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

李嗣業立刻給兩位幕僚安頓住處,分別在節度使府邸的左側和右側,其中龐嶽分配的宅院較大,可充分顯現出李中丞對這位判官的重視,岑參的宅院要小一些,但勝在雅緻獨特,讓他由不得相信,以前住在這院子裡的,定然也是審美水平極高的文人。

龐嶽所攜帶的家眷和物件太多,夫人和小妾叉腰院牆旁邊,指揮着兵卒們從車上往下搬東西。也怪難爲龐判官,一路近五千裡連妝奩、銅鏡、衾被和臥榻都運到庭州,買牛車買草料的花費早已超過傢俱的十倍。

婦人們哪裡知道丈夫的處境,以爲來北庭當的是大官,說話辦事都粗喉嚨啞嗓音,視軍中派來的兵卒爲奴才苦力。來回搬運傢俱連水都不給喝一口,東西稍微有點磕碰就拿話擠兌。

“那個妝奩給我小心點兒拿,別給磕碰了!”

“唉,你走路小心點!這可是檀香木做的!”

士卒們雖不至於怨聲載道,但印象卻是惡劣到了極點,李中丞舉家遷過來的時候,夫人尚在月事中,就親自命管家婆給幫忙的兵卒們燒茶水,還給兄弟們發了買酒的辛苦錢。這樣一對比下來,這節度判官的譜豈不是比中丞還要大。

李嗣業從城外巡視營盤迴來,捎帶宣佈了吏部的命令,又給諸將發放了告身。他路過了龐嶽住處的附近,看見了龐判官大大小小的家眷。他不禁懷疑龐嶽不是李林甫派來監視他的,怎麼還敢帶着家眷來上任,不知道他們這些邊將都個個心狠手辣嗎?

既然帶着家眷來,那就好辦了,遲早把你變成雙面間諜。

他手中攥着最後一封吏部調令和告身,步伐越來越遲往都護府中走去,給郭子儀的調令十分燙手,簡直讓人難爲情。他本來是想升任郭爲節度副使,誰知奏疏送到朝中,卻被右相給改了意圖,直接從北庭副都護將其調爲了朔方東受降城城使兼任橫塞軍軍使。

這種調動看上去是平調,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暗貶。爲什麼說是暗貶呢,這要從三受降城體系說起,這是中原政權在河套平原以北所建的進攻性設施,當初是漢朝爲接收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建,從此之後中原王朝在此所建的城池均稱之爲受降城,後當朝張仁願任朔方軍大總管時,建立了三座受降城,成爲河套深入突厥漠北的三把尖刀。

起初三受降城主要針對突厥,危機與機遇並存,雖然偏僻辛苦一些,但容易立功。可如今突厥大亂,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勢力興起,打敗了雄踞草原的突厥,突厥殘部紛紛歸順唐朝。回紇佔據了突厥大部分地盤,繼續向唐稱臣,並且獻上了後突厥最後一個可汗白眉可汗的首級。如今的三受降城成爲了政治敏感之地,皇帝要求對突厥遺民進行招降接納,回紇卻要對其趕盡殺絕,皇帝又要求不得干涉漠北草原上的爭鬥,這種自相矛盾的皇命,讓將領們小心翼翼卻總get不到聖人的點,反正是出力不討好。

李林甫這個時候把郭子儀調到東受降城,當然沒存什麼好心思。

李嗣業心裡倒是清醒了很多,原來老狐狸不是光爭對自己,他是針對所有進入他視野的漢人將領,誰對他的威脅最大,施展的手段也越陰險,所以,王忠嗣就危險了。

他走進郭子儀的內院中,正好瞧見他坐在正堂的廊柱下搓麻繩,對方也看見了他,連忙站起來躬身叉手:“中丞,不知中丞前來,有何吩咐。”

“哦,”李嗣業乾咳了兩聲,掩飾了臉上的不自然說道:“郭將軍,朝廷發來了一份調令,要調你前往朔方擔任東受降城的城使,這實在是令我想不到,本以爲能援引你爲良輔,無奈朝廷不能體會。”

郭子儀臉上沒有絲毫的失落之色,可能是情商足夠高。他倒反過來勸慰李嗣業:“郭子儀身爲大唐將領,朝廷無論派我到哪兒,某都欣然應命。中丞不必憂心掛念,我們將來終有相聚的一日。”

李嗣業下意識嘆了一口氣:“也罷,將軍啓程之日,我在城門口爲你擺酒餞行。”

“好,謝過中丞。”郭子儀爽朗地笑道。

李嗣業確實感覺遺憾,如果能把郭子儀多留一段時間,他們把關係搞得深厚一些,將來共同面對安史之亂時,合作也能有更多默契。

四日後,郭子儀帶着家僕一名,身邊四名親信出發離開庭州城,李嗣業身着披風站在城門口,從身邊的燕小四手中托盤裡接過酒碗遞給郭子儀,又端起另外一碗,舉在手中說道:“請喝了這碗酒,將軍多珍重前程。”

郭子儀也端着酒碗說:“中丞也是。”

兩人同時仰頭將酒水灌入喉中,郭子儀放下酒碗,用手抹了一把髯須說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中丞改日相會。”

他轉身翻身上馬,打着馬鞭跑出幾步,又掉過馬頭來回了一禮,與下屬們並騎消失在風沙滾滾的戈壁之中。

……

李嗣業該安下心來經營北庭了,如今東突厥覆滅,拔悉密和葛邏祿皆歸順大唐,北庭都護府的周邊失去了原有的敵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發展經濟,加強軍隊建設。恰巧今年是每隔三年的戶籍造冊之際,中原多數州府的百姓都逃脫原籍,給造冊帶來了極大困難,也致使租庸調收繳極其混亂。

庭州和西州的情況也是如此,卻有所不同,兩州地廣人稀,除了軍中屯田之外,百姓種植很少,活躍在此的均是流動的商旅和手工業者。

實則上兩州的土地肥沃度是略優於安西的,這裡很容易被打造爲糧食種植基地,爲了將來長遠的打算,他希望能夠讓北庭能夠供應起安西北庭兩地的軍糧貯備。

還有一個是人口,只要有人口的紅利,磧西就能夠長久的堅守下去。兵源如果也能夠自給自足,就算有朝一日安西北庭被切斷與朝廷的聯繫變成飛地,也不至於滿城將士盡皆白頭。

還要琢磨一個相對公平的商稅之法,把錢袋子也給充足起來。

他把岑參叫了過來,兩人商量初步應該從何處入手。

岑參捻着鬍鬚琢磨道:“中丞所求者,無非是糧食,人丁,錢財,只是如今北庭三者俱缺,先從哪一方面下手,都難以下口。所以我建議中丞先從耗費最小,收益最大的方面着手。”

“那一方面收益最大?”

“應是商稅。”

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
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財政困境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