兀的火苗沿着帳底向上升騰,整個營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賀莫幹達命令衆部放過那些逃跑的車鼻施人,不要戀戰嗜殺,目標直指金頂王帳。

喊殺聲從四面響起,夜色被車鼻施部落燃起的熊熊大火所映紅。幾十名衛士死死在守在大帳前,眼看着敵人一步步肅清外圍,將金頂王帳團團包圍。

涌上來的叛亂部衆亂箭齊發,蘇祿親衛們紛紛中箭倒下,納葉赫身中三箭,依然雙手拄劍立而不倒。

包圍圈蠕動着讓出通路,賀莫幹達和都摩度跨着戰馬從外圍進入,臉上帶着勝利者的緊繃肅容,他們已經勝券在握,也無需再掩飾。

“納葉赫,讓開道路,大帳中的那個人不值得你效忠。”

納葉赫怒聲反擊道:“賀莫達幹!都摩度!你們這兩個背主的狼崽子!若無大汗,豈能有你們的今天!”

火光映照着賀莫幹達,紅彤的臉龐上綻放出扭曲的笑臉:“哈!我處木昆部黃姓纔有資格擔當可汗,蘇祿匹夫竊取汗位十幾年,爲我突騎施樹敵無數,貽害無窮,罪在不赦!”

大帳中傳來厚重的咳嗽聲,四周霎時間靜謐下來,所有人都緊張地屏住了呼吸。虎死骨立,這個威震西域的垂暮老人依然讓人畏懼。

蘇祿白髮蒼蒼,臉皮如枯木般乾癟,他伸手掀開了簾幕,身體搖曳地站在冷風中。他那銳利如鷹隼的眼睛從包圍他的每一個部衆的臉上掃過,衆人被他的威懾所震,緩緩地向後倒退。

“懼什麼!”賀莫幹達高聲喝道:“他已是折翅的雄鷹,暮年的蒼狼!諸黑姓部落遠不及救,勝券已經握在我等手中!”

“賀莫。”

老可汗的聲音聽起來脆弱無力,聲線卻穿透了賀莫幹達的喝聲,使得他迅速安靜下來。

黑夜又陷入了寂靜,四周只有火焰的噼啪聲和蘇祿滄桑的語調。

“你說我是突騎施的罪人?本汗自立十餘年來,西擊大食,南攻四鎮,聲威震懾西域。就連大唐也被迫棄阿史那而封吾爲王!創下了突騎施從未有過的輝煌!”

“而你,賀莫,還有都摩度,你們挑起黑黃二姓之爭,將來必分裂突騎施,使部衆內鬥,終將爲唐所滅。你們將成爲突騎施真正的罪人!”

賀莫幹達得意之時,將蘇祿的話語視爲臨終前的叫囂,只是冷笑着說道:“突騎施今後如何,大汗你是看不到了,何不痛痛快快地上路,不必在這裡做無謂的口舌之爭。大汗請放心,我們一定以突騎施大汗的規格厚葬於你。”

蘇祿可汗頭頂着黑雲覆蓋的天穹,迎風而立,他瘦削的身軀依舊挺拔。

“動手!”

開元二十六年,突騎施一代雄主,大食人口中的“頂抵者”,讓唐王朝頭疼不已的蘇祿可汗終於魂歸西域。

賀莫幹達立在白狼皮大纛之下,擁立娑葛可汗之子爲突騎施的黃姓可汗,區別於蘇祿家族的黑姓。至此賀莫幹達大權獨攬。

同年,都摩支改宗爲黃姓,擁立蘇祿之子骨啜爲吐火仙可汗,收其餘衆,與賀莫幹達相互攻伐。

自認爲黑姓正宗的爾微特勒部衆竟然在怛羅斯城擁立了蘇祿可敦,也就是蘇祿可汗的正妻。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就在蘇祿被殺之後不久,佈置在頓多城附近的唐軍據點搶先得到了這一消息,迅速派了一名信使向安西傳遞消息。

……

李嗣業在撥換城第八團安頓下來沒多久,便迎來了到訪的第一個客人,這人就是被貶爲于闐鎮副使的高仙芝。

高將軍風塵僕僕牽着馬匹進入城中,身上沒有穿代表官身的緋紅缺胯袍,而是穿了一襲玄色深衣,手臂和小腿上裹綁着布條,頭戴斗笠。瞧上去倒像是行走江湖的遊俠劍客。

他先在城中波斯人開設的客棧中安頓下來,然後牽着馬到折衝府各團的駐地中去找李嗣業。

李嗣業正在校場上進行第八團的第一次小比,二百多人在新設計的格鬥場中兩兩對練,這是對橫刀劈砍技術進行的比賽,雖然比賽用的刀具都是木刀,但還是有不少人在比賽中受了輕傷。

這時一個身穿黑衣的戴斗笠的男子站在校場的外圍,靜靜地觀看李嗣業組織的對練比武和弓弩射靶比試,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李嗣業很快注意到了這位不速之客,他正準備派人將他驅趕出去,誰知對方竟然摘下了斗笠,卻是高仙芝笑着站在那兒,指着場中的比試誇讚道:“這個不錯,捉對廝殺,近乎於實戰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
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