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

楊釗明顯愣了一下,不明白李嗣業爲何要這樣問,他自認爲這個傢伙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改變堂姐楊玉瑤的主意。

今天李嗣業的如意算盤是要打空了,有他楊釗在這兒,怎麼可能任由楊玉瑤被其說服?

“你要問什麼?”他反問李嗣業。

“這只是我想跟楊御史進行討教而已,想從你這裡更多地瞭解右相,楊御史可否告知?”

楊釗心中冷笑,想了解李林甫,是要轉投李林甫嗎?還是想要單純在從他這裡挖坑,想讓他說錯話自己好去告狀。不過他楊釗從來都不怕這個,口中說出來的東西豈能當做憑據,過耳之後就彌散在空氣中,還剩下什麼?

“我剛入長安一年,瞭解的也不是太多,不過經常接觸下來,便知右相精明強幹,用政方面乃是大才,有四兩撥千斤之能。從開元舊曆年他入中書門下,到如今的十年間大唐延續天寶盛世,這就是最好的說明。只不過他文才稍輸,且嫉賢妒能,太優秀的人會被他打壓,將來能威脅到他的人也會被他打壓。”

“哦,”李嗣業一臉恍然大悟:“我終於明白了。”

楊釗鎖起了眉頭:“你明白了什麼?”

“我終於明白楊御史身爲皇親國戚,卻依然受李林甫青睞重用的原因了。”

楊釗雖然情商比較低,智商還算是挺高的,一下子就聽懂了,李嗣業不就是變着法地罵他不堪中用嗎?

他的臉色頓時青了下來,冷冷地說道:“你不過一個小小的磧西地方武官,連李林甫的眼皮都入不了,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冷嘲熱諷,大放厥詞!”他轉身朝向楊玉瑤搖頭道:“阿姊,此人對我楊家太過不敬,你如果不趕他走,楊釗馬上就離開這裡!”

楊玉瑤擡起瓊鼻,臉上卻無怒色,倒是顯得很戲謔,彷彿是在欣賞鬥雞似的,似乎在這位楊家三姐這裡,什麼都可以當做玩笑。

她扭頭望向李嗣業,實際上是在等待他的辯解回答。

李嗣業並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失去機會,他表情沒有變化甚至有些平淡地說道:“楊御史,我看出來點什麼東西,但你也不必罵我。難道我問的不對嗎?如今朝中這些官員所有人都在感右相李林甫的恩,又有誰因爲楊家的關係而感你的恩德,一個都沒有。右相憑什麼認爲你無法威脅到他,不就是因爲你只有貴妃娘娘這一個儀仗嗎?狡兔都有三窟,人身邊的依仗多了不是壞事。李林甫不止有聖人的信賴,身邊還有滿朝文武的簇擁。你的身邊有什麼?只有深宮中貴妃娘娘的關照嗎?如果真是這樣,右相還真不用單擔心,因爲你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都只能跟在他屁股後面撿鞋。”

楊釗發出氣急敗壞的冷笑聲:“李嗣業,你嘴皮子挺利索啊!你有什麼能耐,你若是有能耐,怎麼會求到我楊家的頭上?你到底想說個啥?”

李嗣業朝他淡然拱手說道:“我只想說,楊御史是不是覺得自己只能做右相的跟班?還是今年朝中發生的事情,你沒有一點點想法?太子麾下的人一個個被他連根拔起,你好像也在其中出了力。楊御史就不擔心有一天他改變看法,認爲你會威脅到他?除非你讓他知道,你一輩子都會屈居在他之下,你真的甘心嗎?”

楊釗的怒色逐漸停滯在臉上,神情也變得僵硬:“這麼說來,你倒是在替我考慮了,你這是在關心我還是另有所圖?”

他感覺楊釗的態度有所鬆動,至少眼下的勸說是有效果的,便加緊了嘴上的勢:“我實際上纔是不會威脅到你們的人,楊御史今後的目標永遠在朝中,我的目標則是在磧西,你日後不管在朝中還是在朝外,都需要有自己的一股助力,何必將所有人都拒之門外。我是在是替你惋惜,也替楊家惋惜。”

楊玉瑤從牀榻上直起腰坐正了身體,她好像已經先改變了態度,朝着兩人擺擺手說笑:“嗣業所說倒是有幾分道理,我聽明白了,倒不如坐下來慢慢談。”

楊釗轉身走到了胡牀前,臉色稍稍顯得好了一些,翹起嘴角哼聲道:“你不就是想借我楊家的關係升遷嗎?繞來繞去雲裡霧裡說了那麼大一堆,沒有一點兒有用的東西!”

“有用的東西就在話裡,只是你不願意聽而已。右相認爲你沒有威脅,不是因爲你能力欠缺,而是你和他一樣不以文采取長都是野路子,更是你隱藏的很好。以楊御史現在的升遷勢頭,將來一定會成爲宰相,到時候他就會發現你的威脅,到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僅靠宮中娘娘的內援好像還不夠吧?”

楊釗依然改不掉反脣相譏的習慣:“靠貴妃娘娘不成,難道要靠你這麼一個邊將?”

“區區一個邊將怎麼能夠?你如果能夠廣泛撒網,拉攏足夠多的人,再加上你自己的官位和貴妃娘娘的助力,又有誰能夠攔阻你以中書門下入駐政事堂?”

楊御史總算露出了浮誇的笑容,就像他初來長安時那般淺薄,現在依然淺薄。

“你吹得過分了啊,當宰相的事情我都沒敢想。”

李嗣業緊跟着追捧道:“無論楊御史想不想,將來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倒不如現在提前去想。嗣業雖不才,但會永遠跟隨你的腳步。”

楊釗朝李嗣業遠遠地拱了拱手:“還是李兄想事情通透,不得不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我這一失倒是讓你給彌補了,哈哈。”他扭頭笑着對楊玉瑤說:“三姊,要不你明天進宮一趟?”

李嗣業長長地鬆一口氣,跟智商較高情商捉急的人談話簡直是一種折磨,還好他總算順遂地說服了楊釗。

楊玉瑤小驕傲地翹起了嘴角:“阿弟,要怎麼做還用你來告訴我嗎?“她又扭頭望向李嗣業:“我覺得這個事情你還是親自進宮跟娘娘說的好,後天下午你還來這裡,我們一同入宮覲見娘娘。”

嗣業朝她叉手行禮:“感謝夫人。”

楊玉瑤捂着嘴打了個哈欠,軟軟地靠倒在了榻上,眼角露出一絲媚色,她擡起雙手輕輕拍擊,剛纔退下去的那幾個樂妓又抱着樂器走了出來。

她們各自跪坐在地毯上,懷中抱着琵琶,或者把琴放在琴架上,手指撩撥着絲絃開始彈奏。樂曲好像還是剛纔的樂曲,聲調聽起來卻悠揚輕快了許多,可能是聽的人心理髮生了變化,李嗣業心頭的一樁大事總算是解決了一半,琴絃的和聲也就深入到了他的心絃中。

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
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