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

通往怛羅斯城的山川丘陵間,追擊的唐軍已經擴散成爲一個長線,如同張開的大網撈捕落單的魚兒。

從真珠河到渴塞城的前半段,唐軍還在收攏這些成羣的大食俘虜,但追到了後半程,誰也沒有這樣的閒心了,遇上流散的敵軍,他們直接搶劫之後,殺掉取了人頭。

儘管李大夫一直宣佈每抓住一個俘虜比人頭多五十錢,但多數人還是認爲帶一個大活人追擊不方便,更何況雙方語言不通,就連寂寞瞭解悶的作用都沒有,倒不如少掙五十錢來得痛快。

不遠處暴曬的戈壁灘上,一個逃亡的大食士兵拄着柺棍衣衫破損,他的鎖子甲早已扔到了半路上,他每奔跑幾步便要回頭去看,唐軍已經從後面追上來了。

雖然已三天沒有進食,但他依然用柺棍撐着身體強行趕路,耳聽得身後傳來馬蹄跳動的聲音,他下意識地回頭揮起只剩半截的彎刀,奔過來的騎兵俯下身,手中高舉橫刀劈了下去。大食兵卒倒在了血泊中。

這騎卒回頭對落在後面的唐軍步7卒喊道:“這個白送給你了啊。”

……

八月底,唐軍才正式來到怛羅斯城下,城中的留守的少數大食軍早已逃竄,寧遠國和葛邏祿軍隊也來到城中,當天晚上三方在城中空地上舉行了一個小型的篝火晚宴。

即使是經歷了戰爭之後,城中的娛樂活動依然不會缺乏,散佈在河中各地的康居美女在篝火周圍舞蹈,引得坐在地上的軍漢們拍手叫好。

李嗣業端坐在正中央,葛邏祿葉護頓毗伽和寧遠國王竇悉達分別坐在他兩側,頻頻向他舉起杯盞。

“李大夫運籌帷幄,一舉擊潰阿布***的精銳大軍,令我等景仰佩服。”

這些少數民族的吹捧能力沒有一點的技術含量,聽起來讓人尷尬,李嗣業也只能淡然地裝作很受用,端起酒盞回敬對方。

“李大夫立下破大食軍之奇功,回長安敘功聖人定然大喜,到時候左遷開府儀同三司,說不定會封公稱王。”

他放下酒盞,雙手撐着案几的案面,目光左右睥睨着兩人,淡然笑道:“這算什麼功勳,河中諸如康居康地,安息安國,南謐米國,琺沙史國,貴霜何國都還握在大食人手中,吐火羅十八州就有十四州在大食手上,我怎麼有臉進長安向聖人索功?”

兩人目瞪口呆,他們敢保證李嗣業接下來肯定有驚人之語。

“這功勞都不算大,李大夫意欲何爲?”

“意欲何爲?”他嘿笑一聲說道:“既然初戰告捷,接下來還該有戰事。頓葉護,寧遠王,我欲募集糧食在六天內完成修整,每人準備兩個月的乾糧,長途奔襲進攻康居故地撒馬爾罕,安息州布哈拉城,大食軍事重鎮木鹿城,邊陲重鎮赫拉特,還有呼羅珊的首府圖斯城。”

果然,有種人不敢吹捧,一吹捧他就想上天。李嗣業竟然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還想帶着軍隊往河中打,還想直搗呼羅珊的首府。大食軍的戰鬥力你們也看到了,與吐蕃軍不相上下,與這種強敵打仗,永遠獲勝那是不可能的。

“李大夫請三思吶,我三軍雖然消滅了大食軍七萬精銳,但艾布***麾下像這樣的軍隊還有很多,所以在下建議大夫先消化現有的勝利成果,日後再徐徐圖之,如何?”

這是頓毗伽一半出於私心一半爲他擔憂的勸諫話語,連寧遠國王竇悉達對他的勝利都不看好,所以在一邊沉默以對。李嗣業擡頭望向坐在下首處的唐軍將領們,問道:“你們認爲呢,你們認爲我該不該在我軍氣盛之時長途遠征,還是放棄進攻保持現有的勝利成果。”

程千里率先叉手,神情猶豫地說道:“李大夫,我們與大食之間,本來有蔥嶺與河中的緩衝之地,如果硬要把河中奪在手中。就等於和大食國的邊界相鄰,如此一來反倒對局勢不利,倒不如保持現狀爲好。這一戰我們打垮了大食軍七萬精銳部隊,勝三倍之敵已經是揚眉吐氣,想必大食人知道厲害,必然不敢再來挑釁。就不必再節外生枝了吧。”

李嗣業心想,程千里有私心,個人思想作祟,不可取信。

他又問坐在他下方的副都護王正見:“正見,你呢?”

王正見已經是五旬老將,蒼髯如秋草垂在胸口,對着李嗣業叉手道:“李大夫,雖然我支持程都護的意見,但大夫若要長途遠征,我王正見甘當前鋒。”

看看,還是這老將會說話,兩邊兒都不得罪。

李嗣業又問馬磷:“馬將軍如何說?”

馬磷坦然說道:“我支持程千里將軍的話,但我不同意他後面的說法,勝三倍之敵還不一定能嚇住大食軍,我們應該穩固在怛羅斯城一線,派軍隊在此留守,而不是繼續遠征。”

他最後把目光望向了田珍和段秀實,如果他們兩個也反對的話,這場遠征之旅可以就此作罷了,畢竟強扭的瓜不甜,違背軍心本就是不利之舉。

田珍端着酒碗站起來大聲道:“別人我不知道,老田我是支持大夫遠征的,原因不爲別的,既然我們打贏了,爲什麼不接着打下去?萬一這七萬人就是大食軍的最強戰力呢,萬一他們留守的人比他們還糠呢?現在不去打,等人家元氣恢復了,已經摸到了我們唐軍的路子,再想一戰而擊潰他們就不容易了。”

李嗣業不動聲色地點點頭,心中很是感慨,田珍不愧是跟我一起從長安出來的,與自己也算英雄所見略同。

“段秀實,你呢?”

段秀實也長立而起,坦然說道:“我支持李大夫長途奔襲攻破康居故地,從大食人手中奪取河中的控制權。守土從來沒有什麼緩衝一說,只要敵人野心夠強,他們是不在乎山川地勢險峻的。同樣我們也不在乎,別忘了高宗龍朔年間,蔥嶺以西三十六國內附,高宗俱封他們爲羈縻州都督司馬,這裡原本就是我們的地盤!只因後來大食國不斷東侵,朝中武后當政,又有韋氏之亂,朝廷無瑕西顧,所以才使河中故地淪喪敵手。如今大夫初戰告捷,擊潰並消滅了大食軍精銳主力,值此良機更應該趁機西進,將河中及吐火羅境全部收歸我有,恢復我大唐高宗時西域之版圖!”

李嗣業嘩啦一下站了起來,這話可算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只是贊成和反對的比例還是反對者居多,他扭頭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後右側,監軍邊令誠正趴在桌上啃一塊鹿骨頭。

邊令誠笑道:“既然你知道長安距此萬里,可知陛下設立邊鎮節度使的職責。何爲大使?天子不能親自御巡邊界,所以才以欽差使節代天巡狩。李大夫你此刻就是陛下的替身,你要想想陛下若身在此地,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你遵命照做就是了。”

他恍然地點了點頭,搓着手掌說道:“明白了,全軍修整七日,準備兩個月的乾糧,七日後安西北庭聯軍出征!”

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
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