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

“將士們,援軍到了,我沒有騙你們,大明的皇帝親自帶着援軍來了!”

藺養成揮刀砍死一個建奴,擡起頭看見地平線那頭越來越近的大隊明軍,當即就是哈哈大笑起來,狀若癲狂的一腳將眼前咬着刀正要登城的清兵踹下去。

“什麼,皇帝親自來了?怎麼可能!”

“你看你看,那是皇上的龍旗,普天之下,有何人敢用我大明皇帝龍旗!?”

一個明軍把總心中燃起了勝利的希望,他分明見到,方纔還與城頭對射的韃子炮陣,現在已經被衝上來的兀良哈鎮騎兵殺的片甲不留。

兀良哈數千騎兵潮水一般撞擊在後陣的清兵上,轉瞬間便是斷肢橫飛,清兵被打得措手不及,根本沒想到會有騎兵背衝自己,立時損失慘重。

更慘的是,原本在後陣起指揮、督戰作用的滿洲將官死傷最多,他們多隻是一人一馬,在兀良哈騎兵的特意關照之下,幾乎被屠戮殆盡。

不過兀良哈鎮騎兵雖然勇猛,但他們只是擅長衝鋒馬戰,只能在城下不斷迂迴衝鋒,而且他們也沒有清兵馬甲一樣的精良甲冑,一旦被纏到步陣當中,勢必要損傷慘重。

在經受了最初的損失之後,滿洲貝勒尼堪親自帶着督戰隊回後方支援,帶着一批鑲紅旗滿洲辮子兵穩住了防線。

豪格依然親自帶着滿洲兵瘋狂攻城,就快要和藺養成的本陣接上頭,看那樣子,正是想要在明軍援兵到之前,徹底拿下這座城池。

城下攻城的盾車、衝車這個時候又被清軍拉回來,組成一個長長的陣列,用來抵抗正在轉馬的兀良哈騎兵下一輪衝鋒,不少蒙古弓箭手也開始在已經佔領的城頭和城腳下集結,張弓搭箭朝兀良哈騎兵射出箭雨還擊。

隨着一輪倉猝的箭雨,兀良哈騎兵直接栽歪着落馬十幾人,餘下衆人卻更是憤怒,迅速調整好馬匹,在烏爾邁的親自率領下發起第二輪衝鋒。

雙方的慘叫聲同時響起,盔甲和盾車相撞的巨響中,又有十餘個清兵被砍翻在地,其中又有一大半是那些喊叫着衝上來的滿洲兵。

這些滿洲兵多是不畏生死,戰時衝在最前面,往往也是死傷的最爲慘重。

不到三十步的距離,不論他們身上披了幾層重甲,持着什麼巨大的盾牌,兀良哈騎兵座下精良的蒙古馬匹也還是能輕易將他們撞飛,手中鋒銳彎刀藉着巨大的慣性,同樣可以直接破開他們賴以爲傲的防護,將他們一個個打翻在地。

那個手持重盾,身上披着三層重甲,提着長柄虎頭大刀的滿洲撥什庫,先是被一批兀良哈騎兵撞了個正着,飛出去的瞬間,又剛好觸碰到沒處理的拒馬尖刺上。

這種情況下,大部分都是疲於應付,這個清兵就這麼瘋狂慘叫着掛在上面,無人問津,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的血液通過拒馬尖刺匯聚到已經變黑的土地中,眼睛逐漸失去了神采,就這麼無助的死去。

一名前陣滿洲步甲被烏爾邁撞中,他飛倒在地,連帶着拖垮了後方幾個躍躍欲試的漢軍旗兵士。

那幾個漢軍旗兵士聽不懂這滿人情急之下用滿語喊着什麼,很快就滿臉懼怕的起身退往後陣,這被撞到的清兵喊了幾句無人搭理,急火攻心想要起身,卻是猛地口吐鮮血,再度仰面倒下去。

他身體內斷了數根肋骨,此時已是動彈不得,躺在那裡就要活活被自己的血嗆死,無助的就像自己曾經屠殺過的漢人婦女。

他雙目圓睜地躺在地上,用滿洲語喃喃說了一句:

“不可能,這...這怎麼可能,我不會這樣死去!”

與他一起被撞成半身不遂的清兵還有兩個,他們同樣是翻倒在地,在無人搭理的情況下悽慘死去,因爲此時大部分的清兵已經承受不住兀良哈騎兵凌厲的衝鋒,向後撤了幾步,。

此時後方滾滾明軍已經成批衝殺到近前,在尼堪不可置信的神色中,戚家小輩戚元輔抽出自己的戚家軍刀,大聲疾呼道:

“戚家軍,衝鋒!”

在他身後,操訓不久的幾百名新戚家軍兵士帶着無數援剿明軍衝殺前來,王光恩同樣是舉起手中鋼刀,與自己弟弟王光泰、王昌等人混在明軍之中,風捲殘雲般的衝殺過去。

其實,除卻川兵、戚兵以及王光恩所部原大順老營,還有軍將們的家丁以外,大部分明軍素質依舊不高,還是歷史上一樣的那些人,戰力並不是很高。

不過他們多數已經發足了餉銀,行軍糧食也被戶部官員計算齊全,出發前全部都更換了新的盔甲和軍械,精神面貌自然有所不同。

在崇禎皇帝的重賞之下,軍將們人人爭功,帶着家丁和親軍衝在最前面,全軍的狀態已經全然與歷史上不同。

此時的清軍已經和三屯營守軍苦戰一日,餘下這些人精疲力竭,拼殺中發揮的實力不足往日半成。

明軍援軍數萬,在城下人數佔優,往往又是幾人圍攻一個清兵,自然是愈戰愈勇。

清兵正當面,城防軍的牛大壯帶着與餘部明軍都截然不同的城防軍兵士士氣如虹。

左翼,由於戚元功與徐彥琦等人在京師學習武功,此時帶隊的是戚金二子戚元輔和三子戚元弼,他們二人一馬當先的衝出去,身旁的戚家軍旗手拼命揮動大明旗幟,成了萬軍從中一個鮮明的標杆。

爲爭搶功勞,秦翼明和秦良玉之孫馬萬年兩人帶隊,領着援剿而來的四川兵緊緊跟在戚家軍身後,人人殺的雙眼通紅。

右翼,王光恩爲爭奪頭功,此時也是連同王光泰、王昌,以及漢陽總兵馬進忠所部在一起,他們大聲吶喊着,只是舞動兵刃向前拼命衝殺。

不過若是仔細去看,右翼大部分明軍在衝殺的時候,包括馬進忠、王光恩等各部在內,幾乎都是毫無章法的亂衝,全靠人多和清軍疲弱才取得優勢。

正面和左翼明軍全然不同,正面的城防軍兵士就連衝鋒都是一個整齊劃一的整體,呈一個倒“v”字形,由牛大壯率精銳領頭向前穩步推進。

若說城防軍是因爲頭一次參加大型陣戰而顯得有些過於謹慎,左翼的新戚家軍和川軍就顯得十分強勢了。

左翼這些兵馬行動間有如一體,甚至比操訓接近兩年之久的京師城防軍還要整齊,衝鋒時進退自如,無數杆紅、白色槍尖邊戳邊行,竟是在正面將那些前陣驍勇善戰的滿洲旗兵殺的丟盔棄甲。

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完結感言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完結感言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
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完結感言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完結感言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