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

李定國出其不意地分兵三路,與白文選、王尚禮各自馳援,在沙普亂軍絕對沒想到的時間點趕到通海,最終完成合圍擊破的壯舉,這的確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擊敗了他們之後,李定國看着沙定洲已經燒成焦黑的屍體,一時之間卻有些猶豫起來。

沙定洲死了倒是輕鬆了,給自己留下個這樣的難題,投降過來這幾萬的沙普軍該如何處置。

“賊兵人數不小,留着終歸是個禍患......”白文選的長槍此時已經背在身後,他走過來,說話間倒是有些斬釘截鐵的意味。

隨着太陽緩緩升起,這個剛剛經歷過大戰的營地,也就更顯得落寞,到處都是焦黑的屍體和倒塌的營帳。

除了仍在意猶未盡燃燒的‘噼啪’聲,也就只剩下官軍到處清理戰場而傳出來的動靜。

聽了他的話,王尚禮卻有些擔心。

“定國,這件事你要慎重,三思而後行啊。我們纔剛投降朝廷不久便立了如此大的一個功勞,消息傳到超體,必會招小人妒忌,此時殺了這批降賊,無異於引火燒身。”

其實王尚禮擔憂的也不錯,李定國之所以猶豫,也正是因爲這一層。

雖然纔剛歸順朝廷兩個月不到,可李定國卻從一些事情上看出朝廷中興強盛的背後,仍是暗流涌動。

在朝中,崇禎皇帝是位文治武功的帝王,他大權獨攬,上能壓服羣臣、震懾宵小,下也能令桀驁如高傑這般的武將心悅誠服。

明面上,在這樣一位強勢的君王手下,別有用心之心不會做出什麼來,可他們在暗中蟄伏,這種危害更大。

就是如今權焰熏天的廠衛,內部也在明爭暗鬥,甚至幾年前還在京城出現內廠和東廠打鬥的事。

別的不說,一旦崇禎皇帝出了點什麼意外,李定國敢肯定,剛剛中興的大明朝,勢必又要轉瞬間傾覆。

當然,崇禎皇帝有些想法,內閣首輔蔣德璟不知道,英國公張世澤不知道,李定國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李定國有他的擔憂,崇禎也有自己的藍圖,臣有所慮,而君有所思,正是這個道理了。

當西南一帶戰事已經平定的消息被快馬傳至京師,不僅朝野震動,就連崇禎皇帝都沒想到。

後世延續幾十年的沙普之亂,居然被李定國一次就給直接搞定,看來是用不着吳三桂出馬了。

對了,崇禎皇帝有些忘了,如今這賣國賊已經被自己東征玩死,再也蹦躂不出來了。

這次平定西南,是徹底而堅決的平定,不是歷史上李定國第一次入滇那樣暫時平息。

現在的李定國已經歸附朝廷,流賊的大順和大西政權已經灰飛煙滅成爲歷史。

在李定國三人的後面也沒有清軍逼迫,他們自然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從容平亂。

有些消息即便李定國沒有上奏,崇禎皇帝也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比捷報來的還要快。

滇內廠衛密奏所言,沙定海如今已經被龍在田、祿永命等人擁護着重新坐上了沙氏家主之位。

據說沙定海這次回去以後,聽從李定國的建議,一改從前懦弱無爲的作風,大刀闊斧的將從前歸附自己弟弟那些門人盡數剷除。

這樣一來,本來想盡誅沙氏滿門以儆效尤的崇禎,倒是沒了這種想法。

因爲沙氏一門,跟着沙定洲在通海被殺了一批,沙定海回去又被殺了一批。

如今還活着的,就算按人頭來數,基本也只剩下了大貓小貓兩三隻而已,沒能力再搞出什麼亂子。

還有一件事,李定國的處置讓羣臣有了異議,他居然下令將已降的三萬餘各土司叛軍全部誅殺。

從良鄉之役至今,崇禎皇帝親征或朝廷文臣武將打勝的戰役數不勝數,卻沒有一例是不留活口的。

主要原因,自然是經過連年的災亂,大明的人口已經摺損數成,能不殺自然最好。

一般的處置,就是讓那些無家無室的流賊去全國各地的廠房和礦坑去勞動改造,爲社會做貢獻。

這種法子經後世試驗證明,效果那都是槓槓滴。

在崇禎皇帝看來,流賊們既已平定,那就根本毋需擔心,這個改造法就連辮子的皇帝都能改造成功,成爲本本分分的公民,更別說眼下這些多半因吃不飽穿不暖纔起來造反的窮苦百姓了。

如今最需要上心的,是要讓他們吃飽飯拿到錢,成家立業過上穩定富足的小日子。

真到那個時候,傻子該去造反!

李定國這種處置法的確有些慘無人道,跟着沙定洲這些土司軍,數量上是全滇十之六七的土司兵。

全部被殺之後,那些土司各處都不剩下幾個可戰之兵,要是再出亂子,除非調集大軍,地方上根本難以平定。

看着下頭羣臣因爲這種事又吵了起來,崇禎皇帝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不過心中多少還是有些欣慰。

經過不斷大換血,眼前這批臣子相比剛穿越過來那批,雖說有些時候還是頑固,可的確都是有頭腦有效率。

在崇禎皇帝看來,這種事需要吵嗎,殺也就殺了。

這幫貨雖說是被動跟着沙定洲,可姦淫擄掠這等事兒卻是一樣沒少幹。

面對那些手無寸鐵的老幼的時候,沙定洲沒有在一旁盯着,讓他們必須下狠手,看見漂亮女子的時候,也不是沙定洲讓他們必須行那苟且之事。

這些事是沙定洲逼他們的嗎?都不是。

他們能走上如今這條路來都是沒有承受住慾望的驅使而自己選的。

現在慾望的黑匣子已經打開了,再放他們回去,還能好好當大明治下好子民了嗎,很難!

當然,殺掉的這批人之中不妨有些想要痛改前非或是之前壓根沒做過什麼壞事的。

可這樣的人,十個裡都不會有一個。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纔是當朝說道:“吵什麼鬧什麼?這事兒,李定國做的對,他殺對了!是朕,朕也會殺!”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寂靜下去。

內閣首輔蔣德璟也是趕緊出列,附和說道:“皇上聖明,這些沙普賊不殺乾淨了,雲南就不會有安寧之日。”

崇禎看了一眼蔣德璟,心道算你小子表態麻利,這方面已經快趕上前任魏藻德了,不錯不錯。

“對於雲南的留守事宜,不知聖上是如何決斷的。”張世澤不願拘泥於此議,轉而說道:

“沙普之亂,昆明陷落,沐王府被賊兵奪取,黔國公沐天波在楚雄失陷後自焚。如今雲南既無總兵,也無黔國公,戰後又該如何留守?”

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
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