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

“皇上真是這麼說的?”徐百萬看着坐在眼前的馮顯高,眼中露出星星點點。

蒙兀兒可是一片未知之地,雖說徐家早有向外發展的想法,可畢竟這不是誰都能和曹三喜那樣有遠見卓識而且真的敢做。

徐氏在江南的地位已經無可動搖,向外發展,那就意味着必須要放棄一些原本已經的穩固產業。

這是高投入而且回報未知的事,便是徐百萬,往常雖然腦海中常有想法,卻也並不是很容易下這個決定。

眼下不同了,按馮顯高的意思,崇禎皇帝會幫助他們去向外開拓貿易市場,但是有一個要求。

那就是徐氏必須是爲了朝廷辦事,作爲回報,朝廷會盡可能的在國內外給他們支持。

馮顯高這次出來,就是代表大明朝廷去和沙·賈汗商談,以外交手段幫助徐氏在蒙兀兒境內獲得特權。

“老爺,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徐宅做事多年的管家常年耳濡目染,也能看出些許機遇。

“你都看出來了,老爺我難道會不知道?多嘴。”

徐百萬瞥了他一眼,不過仍是有些猶豫,“馮大人,這事兒,非得老夫親自去不可嗎,蒙兀兒那個地方,誰知道會出什麼茬子。”

言下之意,在這樣的機遇面前,他竟是擔憂自己的安危而不敢接手。

其實這也不怪他,若是他能有那樣的魄力和手段,也不會在歷史上被關外來的曹三喜區區幾月就給徹底打倒了。

馮顯高有些促狹地說道:“徐老爺,你要想明白,這事兒是本官願意去嗎,這可由不得你我。”

“廠衛早就握着咱們之間往來的證據,況且我進城的時候也看見了那王、田兩家的下場,皇上要是想動你,有沒有證據重要嗎?”

“那些番子最擅長的可就是屈打成招,他們能把白的硬生生說成黑的,況且你我二人可真不是白紙一張喲。”

“徐老爺,你可要想好了,過這村可就沒這店了,天底下商人可多得是,你今日猶豫,沒準明日在京師那邊就有人去面聖,他們可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因爲此行不成就得身死,馮顯高不再有朝中那麼多顧慮,所以話已經說的很直白。

聽見這些,徐百萬斟酌半晌,忽地將手中茶杯重重放回桌案上,一咬牙道:

“既然如此,請容老夫我安排下族中事務,明日就隨馮大人去蒙兀兒走一趟!”

馮顯高見此也放心了七成,笑了笑道:“徐老爺請便,我就住在客棧。”

......

在距大明京師遙遠的南亞次大陸上,正存在着一個處於興盛時期的國度,印度莫臥兒帝國。

當然,這是後世磚家叫獸們的稱呼。

此時的大明認爲他們是帖木兒帝國皇室的後裔,建立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因此官方層面上稱呼他們爲‘蒙兀兒’。

在一些民間,提起蒙兀兒,更多人想起的是蒙古,而非後世常說的莫臥兒帝國。

因大明內部戰亂連年,蒙兀兒的人口如今已經超越大明,成爲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此時的蒙兀兒皇帝沙·賈汗在去年時曾進行人口普查,他們的全國人口約在一億兩千多萬。

蒙兀兒帝國的首度阿格拉坐落在東去恆河平原,西接旁遮普平原,南通馬爾瓦高原的要衝地帶。

阿格拉這個名字是蒙兀兒的傳奇大帝阿克巴命名,在當地又被稱爲‘勝利之城’。

在沙·賈汗統治下的蒙兀兒,版圖雖然還比不上大明,但卻可以說是南亞次大陸上的頂級強權了。

崇禎九年,蒙兀兒吞併艾哈邁德納格爾,迫使戈爾孔達和比傑伊布爾地區統治者向他們稱臣納貢。

在這之後,沙·賈汗爲了爭奪阿富汗地區,開始長期與波斯薩法維帝國交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一直持續至馮顯高來到阿格拉。

崇禎十一年,沙·賈汗派重兵迫使波斯坎大哈總督阿里·馬爾丹汗向蒙兀兒投降。

崇禎十九年,也就是兩年前,蒙兀兒獲得與波斯薩法維帝國戰爭的前期勝利。

蒙兀兒軍隊佔領巴達赫尚和巴爾赫,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在沙·賈汗統治下的蒙兀兒帝國,達到全盛時期。

當然,崇禎皇帝表示自己不是專業學史的,這些玩意兒都是後世百度上查的,真假不知道,反正吹的挺邪乎。

馮顯高和徐百萬駕車來到阿格拉城,發現這些阿三們的確是有點東西。

大明的京師分內外好幾層,外頭的和其餘各地城池沒什麼兩樣,無非就是高深宏偉了點。

皇城象徵着至高無上的皇權,所以色調就變了.

紫禁城的色調不是很單一,藍天黃瓦、綠檐紅柱、白臺基灰地面,還有什麼五行陰陽和方向之類的很多說法。

不同顏色在紫禁城的比例並不相同,絕大部分建築的瓦面顏色爲黃色,這體現了紫禁城建築整體的形象,即皇權的象徵。

當然,紅色佔據了主體,是強大的、權力的象徵,寓意皇帝的江山永固,生命無限。

可以說,正是紅、黃以及其餘顏色的襯托,奠定了大明紫禁城的華麗、莊嚴與雄壯。

眼下蒙兀兒這個都城雖然也挺紅,可他不是皇宮紅,他是全城都紅,而且就只有兩個顏色,赭紅色和灰白色。

反正馮顯高除了第一眼有些驚豔以外,是沒覺得這蒙兀兒的都城有多麼華麗。

一路過來,阿格拉城雖然也不小,但畢竟比不上前幾年剛擴建過的大明京師,甚至和南京都差遠了。

這裡建築的格局更讓見慣了京師寬敞街道和繁華場景的馮顯高與徐百萬倍感不適。

阿格拉身爲南亞次大陸上享譽盛名的莫臥兒帝國都城,按理說應該十分的宏偉壯觀,可徐百萬也覺得自己白期待了。

路邊這些阿三們的裝束雖說都是異域風情,可徐百萬覺得自己欣賞不來,這也太難看了。

走進王宮時,他更是連最後的新鮮感都不再剩下。

上次去紫禁城面聖的時候,全程可都是帶着敬畏,那裡的華麗和威嚴,根本不是這阿格拉王宮所能比的。

有些時候,人就是賤骨頭,不往地下落落,根本不知道自己從前待着的地方就是天上。

馮顯高心裡是後了八輩子的悔,這特麼破地方也能叫皇宮?

想到自己以後就要在這阿格拉待個三五年,他就覺得一陣淒涼和心痛。

沒事非得找事,現在把自己搞到這個破地方來做什麼大使,究竟是圖啥呢。

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隨便說說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
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隨便說說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