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

衆人都是不敢相信,宣慰司升格爲衛,那自己這些人不就都可以原地晉升,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啊!

秦良玉聽到聖旨中,當朝皇帝對自己秦、馬兩家的讚譽,頓時眼中閃出晶瑩淚珠,心道這長久以來對大明忠貞不渝,兩家男丁大部戰死,得到這滿門忠烈的殊榮,也真是值了。

並且在這聖旨中有一點,足以令秦良玉可以放開手腳在四川大幹一場,那就是新增設的四川總督之職。

按理來說,這總督比巡撫還要更高一級,位列巡撫之上,監管整個四川各州府道的軍政大事,這更體現了皇帝對她的絕對信任。

“恭喜秦總督!”曾英羨慕不已,但卻丁點不嫉恨。

因爲他和許多人心思都一樣,秦良玉做到整個位置上,簡直是實至名歸,朝廷總算開始在四川有了大動作,而且一來就是如此的疾風驟雨!

高時明晃了晃有了酸的手腕,又掏出一份聖旨,高聲道:“四川副總兵曾英接旨!”

曾英趕緊上前,喊道:“臣在!”

“奉天承運皇帝,制約:

......

四川副總兵、右都督曾英,收復重慶一戰,敘定首功,勇絕川東,朕心甚慰。茲擢升爲朝廷正選四川總兵,加封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另加武騎尉榮勳。

......”

曾英哈哈大笑,其實他早就覺得那趙光遠不是個領兵的料,在他的帶領下,四川官軍逢戰必敗,幾乎是到了望西賊而逃的地步。

四川副總兵和四川總兵,雖然相隔只一個字,但是職權卻差了半邊天,又是一省正選總兵,曾英能做到如今這個地步,那是往常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承蒙皇帝信任,終於到了自己掌管四川兵事的這天,定要扭轉四川剿賊局勢,讓朝廷的大旗再次插在成都的城頭。

曾英想着,立即喜滋滋的道:“臣接旨,謝皇上!”

這次數年以來與大西苦戰的一衆將領全部得到應有的升賞,朝廷積欠的軍餉也都一次性發齊,各人正在高興,卻見高時明探了探頭,似乎還有旨意要說。

果不其然,他再掏出聖旨,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四川巡撫馬乾、四川布政使韓瑋陽等,剿定不力,濫用職權,縱容下屬,侵吞軍餉,私毀軍械,罪行甚多不能並述,宜諸罪並罰。

朕意,川督秦良玉監斬馬乾、韓瑋陽於市,傳首全川,以正法理,即命都察院御史陳良謨兼領四川巡撫。

陳良謨與曾英同輔川督秦良玉,專剿西賊,另巡行天下,撫境安民。

又,四川總兵趙光遠,屢戰屢敗,私通西賊,驕橫跋扈,縱容下屬,肆意擾民,禍害朝廷聲譽,命即斬于軍,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欽此!”

衆人聽完,紛紛高喊接旨,都是喜笑顏開。

這聖旨不來還好,一來就是一連串的罷免和升任,原本的四川巡撫和四川總兵,兩名封疆大吏全都要被敘罪斬首,並且還來了一批官員,充實重慶府和石柱衛等地的官僚系統。

這樣一來,令秦良玉更有把握對抗張獻忠。

除此之外,這一連串的聖旨,讓所有人都對朝廷有了新的希望,傳聞果真不是空穴來風,這位皇帝手段凌厲,真是將各個方面都考慮好了。

不過想到“各個方面”,秦良玉卻是皺起眉頭。

處斬馬乾和韓瑋陽倒還好,畢竟二人都是文官,權利是朝廷給的,皇帝一句話拿回去,他們就成了孤家寡人,但那趙光遠可是實權四川總兵,手下有不少兵馬,將他即斬于軍,就不怕將他逼反嗎。

“這一路過來,真算得上是山高水遠,可把雜家累壞了!”高時明齜牙咧嘴的將聖旨交託到秦良玉、曾英等人的手上,笑着道:

“雜家還得恭賀忠貞候高升川督,這下可以放開手腳,在四川大行剿賊之事了吧?”

“公公說的哪裡話,都是皇上信任,老婦纔能有今天。”秦良玉靦腆的笑了笑,轉念詢問道:“四川比起山東,更稱險地,怎麼勞煩公公親自前來,這些番子又是何意?”

高時明“哦”了一聲,前半句沒有回答,只說道:“他們都是鄭千戶帶領的東廠廠役,來四川就是爲了在重慶府設立分廠,一切都是爲了更好的爲皇上辦事。”

“既如此,老婦就不多問了,相信皇上自有聖意。”

秦良玉聽出高時明話中的推諉之意,加之其實也明白個大概,便不再追問。

衆人正聊着,卻忽然跑來一個小兵,遠遠喊道:“不好了,趙光遠反了,在保寧府打着大西旗號,要投奔獻賊呢!”

“去,反得好!”

餘者還沒說話,剛上任的四川總兵曾英卻是跳了起來,見秦良玉和高時明目光後卻嘿嘿一樂,急忙解釋道:

“川督和公公不要誤會,末將與這趙光遠還有些陳年舊賬未算,剛好末將這四川總兵新官上任,正愁沒處燒火,就拿他燒這三把火!”

“曾總兵,有把握嗎?”高時明畢竟不是本地人,猶豫不已,生怕犯了大事。

秦良玉卻比曾英都有把握,她笑着衝高時明說道:“公公放心,曾總兵川東一帶威名赫赫,對付區區趙光遠,當是手到擒來。”

“哈哈哈,公公和川督等着末將的好消息!”

......

崇禎二十年三月,四川總兵趙光遠不法事泄,帝命斬于軍中,即反。

趙部叛軍裹挾數萬饑民,數日內攻克保定府城,風捲全府,打出大西旗號,欲迎接張獻忠。

身在成都的張獻忠聞訊,即派都督張廣才領大西兵五萬去收保寧府。

新四川總兵曾英,聞趙光遠反明,震怒,即率本部兩萬餘兵馬由石柱出發,造舟數百,順江而上,在通江一帶遭遇趙部叛軍,原分守保寧府參將葛奇率部阻截。

曾英沉穩有度,遇襲不慌不亂,督水師逆戰上岸,命焚燬全部舟船,全軍振奮,由此而一戰擊破葛奇所部。

葛奇本人不知所蹤,曾英此戰斬首一千有餘。

三月十四日,曾英由通江整兵西進,八戰八捷,連復南江、巴州、西丈關等地,威名遍播全川,並於十六日晚收復保寧府城,斬趙光遠於軍中,傳首三日。

大西都督張廣才領兵五萬,聞曾英已收保定大半,遂急攻鐵山關,意欲趁人之危,曾英不顧衆人勸阻,決意領兵往援。

張廣才見曾英帶傷上陣,急衝而去,曾英不甘示弱,猛吼一聲,兩人戰至一處,戰中,張廣才逐漸不敵,被曾英一刀劈中面門。

張廣才懾曾英虎威,肝膽俱裂,即轉馬易衣而逃,餘者驚慌潰散。

鐵山關一戰,曾英領川軍兩萬不到,出關迎擊張廣才部大西軍五萬餘衆,重挫其銳,斬首三千,史稱“鐵山關大捷”。

此戰之後,大西軍全數退出保定府,趙光遠部將殷武率部歸順朝廷,獻廣元,曾英隨之收復保寧全境,勇武一時冠絕全川。

時川人稱:“曾公子若在,我等皆不懼西賊也。”

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章沒了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
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章沒了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