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

唐軍再次翻越過坦駒嶺來到山對面的娑勒城,由於這次是回程,他們對於冰山的恐懼減輕了許多,而且通過本地人以及商旅的引路,他們在這冰山上找到一條相對容易行進的道路,那些看似艱難險要的路段,走得次數多了,也就不覺得險要了。

大軍剛回到娑勒城,高仙芝就去找了留在這裡的監軍邊令誠。由於他現在還不是御史中丞,不夠資格給皇帝寫報捷的奏疏。只能去找邊監軍,寫了之後請他蓋印才能派人送到長安去。

他特意把從孽多城皇宮裡搶來的東西,挑出其中一小份兒送給了邊令誠,使得邊監軍很高興,連連說道:“也不虧我跟着你來這蔥嶺苦寒之地跑了一趟,高將軍果然很夠意思啊,我都要提前稱呼爲高中丞了。”

高仙芝連連擺手:“不敢,不敢,夫蒙中丞以河西兼任安西節度,仙芝這次能夠有幸帶兵遠征,也多虧了夫蒙中丞舉薦。”

“這有什麼?封疆大吏就應當能者居之,他夫蒙靈察何德何能,只不過欺負一個內憂外患的突騎施還行,他有這個能耐領着大軍千里迢迢穿過蔥嶺到小勃律跟吐蕃人幹仗嗎?沒有。他在河西做節度使任上,幾乎沒有任何建樹,不敢帶兵去跟吐蕃人硬磕。就連聖人數次催促他討伐小勃律,也藉口說時機不合適,是時機不適合嗎?我看就是怕打敗仗!高賢弟你知道聖人怎麼評價他嗎?”

高仙芝裝作不感興趣,卻挑起了眉毛:“怎麼評價的?”

邊令誠壓低聲音湊在他耳邊說道:“聖人說他銳氣盡失。你想想看,一個武夫在聖人眼中銳氣盡失,他還有什麼資格在這個位置上坐下去?”

“非也,邊監軍。”高仙芝笑着搖頭道:“做官的規矩我們都知道,夫蒙中丞坐到今天這個位置,身爲兩鎮節度使,只要他不犯什麼錯,聖人不會將他拿下來。聖人雖然說他銳氣盡失,但他沒犯錯,只要沒犯錯,我能有什麼理由取代他?”

“高將軍,你別擔心,聖人會考慮好這種事情,你只管承接你所得到的功勳榮耀吧。對了,差點兒忘了這事兒。你趕緊差人寫一封報捷奏疏,我給你蓋章之後,派一個得力之人送到長安去,這必是今年讓聖人最高興的事情。”

得到邊令誠的支持之後,高仙芝反倒不那麼着急了,笑眯眯地說:“邊監軍何必着急,我們還未走出這窮山惡水,等到達播密川驛路通暢之後,這報捷奏疏再寫也不遲。”

……

播密川的東岸,是大唐在蔥嶺驛路的最後一站,識匿國的族人們也特意跑到這裡來迎接跟隨唐軍遠征歸來的識匿勇士。

只是伽延從父子的境況有些淒涼,用木棍藤條編織的擔架上放着伽延從的屍體,屍體旁邊放着雪山上採下來的冰,用這種方法來防止屍體腐爛。

另一個擔架上躺着若失羅,他面無血色嘴脣發白,特別是得知父親已經在娑勒城中已經告別人世後,他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李嗣業特意把疏勒軍中的醫官派到他身邊看護,使得這年輕人總算熬到現在。

國主的大兒子查失乾和阿蘭達看到躺在擔架上的父親,踉蹌地跑了過來,女兒撲到在父親身前失聲痛哭,查失幹也撲過去幹嚎了幾聲,然後猛然站起,面帶憤怒茫然四顧,突然看見了同樣躺在擔架上的兄弟,快速地走了過去。

李嗣業乍以爲他要把同樣的眼淚送給弟弟,卻沒想到他抓住了若失羅的胸口,開啓了激烈搖晃模式:“若失羅,你這個混蛋,你是如何照顧父親的!你這個不肖子!”

