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

說實話,就連崇禎都覺得,剛纔新建伯王先通是不是表現的太過火了?

轉念一想,這特麼算過火?

這要是過火的話,歷史上清軍入關那些簡直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這些和韃子們屠殺漢人相比,簡直就是小打小鬧好嗎。

明軍打到現在,真正說打下來以後屠了的城鎮,也就只有這麼一個盛京。

就是這裡,明軍屠起來也是有講究的,先把城內的漢人給保護到東南角,然後再專殺蠻夷。

一天一夜下來,城外的河都變成了血色,無數屍體順流而下,平日裡熙熙攘攘的盛京城,一下子寂靜不少。

“我原本以爲大明朝的皇帝,會是一個正人君子,不會牽連普通百姓,沒想到——”

“沒想到朕卻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

崇禎皇帝仔細看了一眼布木布泰,發現這妞倒是有點姿色,不過還真沒到能讓他欲罷不能的地步。

說實話,崇禎覺得布木布泰不如後宮裡的周皇后雍容華貴,在大明頂多是個儲秀宮秀女。

可能是人各有所好,所以多爾袞才讓布木布泰一直攥着?

“你說的沒錯,朕不是正人君子,朕壓根也就不想當甚麼正人君子,當正人君子多累,還是無恥點好,活的也舒服。”

說着,崇禎皇帝面色呵呵的笑容卻忽然沉下來,繼續道:“你說朕無恥可以,但若說睚眥必報,朕可比不上你們建州人!”

“這是睚眥必報嗎,這是國仇家恨!如果那個奴兒哈赤不背叛我大明,你們豈能落到今日這個地步?”

布木布泰被這話駁斥的啞口無言,他身側的福臨也是渾身一顫,因爲他從對面那人身上感受到了無邊的怒火。

“皇上,這些預備營的怎麼辦,您給個話!”

就在這是,吳啓華與李世遙帶上來一批年齡在十四五歲左右的小建奴們。

看見如此,剛剛轉身欲走的布木布泰趕緊又回過頭來,看向崇禎的眼中充滿祈求。

“別......”

“砍了,一個不剩,全都砍了。”

然而崇禎並不是多爾袞,他不會因爲布木布泰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任何決定。

一句話落下,布木布泰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些披着八旗甲冑的小戰士們,被如狼似虎的明軍一個個砍頭。

“你爲什麼,你爲什麼要這麼做!難道就是因爲報仇嗎,那你衝我來啊!”

“殺這些孩子算什麼?他們中最小的才十幾歲啊!”

聽到布木布泰的哭嚎聲,崇禎皇帝這次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轉身負手喃喃道:

“爲什麼,布木布泰,你還是不懂啊!”

“這就是戰爭,有借就有還,這其中豈是朕能一手改變的?或許朱棣收留你們,本就是個錯誤吧。”

崇禎這兩句句話是給自己說的,語氣很小,但一直站在身旁的張世澤還是聽到了。

張世澤的臉上毫無變化,布木布泰仍然在那裡放聲大哭,她聽不見,當然也不會懂。

......

其實只有盛京城內的建奴是崇禎下令殺的,其餘遼東各個地方,基本不等明軍出手,旗人就都被殺的差不多了。

說到底,明軍動手還是簡單利索的,多半都只是砍頭痛了那麼一下下,可民間的手法就連崇禎都覺得殘忍。

比如活人大串燒,就是把旗人綁在木頭上,當着衆人的面活活燒死,這在中原早就不算什麼稀奇事兒了,甚至是屢見不鮮。

說起來,這還是闖軍拷問地主的首創,左良玉缺錢的時候也曾照葫蘆畫瓢學過,效果很顯著。

除了這個,遼東民間還應運而生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折磨法,連各地官軍都看不下去了。

像是把旗人女子扒光了滿大街遛彎然後強按在木馬上,穿腸而過的,這都是比較清淡的死法了。

很快,明軍重新收復遼東以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在遼東隨處可見而且地位一等一的旗人們,就成了稀有物種。

幾個月的時間,明軍在各地緊趕慢趕的復建和整改,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百姓們對旗人的仇視。

畢竟滿清竊占遼東幾十年,每一天他們過得可都不是人過的日子。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積怨,這話在崇禎看來,那是一點不假,遼東百姓的積怨,那根本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滅了滿清,但崇禎還是有點不爽,因爲黃臺吉和奴兒哈赤自己都沒砍着兒,而且滅的太快了,完全沒快感。

當時本想着好好氣氣布木布泰,結果誰知道,這娘們承受不了壓力,轉身帶着福臨就投井裡去了。

孫之獬知道自己不會有好下場,明軍攻入盛京僞皇宮的那會兒,就尋了個情景的地方上了吊。

這可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時看着上了吊的孫之獬,崇禎真是無語不已。

自己沒上吊成,反倒是孫之獬上了吊,恰好還是顆歪脖子樹,你說巧不巧?

看來後世本來關於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的事兒,現在可能就變了。

變成崇禎皇帝中興大明帝國,收復遼東,一統海內,又逼得建奴狗奴才孫之獬在盛京後花園一顆歪脖子樹上吊了。

這麼一想,崇禎覺得倒也不錯,不然本該有人在歪脖子樹上吊的年代,總覺得少點什麼。

除了下令把建奴祖墳給刨了,將黃臺吉和奴兒哈赤父子倆拎出來當衆鞭屍以外,對於僞皇宮裡的那些滿清妃子們,崇禎也是另有想法。

旗人裡邊除了一不小心邂逅的董宛如以外,崇禎不想再和第二個人有任何瓜葛,所以處置也就隨心所欲得很。

那些蒙古蠻子跟了大明這麼久,雖說沒用他們做什麼大事,可好處象徵性的也得給點。

正好滿清僞帝妃嬪不少,崇禎又看不上眼,就全都被分給了布爾民、袞布等各種蒙古汗王。

那些歸附晚了沒趕上趟的蒙古部落主們,聽到這消息後各個都是後悔不已,就好像失去了什麼珍寶似的。

對此崇禎表示很不理解,這裡頭他也曾粗略的看了幾眼,比起原汁原味的漢家女子來,都是庸脂俗粉罷了,又有什麼好稀罕的?

很快烏爾邁告訴崇禎,包括布爾民在內,很多蒙古部落主想到得到那些妃嬪的賞賜,都不是單純的看上顏值。

他們考慮的遠比崇禎要多。

比如你從大明皇帝手上得到了前清僞帝妃子賞賜,這就代表你是最初就歸附大明的部落。

除此之外,這也表明了大明對你的重視。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可和原先不一樣了,崇禎頭上頂着的名號多了去了。

大明皇帝這是本職工作,兼職的還有草原天可汗,偉大的征服者、復興者,云云此類簡直闡述不清。

那些得到了賞賜的蒙古部落主回去之後就像課堂上得到了小紅花的小學生,牛逼吹的震天響,在草原上地位都不一樣了。

看他們那股子興奮勁,崇禎也就不好意思再說自己就是嫌麻煩隨手扔給他們的了。

這一頂促進融合的帽子,朕戴了,還挺舒服的。

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
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