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

過不多久,這名傷兵逐漸沒了聲息,崇禎緩緩直起身子,眼眶已然是紅潤了,身爲現代人的崇禎想不到,他的到來對這些正在戰場上死戰的兵士是多麼重要。

這個年代,底下的兵士甚至是府道衙門中的每一個雜役都知道自己是爲朝廷辦事,是爲了朝廷戰鬥,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自己口口聲稱爲其效忠的皇帝,天下間又有多少人見過他的樣子,聽他真真切切的說出一句人話。

這些事從前那個崇禎沒有辦,那自己就要替他辦了,底下兵士的生命同樣重要,同樣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拋棄的。

就在崇禎腦海中下決定的時候,邊上那名輕傷員此時也顧不得皇帝就在自己身邊,再也忍不住,直接趴到自己剛剛死去哥哥屍體旁嚎啕大哭。

這聲音撕心裂肺,就連見慣了此類情景的高傑等人也是爲之動容。

在後世的時候,崇禎知道身爲統帥要堅強自律,自身作則,不能在下屬面前輕易露出脆弱的感情,但自己不是統帥,是這大明朝的皇帝。

各種滋味充斥在心頭,崇禎總算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擦了擦通紅的眼角,朝傷兵營內所有人彎下身去,用沙啞且略帶有恨意的聲音說道:

“自朕登極以來,雖有扭轉乾坤之志,然天下形勢卻愈發糜爛,仔細想來,非建奴所言天命,實乃朕之過!將士們都是好樣的,當得起朕這一拜!”

這一拜,是現在的崇禎放下皇帝架子,替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向所有兵士賠禮,更是現在的崇禎對這些誓死捍衛大明的兵將的敬佩之意。

緊接着,崇禎直起身看向陳奇瑜,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傳朕的旨意,今後三年之內,要在全國各州府增設醫務所,在太醫院培養醫師下派之前,暫抽調惠民藥局醫士充入其中,專爲兵士與衙役治病療傷。太醫院醫師到任之後,考察勝任的藥局醫士,准許留任。”

“傳朕口詔回京,醫務所一惠民藥局相同,隸屬太醫院,其中設置的官職與俸薪,讓魏藻德和蔣德璟必須在明日晚前拿出一個可行的章程,朕回去看過後,立即下發全國施行,刻不容緩!”

說着,崇禎皇帝面色沉下來,又道:“命東廠嚴密監察,若有人膽敢貪污用於治療將士傷病的任何公銀與藥材,一律革職問罪!”

崇禎皇帝這番話都是發自肺腑,不親自下來看看,還真不知道底層兵士的治療條件這麼差,戰爭是這麼無情。

如今國內被流賊攪和的到處戰火,更是親者痛仇者快之事,那親者自然是華夏子孫,仇者便是對中原虎視眈眈的建奴、洋人還有一部分蒙古人。

其實在崇禎皇帝心裡,建奴從來都不是心腹大患,他擔心的是大明能不能在如今進步的潮流中追趕上去,甚至超過歐洲,讓華夏再度屹立世界之巔。

在那裡大哭的輕傷員起初見到皇帝在朝自己道歉,已經滿臉都是不可置信,正當他愣着看向其餘傷員的時候,卻又聽崇禎皇帝當着衆人下發在全國增設醫務室的旨意,更加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崇禎皇帝說完話以後,周圍除了傷員和跟隨前來的文臣武將以外,又被諸多兵士圍得水泄不通,不少人眼中都是和那親兵一樣的神色,既興奮又不知所措。

在許多人看來,今日發生的事在往日他們想都不敢想,皇帝親自下營已經是先例,更別提當衆向將士道歉,當衆宣佈旨意了,這根本是做夢都不可能夢到的事啊。

起初那輕傷員愣住半晌,把崇禎話裡的每一個字聽得清清楚楚,也許是哥哥死在自己面前的刺激,又或許是崇禎皇帝對兵士的親切讓他鼓足勇氣,這傷員猛地磕頭大聲喊道:

“皇上,您有什麼錯?您沒有錯!有錯的,是天下間那些貪官污吏,是欺壓我們的那些將軍總兵,是侵佔民田的那些官紳地主啊!!”

說到這裡,那輕傷員已經有些什麼都不顧的意思,跪在那裡朝圍過來的兵士哭喊道:“這一仗,咱們大捷了,而這場大捷,是弟兄們用性命爲皇上爭來的啊!!!”

聽到這話,無論禁軍兵士還是那些原本官兵都是不自覺的點點頭。

是啊,算上前來支援的禁軍,官兵總數才十幾萬人,對方卻有至少五十萬之多,苦戰兩個時辰,用傷亡一萬多人的代價守住了固關,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大捷!

除此之外,這場大捷中還有突厥種的兀良哈人助戰,這更是自成祖年間朵**兵爲大明皇帝作戰後的首次,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輝煌勝利。

自己能見證這樣的大捷,甚至親自參與其中,能吹一輩子!

周圍將士的情緒徹底被調動起來,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一整營的人,直到最後,整個固關內都是官軍的歡呼聲,他們都在喊同一句話:

“萬歲!!萬歲!!”

......

崇禎十八年十二月,崇禎皇帝率嶄新組建完成的禁軍出征馳援固關,此戰之中,號稱百萬的大順軍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失敗,被徹底擊潰。

李自成狼狽逃回太原,在與劉宗敏、高一功等人會合之後,決意放棄太原,在汾州留下後勁營左果毅將軍張能把守以後,率領殘兵敗將連夜逃往潼關。

崇禎皇帝在勝利的第二天返程回京處理事務,但留下英國公張世澤聽從陳奇瑜調派,追剿流賊殘餘。

陳奇瑜與張世澤等趁勢收復太原,白廣恩與周遇吉聞官軍大捷,自寧武關而出,分別收復岢嵐州、代州地區,定襄一代的大順官員懼怕官軍來攻,開城投降朝廷,藉以邀功,被陳奇瑜急令斬首。

此後數日之間,西至興縣,東達榆棗關的各州府縣城紛紛被各路官軍收復,至十二月底,官軍在陳奇瑜的率領下收復整個太原府境,大舉進逼汾州。

汾州城下,高傑部宣府軍與烏爾邁率領的兀良哈騎兵奮勇當先,餘部人人當先,大破張能所部十萬大順軍。

此戰之中,高傑率先登城,揮杖殺張能,親砍順旗,宣府軍斬首兩千餘級,敘爲首功,兀良哈鎮亦斬首一千八百,敘爲次功。

汾州之戰後,官軍士氣高漲,當日收復汾州境內全部城鎮,逃往遼州的大順武威將軍張鼐放棄抵抗,表示願與白廣恩同,率部於遼州反正。

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
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