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

這是並波悉林作爲李嗣業的對手,第一次在沙場上與唐軍交戰,他們一個是唐軍在西域的最高指揮官,另一個是大食軍在呼羅珊地區的總督,這纔是同等級之間的較量。只有把大食軍事水平最高的人打敗,他們才能坦然接受這場戰爭的結果。

這次並波悉林所帶的大食軍總共六萬餘人,李嗣業的安西軍經過長期戰鬥的損失,連同寧遠國以及葛邏祿的協從部隊總共還剩三萬八千人,河中康國和米國派來的輔助兵卒算不得戰鬥力量。

李嗣業在木鹿城外擺開了戰陣,軍陣背朝的方向不是木鹿城,而是廣袤的沙漠戈壁,只要作戰失利,他便立刻撤回到河中地區重整旗鼓。

這次不再是側重防禦的六花陣,而是主打進攻的魚鱗陣,這個陣型像是不規則的等邊三角形,前軍和中軍分別在三角形的尖端和中央,兩旁和側翼全用來包抄掩殺敵軍。

他敢於擺出這個成吉思汗發揚的陣型,主要得益於四次戰爭以來繳獲的馬匹駱駝,使得唐軍騎兵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步兵,他完全可以靠機動力施展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術。

並波悉林將四個步兵方陣陣擺在中央前方,騎兵陣擺在了兩側和後面,一排六十多架拋石機,用來壓制唐軍擁有超遠射程的伏遠弩。

齊亞德在並波悉林身邊說道:“艾布大公要小心,唐軍的伏遠弩雖然沒有拋石機的射程,但精準度遠遠高過拋石機,還能發射一種具有相當威力的爆炸武器,其聲如雷,能起大火,唐軍故而稱之爲猛火雷。

並波悉林胸有成竹地說道:“此事我早有應對,我將派出騎兵襲擾其步兵本陣,防止他們用伏遠弩抵近拋射。”

齊亞德又委婉地勸說:“大公的這個辦法雖然不是不可行,但唐軍人人皆配有弓弩,射程從遠到近均有,騎兵抵近騷擾可能會造成不小的損失。”

並波悉林沉聲說道:“打仗怎麼可能沒有損失,只要我們利用好投石機的遠程優勢,利用騎兵襲擾防止敵軍毀壞投石機,敵人的損失將遠遠大於我方。”

……

李嗣業望向對面掩藏在軍陣中一排排高大的投石機,擡起馬鞭笑着對左右說道:“他們又把這大殺器帶出來了,這東西對付軍陣和固定堡壘非常有效,所以我們要採用靈活的打法。”

他說罷朝着身後的衆軍大聲喊道:“所有能上馬的都給我上馬,以團旅爲單位進行襲擾,旅率和校尉都把旆旗給我插在肩後!瀚海軍和葛邏祿騎兵負責正面戰場上的襲擾,安西騎軍和臨時騎兵軍負責側面襲擾,四軍統率都要依據中軍的號令進行衝鋒和後撤,記住,不管對方是騎兵還是步卒,準備好你們手中的橫刀和弓弩!前進的時候放箭,迂迴的時候放箭,撤退的時候也要放箭,敵軍陣型穩固的時候不要硬扛,也不要吝嗇你們箭壺中的箭矢!因爲這將是威服大食軍的最後一戰!”

“喏!”三軍將士的喊聲如雷震動。

對面大食軍吹響了犀牛角,奴隸們推着一輛輛投石車開始向前行進,他們對這些大傢伙的射程瞭如指掌,唐軍的中軍開始向後撤退,魚鱗陣前端的騎兵逐漸擴大分散,這種看似疏散的戰陣使得投石車的命中機率降到最低。

田珍親率着騎兵向前衝鋒,他們將身體伏在馬背上握緊了角弓,以豎列的戰隊向前衝鋒。

齊亞德沒想到唐軍一上來就動用了騎兵,正在暗自猶疑,而且對方剛剛佈陣的方式,他也從來沒有見過。

並波悉林擡手遙指着唐軍:“這是什麼戰陣,這是什麼戰法,你可曾遇到過?”

齊亞德茫然地搖了搖頭:“不知道,艾布大公,我從來沒有見過,可能是一種新戰法。”

“既然如此!騎兵押後,讓我軍的長槍巨盾重甲和長弓組合方陣教訓教訓不知好歹的李嗣業!”

阿拉伯人的方陣吸取了拜占庭帝國方陣的優點,前面兩排重步兵擁有鎖子甲和塔盾,他們將盾牌墩在地上,能夠遮擋住大部分的身體,第二排將圓盾高高舉起,以防護來自上方的箭矢,後方長槍兵從盾牌的縫隙中將槍桿伸出,閃亮尖銳的槍頭會使得敢於撞上去的戰馬變成無數血洞。他們的戰略思想與唐軍也類似,強大的步兵方陣是制勝的關鍵,騎兵只是在步兵陣型失利後進行掩護和勝利後能夠追擊敵方騎兵。只要解決了勝不能追,敗不能撤的問題,步兵方陣還是相當強大的。

他們還有一樣唐軍從來不裝備的武器,那就是戰場上的投槍,投槍最大的優勢就是訓練成本低,要訓練一個合格弓箭手需要兩三年的射靶訓練,但訓練一個投標槍手只需要一個月甚至十幾天,他只要有力氣,學會基本的操作動作,就能夠成功地把手上的標槍投到衝鋒的敵人中去。

瀚海軍衝至大食軍百步遠的地方,擁有堅固鱗扎甲的騎兵在前方押陣當肉盾,後方的輕騎兵迫上來,擡頭挽弓射擊敵軍,射擊之後並不留戀,迅速往回折返,然後另一隊人騎馬貼過來,又是一輪拋射,然後迅速撤退。這種戰法也不佔多大便宜,要知道步兵弓的射程要略優於騎兵。阿拉伯軍陣中的弓箭手也有不少,他們密集的齊射給瀚海軍騎兵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田珍看到中軍揮動的令旗,立刻命令瀚海軍後撤,葛邏祿騎兵緊接着跟了上來,他們的騎術要稍稍比唐軍好,活動也更加靈活,但甲冑太弱,雖然有前方唐軍身披光要鎧的重步兵馬槊隊的掩護,依然有一定程度的傷亡。

唐軍騎兵的兩輪騎射騷擾並未對大食步兵陣形產生動搖,對方依然士氣旺盛,並且吹奏着牛角,邁着整齊的步伐繼續前進。因爲大食方陣的前五排基本上都是重甲,弓箭輕易射不穿,就算拋射的弓箭能夠射到五排之後,造成一定的傷亡。但只要前方陣型穩定,中間即使出現傷亡騷亂,後排的軍官和督戰隊也能夠壓制衆人的情緒。

副都護程千里在李嗣業身側說道:“大夫,你的全騎兵魚鱗陣戰法好像失效了,大食軍的步兵方陣極爲成熟,他們用騎兵護住兩翼和後方不斷向前推進,我們無從下手!”

“誰說的?”李嗣業輕閒地笑道:“我還有致勝武器法寶沒有用上來。”

五方旗手給我傳令,命投彈營混入瀚海軍騎兵中,以騎兵抵近投擲,用猛火雷把敵軍的重甲陣型給我炸翻!命令葛邏祿騎兵衝鋒準備,只要敵軍軍陣發生混亂,立刻千騎衝鋒,裹挾萬衆!”

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
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一百七十三章 貢覺贊驕矜之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溫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