若失羅確實自責,在他的搖晃下滿眼淚水,痛苦更自不必說。幾個擡他的識匿壯士連忙上去阻攔:“大王子不可如此,小王子也受了很重的傷,這是他爲國主受的傷!”

查失幹怒聲斥道:“你們還在替他狡辯,我看他就是貪生怕死,顧惜自己的性命,才使得父親命喪戰場!”

李嗣業冷眼旁觀,以前與伽延從交往的時候,沒有多注意他養的大兒子,竟然是這樣一個垃圾貨。若不是他貪生怕死,不敢替父親上戰場,伽延從還用得着親自帶兵上戰場嗎?他現在過來責怪自己弟弟的口氣,不就是他自己的寫照嗎?

他們還準備把若失羅留在識匿部,但現在看來,要是把若失羅留下來,估計唐軍前腳走,他後腳就能夠遇害。

李嗣業當然可以把若失羅帶走,就算他身體殘疾不能上戰場,以李嗣業現在的身份能力,養活這麼幾個閒人是沒問題的。但他可不僅僅是想讓若失羅留在識匿,還希望他能夠支撐起整個部族來,作爲在絲綢之路南線上最重要的節點。

但是他的兄長查失幹,成爲了若失羅接手識匿部最大的障礙。作爲識匿部的朋友,李嗣業親耳聆聽過伽延從的遺言,他在彌留之際希望若失羅能夠繼承識匿國主的位置,希望查失幹能夠輔佐弟弟,但看到現在這個樣子,他覺得伽延從實在是可憐。

在這種兄弟二人矛盾已經釀成的情況下,李嗣業決定主動解決矛盾,這不只是爲了讓若失羅當上國主,更是爲了完成他計劃中的周密一環。

當夜所有人都在播密川河流沿岸紮營,唐軍的規模也不只是出征時的兩萬人,僅押解的吐蕃俘虜人口就足有近三萬人,牛羊數萬頭,還有識匿部迎接唐軍的部衆數千人。當羣山的星辰灑下時,河邊星星點點的篝火、火把和人流擾動,就彷彿星河落到了人間。

在這樣熱鬧的河岸邊,總有人心懷叵測,也總有人患得患失。

高仙芝趁着夜色美好,命節度判官劉單洋洋灑灑寫了一封幾千言的報捷奏摺,把這場戰爭從出發起所遇到的困難,以及高仙芝如何克服困難,唐軍如何英勇戰鬥,高仙芝又如何巧妙施計,如何安排鎮守諸事前前後後都詳細寫了下來。保證聖人在看到這封奏疏後,就能腦補到戰鬥的所有過程,纔會對高將軍取勝之艱辛感同身受。

查失幹也趁着夜色美好,把自己平時親近的兩個人叫到了身邊,對天空朗月愁嘆道:“父親在時對我最是關心,可惜如今父親命喪沙場,我竟不在身邊,本該繼承父親遺志接替識匿國主之位。但是若失羅素來和唐軍關係親密,這次又親自伴隨父親遠征,那些跟隨他的軍漢們和唐軍若推他做識匿國主,我將來還有活路嗎?”

這兩人一個勸說道:“大王子絕不能坐以待斃,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若是真讓若失羅做了國主,他如何不會記恨你。”

查失乾麪色痛苦地搖頭說道:“如你二人所說,我當如之奈何。”

另一人上前壓低聲音叮囑:“大王子可知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如今若失羅身負重傷,他若是有什麼三長兩短,誰也不會懷疑到其它人。趁着今夜播密川河灘上人多雜亂,後半夜所有人都熟睡之後,派一可靠的人前去他熟睡的地方,在他的傷處捶那麼幾拳,定能讓其斃命黃泉。”

查失幹聽得雙眼發光,卻又假惺惺地問道:“他畢竟是我兄弟,這樣做不太好吧。”

“大王子,千萬不能有婦人之仁,你今日不除掉他,將來就是他除掉你。”

查失幹恨恨地咬牙道:“好,你們兩個都去,把他這半口氣給我弄到沒氣,將來我做國主,定教兩位擔當親信,與我同享富貴。”

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
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