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

開元二十六年底,都摩度與黑姓可汗吐火仙率衆進入碎葉鎮,另一支黑姓可汗爾微特勒佔據怛羅斯城,兩支黑姓可汗與黃姓勢力賀莫幹達之間相互攻打,賀莫幹達不敵,急忙遣使前往安西都護府,向唐軍求援。

在此之前,黑姓吐火仙可汗骨啜也派人遣使前往安西都護府,而且比賀莫幹達還快了一步。

骨啜知道自己在與唐朝的友好方面,是不如黃姓賀莫幹達的,畢竟賀莫扶持的是昔日娑葛可汗之子。娑葛可汗在大唐的眼中還算個好人,父親烏質勒在雪地中被郭元振凍死,還能繼續和唐朝保持友好關係,比出爾反爾四處打劫的蘇祿要強得多。

他作爲蘇祿之子,很容易招惹大唐的厭惡,不過他依然要嘗試一下,派出了自己的親弟弟葉護頓阿波,先一步到達了撥換城。

撥換城使已經得到了安西方面的消息,給予突騎施使者放行接應。趙崇奐也不管他是哪方面的使者,立刻打開城門歡迎,城中驛站也熱情接待了葉護頓阿波。

這使得葉護的信心空前高漲,認爲這是大唐遞出的友好信號,搶先興沖沖地趕到了龜茲的安西都護府,但沒想到唐軍把他們安置在龜茲的館驛中,卻遲遲得不到蓋嘉運的接見。

蓋嘉運其實是在等另一股黃姓勢力的使者,作爲蘇祿的老敵人,他本能地認爲龍生龍,鳳生鳳,蘇祿的兒子必定是要和大唐作對的。對於突騎施黑黃二姓求援的事情,他已經向朝廷上表,而且在其中附加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全力扶持賀莫幹達的黃姓勢力,聯合打擊黑姓吐火仙可汗。

葉護頓阿波遭到冷遇可想而知,他每日焦躁等待,望穿秋水,沒有等到蓋嘉運的接見,卻等來了賀莫幹達派來的使者。

蓋嘉運立刻接見了黃姓使者,口頭承諾要幫助賀莫幹達清除政敵,還給突騎施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並等待朝廷下一步的指導方案。

賀莫幹達的使者滿意地走了,但吐火仙可汗的使者還在驛館晾着呢。蓋中丞總不能不給個交代就把人打發走吧。

蓋嘉運決定見葉護一面,同時表達一下自己的態度,讓他們死心。

這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安西都護府正堂內溫暖如春。其實不是,這個時候已經進入臘月,即使陽光再明媚,也改變不了龜茲天寒地凍的事實。蓋中丞僅有的取暖設備就是兩個木炭火盆,等使者葉護瑟縮地捅着雙手上來後,他立刻吩咐隨從給使者也準備了一盆木炭。

葉護朝蓋嘉運躬身見禮:“葉護代表吐火仙可汗向蓋中丞致以敬意,並且獻上可汗對大唐的忠誠。”

誰知蓋嘉運竟冷冷地說道:”忠誠?開玩笑!你父親蘇祿可汗受朝廷大恩,受封忠順可汗,聖人將阿史那貴女交河公主下嫁與他,這份恩遇在西域誰人能及得上?可汝父不思報恩效忠,卻反骨背主,數次攻打安西四鎮。今日汝日薄西山,自來求我大唐,等他日我把你們養得膘肥體壯,是不是還要翻臉吶!“

葉護被這番話說得羞愧難當,竟訥訥不能言,好半天才說:“吾父是吾父,我們是我們,豈能等而視之。”

蓋嘉運立刻又噴了回去:“你們兄弟二人身上流的不是蘇祿的血?蘇祿沒有忘恩背主麼?你回去告訴骨啜,他若真心歸順大唐,就請先放棄部衆兵馬,只帶幾名隨從部屬同本官一起回長安覲見聖人,再由聖人決定如何封賞他官職。”

讓他們放棄本部兵馬,這不就等於直接剝奪了他們黑姓的權力了嗎?葉護認爲兄長骨啜絕對不能答應,就連他自己也不會答應。

蓋嘉運的話打破了葉護的幻想,他只好拂袖憤然離去,走之前還不忘拋下一句狠話:“我車鼻施黑姓雖然弱小!但也足以拒敵你們安西四鎮!”

葉護這句話頂多能給自己撐出點兒氣場罷了,絲毫不能影響蓋嘉運的判斷。況且蓋嘉運已經敏銳地嗅出,他軍事生涯及人生的巔峰即將到來,這一場佈局和戰爭即將會使稱雄西域四十餘載的突騎施汗國衰弱消亡,他也因此會獲得巨大的功勳與殊榮。

蓋嘉運的上表送到長安,直接被送進了皇城中書省中書令李林甫的案几上,李林甫看到上表後,立刻攜表進入興慶宮覲見李隆基,君臣二人商量之後,決定支持蓋嘉運的意見,立刻下了一份征討詔書,任命蓋嘉運爲磧西經略節度大使,領安西四鎮兵馬,率突騎施黃姓部落、拔漢那軍隊、石國、米國、康國等軍隊組成聯合討伐軍,討滅突騎施黑姓勢力。

詔書送抵至龜茲安西都護府時,已經是開元二十七年初春,蓋嘉運接到皇命,立刻開始整兵備戰,向西域各部傳遞詔令,準備開始出征。

蓋嘉運共調集了龜茲鎮所部兵馬五千餘人,又命疏勒鎮鎮使夫蒙靈察率本鎮三千餘人以及蔚頭州、撥換城、大石城等接近突騎施邊境的部隊兩千餘人進軍至勃達嶺頓多城一線,等待他的下一步命令。

這場戰爭的另一個幸運兒就是夫蒙靈察,他昔日在安西軍中任中郎將時,便與北庭節度使蓋嘉運有幾面之緣,或許有幾次交談的機會,卻深得蓋嘉運的賞識。

這次蓋嘉運征討突騎施黑姓可汗,並沒有使用他從北庭帶來的北庭系將領楊志烈,周逸,這是明智之舉。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主要比拼的就是軍隊與將領之間的默契與協調,最忌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校尉與將軍之間陌生是要不得的,很多時候取勝的關鍵就在於將領的人格魅力。

北庭系將領初來乍到,又不像他蓋嘉運這般鼎鼎大名,況且安西兵本身對北庭系就有由來已久的芥蒂。蓋嘉運深知帶兵之忌,也確實慧眼識英才,他在衆多的安西將領中選中了夫蒙靈察,火線將他扶正成爲疏勒鎮使。命他率領五千人作爲先頭部隊駐紮在頓多城中。

夫蒙靈察受命之時,立刻派人向蔚頭、撥換、大石三地傳令,命令九個團先行向頓多城唐軍前哨進發。

李嗣業所在的撥換城第三十三折衝府的五個團中,任承嗣的第三團,李嗣業的第八團和趙元韋的第十二團接受徵調第一時間趕往了頓多城,另外兩個團留守撥換城。

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
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