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

但到黎明時分,有一支千人的武裝從漢水以東沿着漢江來到了漢中城下,朝着城頭喊話說是皇帝派來的特使。

城頭的兵卒連忙去通知郭令公,郭子儀聽聞後先是大驚,倒也沒有疑心這是李嗣業的賺城之計。只因漢水穿城而過,從北面來的軍隊若不攻下漢中,絕無可能繞到城東去。

“命令三軍列陣,迎接朝廷特使入城。”

郭子儀將東城門緩緩打開,命令兩隊甲兵出城,分別列陣左右兩旁,以防出現什麼變故。他父子二人隨後策馬出城,面朝特使打量一二,才發現是個沒根的閹人,郭晞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郭子儀神色稍冷掃了兒子一眼,面朝特使笑臉相迎道:“中使請隨我進城一敘。”

誰料這中使卻搖搖頭說道:“聽說李嗣業率領叛軍正在城西攻城,咱就不進去了,免得干擾了郭令公的軍務,我就在這裡宣讀陛下的聖旨吧,郭子儀聽旨!”

郭子儀連忙率領衆將跪地接旨:“臣郭子儀接旨。”

“門下,自關中別過之後,郭愛卿身體是否還康健,朕對你很是掛念。今聞逆賊挾大軍進攻漢中,恐難以固守。愛卿切不可將一己之身置與孤城,應當早謀退路。朕欲使你率軍沿漢水而下退往荊襄。值此國難之際良將唯卿碩果僅存,望你能早日歸朝,與孤共敘君臣之義。敇書如右,請奉行。”

“臣叩謝皇恩!”中使上前將聖旨遞交到他手上,郭子儀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

這閹人笑着上前叉手說道:“這字裡行間皆是君恩,陛下對你可是想念的緊,希望你能夠早日動身向東南。”

對此郭子儀也只是回了一句:“臣自當奉行。”

突然間炮聲隆隆自城西響起,大地都發出了輕微的震顫聲,朝廷中使臉色一面,慌忙轉身上馬說道:“咱家這就回去向皇上覆命了,郭令公隨後率軍跟過來吧。”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朝廷派來的一千多人一個也沒有給郭子儀留下來,都逃也似沿着漢水朝下游而去。

郭子儀轉回城去立刻登上城樓指揮作戰,河西軍的火炮炸得將士們都東倒西歪,他抱着旗杆爬到垛口上喊道:“敵軍打炮的時候就躲到角落裡,切勿被彈片傷到!”

突然間一顆黑圓球炮彈在他的身邊爆炸,彈片飛濺將他整個人吹倒在地。郭子儀晃晃悠悠站起來,感覺咯吱窩有些生疼,伸手一摸才感覺有血水流淌出來。

將士們將他扶到城樓下,郭子儀坐着感嘆到:“河西軍的玄武炮果然厲害,老夫內穿細鱗鎖子甲,外套明光鎧,竟然也抵不過炮彈的破片。城牆上的兵卒們都多有傷亡,稍後河西軍攻城的時候,又如何能夠抵擋?”

李嗣業在城外策馬高聲下令:“繼續放炮,三軍開始攻城!”

火炮的炮彈繼續在城頭上炸響,河西軍的兵卒們已經架着橋板衝到了護城河邊,將木橋架在了河面上。李嗣業命人把伏遠弩上裝上月牙鏟箭,對準吊橋上的鐵索進行攢射,幾次激射並未取得任何成效。

他們將攻城梯架上了城牆,開始往牆上攀爬,城頭上的炮火纔開始停滯。唐軍也彷彿復活了一般,從各個角落裡鑽出來,開始在城頭上向下投擲檑木,發射箭矢,河西軍剛爬上城頭,便被射中臉面栽倒下來。

李嗣業見城牆久攻不下,連忙命人將空中法寶熱氣球祭出來,可以更精準地用猛火雷對城牆上進行火力壓制。

唐軍兵卒們不但要承受下方河西軍的登梯仰攻,頭頂上還時不時有猛火雷投下來,油脂隨着火焰滾滾翻騰。狹窄的城牆上無處可躲,他們身上燃燒起熊熊大火,抱着衝上來的河西軍兵卒摔倒滾到了城牆下。

郭晞連忙去找郭子儀,坦言城頭上已經抵擋不住,希望父親早做決定。

郭子儀痛思之後,從城樓上走下來讓兵卒們廣告百姓和士紳們,告訴他們唐軍即將放棄漢中城而走,詢問百姓們的意向,若是他們願意跟着唐軍走,就趕緊動身撤退,守在西城牆上的兵卒們最多還能堅持一個下午。

郭子儀初到漢中時,愛惜百姓體恤士紳,百姓感念他的恩德,願意扶老攜幼與他一起前往荊襄。

郭令公感動不已,對百姓們說道:“如果願意跟我們走,現在就回家中收拾細軟,今天黃昏動身,我們離城出走,南下荊襄。”

當天夜裡兵卒們點燃起了火把,郭子儀騎着戰馬從東城門出,命令一部分軍隊護送着百姓先走,其餘人在後方隨時防備河西軍追擊。只是百姓速度緩慢拖慢了行程,當天夜裡才行出四十餘里。這個速度飛虎騎只需要半個時辰就能夠追上。

李嗣業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漢中,只是城中的戶口逃走了一半多,這對他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損失。在這種戰亂時期,人口是一種最稀缺的資源,而且損失掉的百姓需要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才能夠補充回來。

河西軍追擊抓了幾戶在路上掉了隊的百姓,將他們帶回到城中,押送到了李嗣業面前。

他見百姓的身上都綁縛着繩索,便怒聲斥責士兵道:“怎麼能如此強行捆綁百姓?是去是留全憑他們自願。”

他和顏悅色問這幾個百姓:“跟我說說看,你們爲何要跟着郭子儀下荊襄?”

百姓面面相覷,都不敢說話,生怕說錯了話被砍掉腦袋。

李嗣業笑着安慰他們道:“不必害怕,就算是說錯了話,我也不會怪罪你們。”

一個膽大的孩子突然開口說道:“你們是叛賊,叛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原來如此。”李嗣業料想着一切都是宣傳的結果,這些漢中人從來沒有見過他們河西軍,如何能知道他們燒殺強掠,定然是郭子儀在惡意宣傳帶節奏,才使百姓對他們如此畏懼。

李嗣業這樣一想,心中便有了主意,對這幾戶百姓說道:“郭子儀說的是真是假,你們很快就能知道。本王對百姓素來仁慈,我不但不殺你們,還要有絲綢和錢財賞給你們。

“哎呦,謝謝大王!謝謝大王!”幾個百姓慌忙叩首感恩,李嗣業卻擺擺手說道:“你們先別忙着謝恩,我有事情要拜託你們,只要你們同意做,不但賜給錢財,還賜給大量土地,讓你們一躍成爲漢中的大戶人家。如何?”

幾個百姓不由得警覺起來,低着眉眼問道:“不知大王要我們怎麼做?”

“你們在這裡先等着,稍後便有人來吩咐你們。”李嗣業轉身離開了堂中。

過了很久纔有一個書卷氣很重的官員走到堂中來,每人給他們發了一張紙,負着雙手說道:“紙上面的內容你們記下來,你們是從郭子儀逃跑隊伍中逃回來的,爲什麼要往回跑呢,因爲你們發現郭子儀糧草短缺,他鼓動你們這些百姓前往荊襄,是準備把你們當做糧食吃。”

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
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