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

最近崇禎皇帝煩得很,怎麼回事兒呢?這就好像崇禎十七年的東林黨又回來了,可偏偏滿朝文武如今已經剩不下幾個東林黨了。

崇禎也不知道這幫當官的哪根筋搭錯了,吃飽了撐的閒着沒事兒幹了,又開始捕風捉影的彈劾,他們要彈劾誰,這次清一色奔着廠衛去的。

只是這回有點意思,不光朝臣在彈劾,就是地方上一些官員也在跟着彈劾,近幾天的摺子,三成都是彈劾的,整的崇禎把摺子當小說看的心思都沒了。

崇禎皇帝讓狗腿子們暗中查過,這幫彈劾的人什麼黨派的都有,黨爭的可能性不大。

彈劾的人往常都有個共同點,要不同屬一個黨派,要不就是有共同的利益趨勢,這次沒有,有點像自發組織起來的。

這麼一來,便是現在沒心沒肺的崇禎也有點兒疑心,難道是真有其事,廠衛太囂張了,開始瞞着朕在地方橫行不法了?

這個事兒崇禎也擔憂過,因爲東征的時候自己就遇見過。

番子在酒樓直接把人打死,還要拉着人女兒直接上樓嘿咻,周圍都是人,卻沒有一個敢站出來制止。

要不是當時朕碰巧撞見了,這一老一女也就沒個說法,可能死在番子手上的可憐人自己還不知道的,實際有更多。

原因崇禎也知道,自己當初剛穿越過來爲了保命,第一件事兒就是把東林猴子們殺光砍光,結果番子沒控制住,喂得太肥,這幫貨開始犯老毛病了。

去年自己已經稍微給他們點顏色了,按理說也該收斂收斂,怎麼可能還是像這幫人說的那樣,開始犯病。

番子狐假虎威是借誰的勢,那是自己這個皇帝的勢。

不過現如今最好的情報網就是廠衛,雖然明知廠衛有弊端,那也得用,畢竟當皇帝的要有耳目,自斷雙臂戳瞎眼這種事兒,崇禎是不會幹的。

但畢竟懷疑還是懷疑了,要不動聲色的查查這幫番子,看看他們到底幹了些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現在的崇禎,雖然還靜靜坐在暖閣裡,卻是已經在考慮培養個新東西來逐漸代替廠衛,不僅能起到他們的效用,而且還沒有那種弊端。

正出神想着的崇禎,就連站在門口詢問的王德化都沒見到,直到後者小心翼翼問出第三句,這才恍然反應過來。

“你方纔在說什麼?”

“回陛下,老奴方纔在說,這些摺子要不要呈到暖閣給陛下過目。”王德化恭敬又不失禮節的道。

“放這兒,朕待會看。”

崇禎皇帝本想直接叫他扔了,想想也還是決定一目十行的看看,萬一有什麼緊要大事自己意氣用事給耽誤了,那可就不好玩了。

“老奴告退。”

“嗯。”

崇禎低頭去看摺子,王德化倒也機靈,見皇帝似是有些乏累,便趕緊帶着幾個小太監出去,站在門外聲色俱厲地小聲道:

“吩咐光祿寺那邊,給皇上熬蔘湯補補身子,不能累壞了龍體。”

“小的這就去辦。”小太監點點頭,趕緊從一側轉出去,直奔着光祿寺的地方去了。

這摺子崇禎越看眉頭擰得越深,這些外頭地方官的摺子,前面十幾個無一例外全都是彈劾廠衛橫行不法的。

川道監察御史林汝翥、整飭密雲兵備道高鬥光、河南巡按徐一範、就連賦閒在家的前薊遼總督王永吉,都擰着脖子上了一道所謂的絕命疏。

這些人彈劾之事,可大可小,但連在一起可就是大事了。

比如廠衛居然敢在地方上用權利侵佔田畝了,還敢勾結官員,先將還沒開始的京察評級給賣了出去等等。

這幫貨不知道朕最恨的就是上下瞞報麼,上次方正化都差點讓朕一怒之下革了職,怎麼還不長記性。

上頭三個廠公和錦衣衛掌使都老老實實,被朕訓的夾着尾巴做人,你們地方上就山高皇帝遠,開始執法犯法了?

其他人彈劾的時候,崇禎都沒多想,甚至都有點信了,直到見到王永吉的摺子,崇禎纔有些懷疑,這小子不是讓朕給革職了嗎。

那他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這玩意兒又是怎麼呈到朕這兒來的?

王永吉這貨崇禎可太熟悉了,雖說遼東戰局有點作用,不過他可不僅是歷史上投了清的,吳三桂借清兵入關,很大一部分決策的就是這姓王的。

正史對這貨的記載,到甲申一六四四年就完全消失,其實這貨沒有消失,當時跑出關屁顛屁顛投降了韃清。

歷史上借清軍剿滅李闖的扯淡策略,就是王永吉第一個提出來的,更扯淡的是,這個扯淡策略,竟然直到南明時期,某些東林大佬還用爲國策,真是蠢到家了。

當時的王永吉,實際心中早已打好如意算盤,借兵成功,其功勞不泯,一旦失敗,便可把責任推卸到吳三桂身上。

然而,多爾袞的臨時改變行軍路線這一招,誤打誤撞地破解了王永吉私以爲是的珍瓏棋局。

就像崇禎提拔堵胤錫,一不小心把暗中發展的白蓮教給照出來了一樣,多爾袞這貨實際上不少事兒,都是蒙對的。

王永吉當時怎麼辦的,直接拍拍屁股走人,倒黴的吳三桂從協助者、執行者一下子變成罪魁禍首。

不過吳三桂投清也肯定是早就盤算好了,放清兵入關,他也有不可推卸的漢奸責任。

這兩個人當時沒準在互相利用也說不定,反正在崇禎的角度來看,那個時候還在待價而沽的,一準都沒好鳥,弄死一個革職一個,就算徹底完事兒。

上次崇禎皇帝撤了保定總督、鳳陽總督、薊遼總督、遼東總督等等一大堆屁用沒有的總督,只留下一個五省總督去剿滅流賊。

還高坐總督大位的王永吉本來吃香的喝辣的,還啥都不用管,小日子過的正逍遙,沒成想一下子失了業,自然憋着一肚子氣。

我怎麼了,我能文能武,能御滿清能剿流寇,皇帝就算現在把我革職,遲早也都還會起用。

這小子最開始還等着崇禎去召還自己,沒成想後者壓根就想一直晾着他,啓什麼用,不存在的。

這不,才兩個月的功夫,王永吉明顯坐不住了,抓住朝野上下彈劾廠衛這個時機,也不知用了什麼關係,把這麼一封所謂的“絕命疏”上呈到崇禎御前。

這玩意叫絕命疏,王永吉的小算盤崇禎也很清楚,是怕自己直接命人砍了他,所以丫纔來了這麼一招。

裡邊兒的內容,崇禎也看了,彈劾的東西件件都沒有確鑿證據,基本都是捕風捉影,屁都不通的大道理倒是一堆。

什麼平遼六策,定賊八計,甚至還適應時局給崇禎贈送了一個平定白蓮教大禮包,美其名曰除邪教必用之十二大賢。

狗屁的大賢,全是藏着的東林黨,崇禎暗自記在心裡,決定待會就叫番子一個個把他們都逮起來弄進大牢再說。

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
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