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誅其九族

“今日衆位一定要捨身取義,規勸陛下裁撤東廠,盡誅閹奴以謝天下!”

“說的不錯,當今天子遭閹人矇蔽,我等清白忠義之心蒼天爲證,日月可鑑,在下願效前驅,若陛下仍舊固執己見,就算敲碎了登聞鼓,亦在所不惜!”

“說的好,仁兄真是當今天下少見的人傑!”

在承天門外形勢愈演愈烈的時候,崇禎皇帝總算帶着一羣隨從來到門外,張世澤和李若鏈帶着京營兵將和錦衣衛小心的護衛在左右,就是怕前幾日刺帝的事件重演。

方正化起初還打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現行出面規勸道:

“爾等不好好在書院唸書,跑到這承天門敲什麼登聞鼓,你們可知道這東西是要死人的!”

崇禎皇帝雖然早就打着血流成河的心思,但方正化既有此意,讓他去敲打敲打也行,方正化說完後生員和士子們並不領情,厭惡的推開方正化,歡呼起來。

“陛下來了!”

“定是蒼天顯靈,使陛下聽見了我等的呼聲!”

在經過了這麼多事情後,崇禎皇帝總算是露面了,雖然皇帝的面色陰沉得好像能滴出水來,但這並不影響士子們懷着一顆表現自己的‘赤誠之心’。

一名監生急忙跳下登聞鼓,躬身說道:

“陛下久居宮禁,近日廠衛在城中所作所爲,您在宮內一向不知,他們的種種欺人之舉,您又知道哪些?”

“天子糊塗至此,怎可爲天下主!”

另一名生員喊道:“所言極是,王承恩自提督東廠以來,迫害我等士子數以百計,今日廠衛竟然當街持械行兇,其心可誅!”

“陛下,不殺王承恩、李若鏈、方正化三人,不足以安定民心!”

“不殺此三人,何以治天下!”

“此三賊之行徑,於國無益,陛下若執意庇護,便是商紂之君,必遭天譴!”

生員們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爲了所謂的名聲都在當衆極力表現自己,喊出的話在韃清統治時期是根本一個字都聽不見的。

究其原因,那是因爲他們相信法不責衆,明朝皇帝根本不敢拿他們怎麼樣,然而韃子的皇帝根本不顧及這些,不服就殺,留下服的任用就是了。

說一千道一萬,這天下間何時缺過當官兒的人了?

方纔出言勸慰的方正化聽到這倒打一耙的話,當即是瞪大了眼睛,咱家好生生在宮裡待着替陛下打點御馬監,難道是無意之間犯了什麼衆怒?

聽到最後,方正化算是徹底明白了,自己不是無意間犯了衆怒,這些文人士子將自己這些無根之人通篇歸類爲閹黨、閹奴。

在他們眼中,太監都是矇蔽當今天子的奸賊,他們纔不會管你是不是有苦衷,想到這裡,方正化冷笑一聲,伸手攔住想要上前勸慰的御馬監衆人。

崇禎皇帝不發一言,看着眼前這一幕,心中卻是無盡的悲涼,李若鏈從前只是個小小的坐堂,算是瞭解民生苦難。

崇禎皇帝甚至免了三餉和全國一年的賦銀,何曾迫害過任何百姓,他可聽說不少百姓都在稱讚崇禎皇帝爲難得的明君,哪像這些生員士子喊的一樣,是個堪比商紂的殘暴昏君。

“你們怎麼能昧着良心說話,皇上迫害你們了嗎,皇上迫害過你等的家人嗎?”

李若鏈憤慨的喊話很快就被淹沒在生員和士子們的浪潮之中,英國公張世澤上前派派他的肩膀,指了指前面攥緊拳頭的崇禎皇帝。

很顯然,崇禎皇帝已經處在震怒的邊緣,雖然一句話都沒說,但已經可以預料,下一刻定然是疾風驟雨。

若喊話的只有被東林黨蠱惑的儒生、生員也就罷了,可不僅如此,其中居然也有不少國子監的監生,要知道,大明的官僚就是從這些人裡篩選而來,居然從根子上就爛透了!

這些人可都是朝廷通過各種方法選拔而來的全國優等生,各種特權養着,好吃好喝供着,就是想讓他們好好做學問好報效祖國。

誰成想這些監生腦子裡裝的竟然也都是官場上的歪風邪氣,看來這東林黨還真是一條魚腥了一鍋湯。

崇禎皇帝面色極度陰沉,在身邊護衛的張世澤和李若鏈等人都是不寒而慄,偏偏這些敲鼓的生員士子們看不見。

良久,崇禎皇帝纔是淡淡出聲:

“還有什麼話就一併都說完了,待會可就沒得說了。”

巡城御史撤車伸咬牙道:“陛下,大行天啓皇帝整日在宮內沉迷奇技淫巧,方有魏忠賢亂政,閹黨亂朝之事。今陛下不以之爲誡,這半月以來僅是臨朝三次,難道是仿效大行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之舉乎!?”

“放肆!”聽到這話,崇禎皇帝勃然大怒,“車伸,你怕是忘了何爲君臣綱常之道!李若鏈,給朕鎖了!”

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鏈應聲走出,爲防止生員們維護,所以特意挑了幾個人高馬大的錦衣衛持刀上前,直接把厚重的鎖鏈掛在巡城御史車伸身上。

“陛下聽不進忠義之言,實乃昏君!!”

車伸不甘心就這麼被鎖到東廠大牢裡去,便是張口厲聲疾呼,崇禎皇帝卻冷冷一笑,說道:

“王承恩,將車御史的奇聞軼事說幾件來給世人聽聽!” шшш▪ TTKΛN▪ ¢ O

王承恩道了聲遵旨,昂頭喊道:

“車伸,萬曆三十二年進士,經查,府有餘財六十餘萬兩...”

“崇禎三年,於老家江西吉水盤谷鎮置辦三百餘畝良田,造成幾十戶百姓流離失所,七名佃戶不願離去,反被當街打死。事後其爲平息事端,私贈知縣魯直紋銀一百二十兩,魯直密之不報。經江西廠衛密奏,前知縣魯直已供認所行,鐵證如山!”

聽着王承恩嘹亮嗓音喊出來的話,周圍哄亂如菜市場的生員和士人們逐漸寂靜下來,巡城御史車伸額頭冒出冷汗,無力的跪倒在地上:

“別念了,求求你別念了啊!”

王承恩當然不以爲意,繼續喊道:

“崇禎五年,其遊覽秦淮,見路邊賣茶女姿色貌美而起色心,奸之,且殺其夫...”

“看看,這就是朕的好御史啊,這就是你們口中爲國爲民的忠貞之士!”崇禎皇帝聽到這裡,厭煩的擺擺手,實在是無心繼續聽下去,沉聲道:

“擬詔,巡城御史車伸貪贓枉法,迫害良婦,侵佔農田,殊爲可恨!着錦衣衛、東廠抄家,誅九族!”

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四發章推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一些相關通知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
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四發章推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一些相關通知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