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

“啓奏陛下,老臣有話說。”

閣臣出列,衆臣也便是有了主心骨,議論聲逐漸平息下去,崇禎皇帝點點頭,便聽他繼續說道:“臣以爲,史僉都京察此議實不可行。”

“爲何不可?”史可法微微凝眉,似是在沉思,自己方纔條條在理,究竟哪裡說的不對。

張瑞圖沒有看他,恭恭敬敬的繼續說道:“陳總督死於任上,恪盡職守,諡忠正,臣覺得可行,入供中興祠,臣也覺得可行,然這京察此時卻萬萬開不得。”

“陳總督新逝,闖賊、西賊聽聞定是會大張旗鼓,四川已成危局,中原局勢又會朝如何發展,這還是未知之數,若此時開了京察,定會人心惶惶,臣怕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這是親者痛、仇者快之事,萬望陛下明察!”

聽到這裡,史可法暗自點頭,覺得屬實是自己有些心急,不待他說話,便聽崇禎皇帝若有所思的詢問道:

“照張閣老的意思,京察何時可以施行?”

“現如今雖不可行此議,但臣思慮再三,史僉都所說確係現今官場弊政,如今之風,論資排輩、結黨營私、徇私舞弊等陋習漸長,若不及時糾正,難免使天下立志報效國朝的有識之士寒心向背。”

“臣覺得,可按萬曆條鞭冊先施行一條鞭法,廢除全部的苛捐雜稅,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爲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

“況且國朝早年曾廢除三餉,免賦三年,爲利國利民之舉,而今三年期限快到,若地方隨意增加苛捐雜稅,天下百姓必怨聲載道,可若不收賦,國朝財政出多進少,難免日薄西山,陷入窮途困境。”

“恢復條鞭法,既可使地方官員難於徇私貪墨,又可增加朝廷歲入,臣提議可行。”

張瑞圖的話,又把議題引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若說方纔史可法建議恢復京察,是和滿朝文武作對的話,張瑞圖提議先恢復一條鞭法,那就是和全天下的官紳、地主過不去。

這根本不是一個概念,這些官紳和地主在暗處行事,他們比站在朝堂上的官員更加可怕。

此時站到朝堂上的,實際上大多數人背後都站着世家大族,他們在地方上爲非作歹,朝上則有這些重臣們打馬虎眼。

張瑞圖說的沒有史可法那樣明顯,但崇禎已經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暗道這張瑞圖看着老實巴交,這麼做,卻不知冒了多大的風險忌諱。

歷史上,敢於慫恿皇帝和全天下的世家大族作對的臣子不多,這張瑞圖已經算上一個。

其實崇禎早已打定主意,下一步就要收拾這些世家大族,身爲閣臣的張瑞圖在朝堂上提出來,一是爲了讓自己直接下發施行,二也是免於內閣再議的繁瑣步驟。

崇禎暗自搖頭,心道這又是何必,朕知道你是爲朕着想。

可是皇帝,朕是天子,就算直接下旨,也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又不是少經歷了這些投毒、刺殺之類的屁事兒。

可若是你來提,能擋得住這些明刀暗箭麼?

以前宮裡都不是自己的人,這樣朕都賴着臉皮活了下來,現在整個京畿都成了鐵桶,宮內在內廠的打理下就連一隻蚊子都飛不進來,更別提什麼內奸了,朕就更不會讓這些鼠輩害死了。

雖然苦笑,但崇禎心裡終究是對這朝堂上出現的一絲好現象趕到溫暖,整治了這麼久,你們總算是能當大局了。

“陛下,臣附議!”

正在崇禎思慮之間,一聲大喊,卻是戶部尚書倪元璐站了出來,這位平時話語頗少的戶部尚書,這次卻滔滔不絕的講起來:

“國朝之正役、均徭、雜役,向以裡甲爲主,又以戶爲側,戶則按丁糧多寡分爲三等九則,作爲編徵差徭的依據,立國之初尚可行之有效,然時至今日,已然被破壞殆盡。”

“賦稅考成也已蕩然無存,恢復一條鞭法,即可增加稅賦進項來源,又可統規苛捐雜稅,使地方那些蠅頭小吏不能再隨意增加雜稅,免於私利,京察之前,可先復鞭法,以策諸臣!”

“臣附議!”

內閣首輔蔣德璟見張瑞圖和倪元璐全都站出來了,方纔就在想着自己的話,下一個趕緊站出來道。

史可法想了半天,說道:“陛下,適才是臣太過焦躁,臣覺得張閣老所言甚是,條理清晰,脈絡成明,臣附議!”

馮銓此時是沒在,不然這廝怕是早就在倪元璐之前就要附議,在場的兩位內閣大佬,再加上一個戶部尚書,一個僉都御史,這些人共同提出此議,這代表着什麼?

如果崇禎皇帝有心施行,明日這條消息就會傳遍京畿,其他人無論反對與否,那都根本不重要了。

至今尚在施行的稅賦政策,丁指十六至六十歲的合齡男丁,糧指田賦,糧之多寡取決於地畝,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畝稅。

這種徭役制的實行,自是有利有弊。

以自耕農小土地所有制廣泛存在及地權相對穩定爲條件,現在就連衛所軍田都被這些大戶瓜分殆盡,更別提自耕農了,現如今佔比最多的,是佃農。

所以倪元璐說的不錯,按照崇禎皇帝所知,明末的賦稅早就收不上來多少了,江南茶稅八兩不到,這是崇禎最深刻的記憶。

自己不能總靠抄家活着,這些內賊貪污的銀兩再多,也有用完的那天。

崇禎皇帝還是有些意外,現在的皇黨和內閣,終究是能替朕辦一些事情了,用不着自己再事必躬親,全都大着臉子強行去提了。

欣慰的同時,崇禎皇帝也對目前自己走出來的路有了更大信心,笑了笑轉身說道:“朕準了,至於恢復鞭法之後的賦稅事宜,你們內閣和六部尚書去議吧,明日日落前,把新的結果呈交到朕面前來。”

“臣等遵旨,陛下聖明,萬歲萬萬歲!”

既是成了定局,其他人也就沒什麼好說,畢竟這事兒於自己沒有最開始直接開京察那樣影響大,犯不着出去用命死諫,該着急的是那些士紳。

自己總歸是有官身在手,不丟了烏紗帽纔是前提。

這天的朝議又出了大動靜,史可法提議開京察被駁回,而羣臣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建極殿大學士張瑞圖緊接着就提議恢復一條鞭法。

在倪元璐、蔣德璟、史可法等人的力主之下,這條提議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的便是通過,崇禎皇帝准許,內閣也便在散朝之後召各部尚書到簽押房商討。

內閣和各部尚書在商討之時,這件事卻也已經在京城鬧成了街知巷聞,到處都在議論,說什麼的都有。

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
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