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

“誰是掌櫃的?我問你誰是掌櫃的!”

伴隨着蠻橫無禮的聲音,紛亂嘈雜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入眼所見的是一大批至少三五十人的白衣番子。

“好,你便是掌櫃的是吧?”

領頭的寅科管事面上全是兇狠之色,見他頭戴圓帽,腳踏皁靴,腰間挎着東緝事廠的官制雙刀,甚是唬人。

一行白衣尖帽番子之中也唯有這十二顆管事是身着褐衣,頭戴圓帽的,十分出衆顯眼,見這番子向自己走來,曹氏設在太谷的分號掌櫃曹八雙腿不斷打顫,早沒了往日做生意那般從容應對。

曹三喜微瞥見了,卻是不動聲色將已經吃在嘴裡的飯菜嚥下去,又旁若無人的伸筷子夾菜。

這番淡定從容,叫那東廠來的寅科管事番子有些意外,便將手放在刀把子上,大馬金刀的向他走過去。

“你,起來!”

“老子讓你起來,沒聽見不成!?”領事番子見沒人挪窩,頓時感覺顏面受損,當即大喝一聲。

圍坐在圓桌周圍的曹氏衆人紛紛大驚失色,他們可沒有自家老爺那般見慣了大風大浪的涵養,趕緊站起來縮到一旁。

見到這個場景,領事番子滿意的笑了笑,不過很快他臉上的笑容便是消失,因爲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人此時依舊端坐在桌上。

曹三喜的夫人曹王氏雖還坐在桌上,不過心裡卻是慌得一批,也不敢再旁若無人的繼續吃飯,筷子停到半空,雙眼不斷在那管事番子和曹三喜的身上來回晃動。

“有我在,幹掌櫃的什麼事?有什麼話要說,找老夫便是。”不多時,曹三喜似乎是吃的不錯,酒足飯飽的放下碗筷,纔是轉頭似是無意的說道。

這寅科的管事番子抓人無數,倒還沒見過能在自己登門時如此淡定自若的人,當下更是意外,覺得這廝是在強撐,便定意要唬他一唬。

他冷笑一聲,道:“就你這麼個老不死的,能管什麼事?”

話音剛落,身側一個東廠檔頭上前附耳說了幾句什麼,寅科管事番子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一番,卻是說道:

“你就是曹三喜?”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夫就是曹三喜。”曹三喜也不推脫,一臉傲然模樣,似乎眼前的衆番子們全都是土雞瓦狗。

“今兒你們曹氏一門算是到齊了,那老子也就不拐彎抹角的了。”領事番子冷笑幾聲,拿出一紙令文,喝道:

“聖上有旨,你曹氏一門,累欠朝廷財主稅、地主稅、進出口稅、絲綢稅、燒酒稅、布帛稅、開店稅——”

不待他說完,仍舊穩穩坐在位置上的曹三喜冷哼一聲,道:“你就直說朝廷要我曹氏出多少銀子,如今大勢不行,朝廷財政有問題,我們做商人的,也該幫襯幫襯。”

“嘿喲你個老不死的,你方纔說什麼?我看你這是找死!”

寅科管事抓人這麼多回,哪次的人犯不是嚇得跟只鵪鶉似的,這曹三喜不光阻斷自己的話,竟還敢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想到這裡,他正要抽刀嚇唬這廝一番。

一側幾個檔頭連忙上前拉住他,說道:“管事,這曹氏不比尋常商戶,廠公的飛令上也說了,只是叫我們收稅,不可行事過激。”

“老子咽不下這口氣!”

領事番子眼珠轉了轉,心下自是氣不打一處來,不過他猶豫半晌,最後還是把放在刀把子上的手鬆了下來,上前一巴掌“彭”地按在桌上,冷笑着道:

“有錢能耐是吧?好,你曹氏累欠朝廷稅銀兩百二十萬兩,限你三日之內交齊,不然,可休怪——”

狠話還沒放完,曹三喜不屑地笑了一聲,揮手再次打斷這領事番子的話,淡淡說道:“區區二百餘萬兩的數目,何須三日?八伯,從賬目上扣二百二十萬兩給這位差爺。”

“敢問這位東廠的差爺,還有沒有事了?”

“你他嗎——”寅科的領事番子瞪大了眼睛,用手指着曹三喜,就連胳膊和肩膀都是不斷抖動,顯然是氣得不輕。

“好,你們曹氏很好,可是老子要提醒你們一句,不要以爲有錢就能和我們東廠鬥,當心玩的太大,你們玩不下去!”

“差爺走好不送!”曹三喜呵呵一笑,反倒是愜意的喝了一口小酒,朝已經走到門口的寅科領事番子喊道:

“下次朝廷缺銀子的時候,我曹家可以借款給朝廷,只要朝廷能還的上。”

聽見這話,領事番子轉身陰狠的看了曹三喜一眼,這次他卻一個字也沒吭,冷笑幾下,眯起眼睛直接轉身離開。

番子們來的風風火火,去的也是乾淨利落。

除了一百二十萬兩的稅銀之外,是什麼也沒帶回去,見最後一個尖帽白衣的番子出了門,曹氏衆人全都鬆了口氣。

“東廠有皇上的庇佑,行事乖張已有多年,如今老爺教訓了這廝,晾他們也會明白我們曹氏的厲害,不敢再來了。”

曹八舒了口氣,趕緊諂媚笑着說道。

東廠勢焰熏天,又深得崇禎皇帝信任,番子和密探如今更是遍佈兩京各省州縣之地,去年出了與內廠京師火拼那檔子事兒,方正化和王承恩也還是沒倒臺,由此可窺一斑。

想起領事番子最後的眼神,曹三喜卻是根本高興不起來,他面色上的笑容消失,也是一下拍在桌子上,冷哼道:

“你們以爲這是東廠出的事?告訴你們,他王承恩還不敢動我曹家!這定是當今漢人皇上的意思,如今關內是不能再待了。”

想了想,他當機立斷道:“八伯,你先住到曹家大院,其它的事你不用管。”

曹八有些驚喜,他沒想到自己老爺對自己這麼好,曹家大院修的可是極盡奢華了,佔地又如此寬廣,給自己住,這不是天上掉下來一張大餡餅嗎。

“老爺,這......”雖說心裡已經樂開了花,曹八面上還是一副非常爲難的樣子:“大院是給您和夫人少爺們住的,小的何德何能先住進去。”

“不是先住進去,大院就給你住了,一直住着!”曹三喜語重心長地和他說道:“八伯,你人老實做事又中肯得力,老爺我如今最信任的就是你,這是你應得的,儘快住進去吧,最好明日就搬進去。”

“這是老爺的一番心意,八伯你就不要推辭了,快收着吧。”曹王氏雖說不知道自己老爺要做什麼,心道他做事定是有他的道理,便也是說道。

“爹爹,大院你不是說要給我們住嗎?”這時候,一個大約十五六歲的青裙少女上前,噘着嘴說道。

曹三喜見是自己女兒,心中嘆了口氣,故作硬氣道:“小孩子家家的又懂什麼,夫人,快將婷蓮帶進屋裡去。”

曹八見許多人眼中都是羨慕和嫉妒,生怕曹三喜反悔,趕緊上前說道:“承蒙老爺厚愛,小的定將太谷字號打理的井井有條,以報老爺大恩大德!”

“嗯,你先去吧,我和夫人還有話要說。”

曹三喜似乎連看都懶得再看他一眼,只是一副累極了的樣子,不斷擺手示意衆人趕緊離開,便是慢慢走回了屋內。

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
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