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

李亨和李泌吃驚地回過頭來,他們看了李嗣業一眼,彷彿從他的眼睛中看到了自己的隱憂。這是他們一直以來逃避的問題,有時候在腦子裡閃過,或許會產生一種僥倖,認爲大廈的根本不會因爲一兩個奸邪之輩垮掉。

李亨還有一種不敢訴諸與口的想法,那就是這一切可能都是李隆基造成的,既然是老子犯下的錯誤,他當然暫時不能糾正。他只有等着對方壽終正寢,然後才能從他身後接過攤子,把想用的推到前臺來大展宏圖。

在這之前任何想法都是無用的,皇帝不會給他機會安插想安插的人。楊國忠即使再無能,也不過是幾年時間的折騰而已,只有等到他李亨的時代到來,才能夠真正地重新洗牌。

至少現在結束李林甫的時代是對他有好處的,首先壓在心頭上的一座大山搬去了,不必再擔心性命不保的事情;其次他和楊家姐妹是結有姻親的,就算他和楊國忠有矛盾,也不會達到與李林甫那般你死我活的境地。最後楊國忠這個人沒有治國之才,更無御下之術,在這種人的眼皮底下,更方便發展自己的勢力。

至於楊國忠當宰相這件事情,他阻止不了,只能利用他無法兼顧到的角落來滋生自我權力的種子。

其實種子早已經種下,只不過這些年隱藏得很好而已,他剛成爲太子之初,王忠嗣任朔方節度使,兩人擁有非同一般的友情關係,王忠嗣也樂意爲他在朔方開闢出一道政治的試驗田。

靈武雖是天下三百六十州的其中之一,但是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而且朔方鎮也是李亨的第二家園。開元十五年之前,他和前太子的前恩師簫嵩曾經就是朔方節度使。後來他遙領朔方節度大使,當時他的名字還叫李浚。到後來的白知節、信安王李瑋,田仁琬和牛仙客等人,都與他關係不錯,而且在靈武專門給他修建了行宮——名義上叫朔方節度大使府邸。

還有點更重要的是,由於這一層親厚的關係,所有繼任的朔方節度使都與把老巢紮在這裡的太子保持着聯繫。就算是在李林甫權勢滔天,製造冤案拔除太子朋黨的當口,朔方節度使不敢明着與宰相唱反調,但在暗中依然給予太子黨以默默支持。

這時李亨堅定地擡起頭來,臉上帶着幾分對楊氏的輕蔑和堅定說道:“沒關係,就讓他們陪伴父皇再耍幾年,就當是給陛下安度晚年的樂趣。”

李嗣業暗中忖思道,你這種想法可要不得,再等四五年,東北邊境上的偷羊賊就已經蓄力成功,只等着放大招了。

李亨扭頭望向李嗣業,笑着說道:“我知道李大夫和楊家關係深厚,雖然不知道這深厚是表面上的,還是……不過還是要請李大夫給楊國忠帶一句話,關於他和李林甫之間的角力,孤願意暗中鼎力相助。”

李嗣業點了點頭:“這句話我可以帶給他。”

太子手撐着羊氈站起來,對兩人說道:“時間不早了,我先走,嗣業你稍後再走,李泌你等到明天早上走。

說罷他孤身一人走下了道觀樓宇樓梯,踏着滿地的霜花走出景龍觀,穿出崇仁坊的坊門,在貫穿了半個橫街後,纔有一輛墨車追上來在身邊停下,駕車的正是太子近侍李靜忠。

李嗣業站在觀樓上眺望,目光隨着李亨的活動軌跡移動,他回過頭來笑道:“太子殿下還是那麼謹慎。”

李泌低着頭正在煮茶,也不知有沒有聽清他剛纔所說的話,等到他將半罐水倒入茶鍑中救沸,放下茶盞後才,擡頭注視着李嗣業,目光中帶着一種複雜難言的敬畏:“李大夫,以前我渾渾噩噩沒有發現,直到今日才意識到,你對政治局勢有敏銳的判斷力,甚至能夠提前規避危險,直至今日你終於站到了設想的位置,實在是讓我佩服。”

李嗣業下意識地摸了摸鼻頭,只有他自己知道沒有什麼判斷力,也不是歐皇附體。

他打着哈哈笑道:“李待詔謬讚了,我哪裡有什麼敏銳判斷力,只不過是沒什麼人留意我這個邊塞武夫罷了。”

李泌一邊提着茶匙給茶碗中斟茶,一面口中輕描淡寫地說道:“還記得天寶六載那年,李林甫開始對太子發難,但凡在這崇仁坊景龍觀與太子參加密會的人,諸如賀監、韋堅、皇甫惟明等人,今日都已經不在人世。只有你始終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能夠節節高升,所以我纔要佩服你。”

李嗣業哼笑出聲反問道:“你李泌不也還活着嗎?”

“我和你不一樣,我那時抽身而退隱居修道,才能夠躲過一劫。而你依然能夠在安西升官發財。當初我們懷疑你和李林甫之間有勾當,把我們出賣換取了你的順利升遷。爲了驗證這個想法,太子殿下決定送給你一個婢女,監視你的一舉一動,如果你拒絕接受,就說明你做賊心虛。只是你欣然接受了,還能讓她一直伴在你身邊一直活到今天。”

李嗣業身體後仰摸了摸腦勺,心中暗想原來如此。他當時記得太子給李泌和他每人送了一個婢女,他還以爲這是太子黨成員的標配呢,不信任所有人,纔在他們身邊安置了臥底。原來他只是不信任自己,只把道柔送給自己埋伏在身邊刺探。

他扭過頭來問:“你爲什麼要把它說出來呢,這樣大家還留有餘地嗎?”

“因爲直至今日殿下與我終於相信,你並沒有背棄他們,你依舊是你。”

“現在呢?現在你們是否依然選擇懷疑我。”

李泌改盤膝爲跪坐在地,雙手合揖彎腰伏地,向李嗣業行了個禮:“太子殿下剛剛的話裡,就隱含有道歉的意思。現在李泌代表太子代表我自己,正式向你道歉,我們不該懷疑你。至於婢女道柔,你可以選擇把她趕回靈武,也可以留下她。李泌願意用生命來保證,我們以後絕不會再利用她做什麼。”

李嗣業同樣跪坐在他面前,雙手將他攙扶起來說道:“如果換個角度設身處地考慮,我理解你們的做法,畢竟我身上確實有那麼多的疑點,況且安西本來就是右相的自留地,只是……”

“某還有一句話要你轉交給太子殿下,經歷過這件事之後,希望殿下會明白,信任纔是我們之間維繫的基礎。失去信任,就會失去一切。”

他將眼前熱氣氤氳的茶水端起來一口飲盡,手託着羊氈站起來,轉身推開了隔扇門,轉身朝着樓下走去。李泌雙目茫然地望着他的後背。

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
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進奏入長安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一百九十四章 蓋嘉運旌節入龜茲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