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

崇禎三十八年正月,武英殿,旌旗蔽空,無數禁軍、親軍將士環衛侍立,下面平臺之上,又有無數文武羣臣翹首以盼。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鳳翔用手鄭重其事鋪開一張金黃色卷軸,尖細的嗓音久久在大殿之上回蕩。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太祖皇帝復故宋之山河至今,三百有餘年,內亂迭起,外蠻趁勢而叛,海內疆土,諸賊並爭,此皆因天災人禍也。

天災者,百年未遇之蝗旱蟲凍之災,以致千里肥沃,顆粒無收,饑民遍起。

人禍者,文貪財、武懼死,因而黨爭不斷,擾民不堪,以東林黨尤甚,此等沽名釣譽之輩,我朝所不需也。

諸將畏賊如虎,而欺壓百姓兇惡如狼,壓榨兵血、欺瞞報功、殺良充功,王侯遍地,大帥如蟲,又以左良玉等賊尤甚。

太上皇帝登極至今,三十年有八,萬象更始,致英賢於左右。

凡兩淮、兩浙、江東、江西、湖、湘、漢、沔、閩、廣、山東及西南諸部蠻夷,各處小國寇攘,屢率大將軍與諸將校親征,奮揚威武,已皆戡定,民安田裡。

今太上皇帝禪位,文武大臣,百司衆庶亦合辭勸進,尊朕爲皇帝,以主黔黎。

勉循輿情,於崇禎三十八年正月初六日,告祭天地於鐘山之陽,即皇帝位於武英大殿。

朕惟願承繼太上皇帝之志,天下皆平,四方勘定,文修武揚,鑄國威於萬世,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

事皆率由乎舊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涼德,尚賴親賢,共圖新治。

其以明年爲‘興武’元年,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條列於後。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慈烺感受到這文武羣臣的山呼,腦中只覺嗡嗡一片,過不多久後又逐漸清晰。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這就是,大明帝國的後宮麼......”

埃利諾有着一頭秀麗的金髮和高高的鼻樑,這也是有明一代以來,首位西方后妃,據說還與太子相處融洽。

太子正妃寧氏在朱慈烺登基以後,同樣也是接替了周皇后在後宮的位置,執掌後宮,稱“寧皇后”。

而眼前這位神聖羅馬帝國來的埃利諾,則被冊封爲皇貴妃,在兩名同樣金髮碧眼的西方侍女帶領下,來到了長春宮。

這裡本來是崇禎皇帝妃子的居住地,現在老皇帝帶着最喜愛的妃子們去法蘭西度蜜月,這裡自然也要辭舊迎新。

......

朱慈烺繼位以後,雖說還不是完全親政,但看到的已經和太子輔政時候不一樣了。

崇禎皇帝雖說還握着軍政大權,但是人畢竟去了“羅曼提克”的法蘭西,這個信號已經很明顯。

就是想讓朱慈烺在沒有自己壓力的情況下,好好體驗一下當皇帝的刺激和壓力。

的確,現在的朱慈烺就是壓力與爽快並存。

爽的自然就是那普天上下,唯我獨尊的真正說一不二,真正的天下萬民臣服在我面前,那種感覺,極大滿足一個男人的膨脹感。

但在那之後,各種問題和壓力接踵而來。

直到坐到皇帝這個位置上,朱慈烺才體會到自己父皇的功績,雖然那老傢伙總說比不上三皇五帝和秦皇漢武,但在他眼裡,卻比那些前人還要強。

這其中固然有孩子看父親崇拜的眼光在作祟,但更多的卻是如今國際形勢和全國盛況初顯的狀況使然。

在全球,目前至少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屬於大明。

除了幾乎囊括了整個亞洲的本境,還有如法蘭西、德意志、不列顛等境外殖民地區,軍政大權都在自己這個大明皇帝的手裡。

看着眼前大眼瞪小眼,請求將德意志地區重新納入自己手中的神聖羅馬帝國使者,朱慈烺笑了,他笑這些人太天真。

他還有些不懂,爲什麼這些人在父皇眼前就從來沒提過這種要求?

“父皇就在法蘭西,比朕與你們的距離更近,這事兒朕同意了,但你們還要問問我父皇,若是不敢的話,就請回吧。”

幾個使者對視幾眼,聽見那位皇帝的名號,不約而同的後退幾步,一句話說不出來。

問那位爺,豈不是自尋死路?

打頭那個還頗有意味的看了一眼剛從後宮走到門前的埃利諾,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他卻沒想到,埃利諾卻和沒看見一樣,到門前轉了個方向,就直奔着御花園賞花去了。

他瞪大了眼睛,不久後也只好苦着臉說道:“這...,我們的賀禮都已經帶到了,大明的皇帝陛下就不再考慮考慮嗎?”

“德意志地區我們可以拿更貴重的禮物來換,畢竟德意志地區對你們也不算很重要。”

“不重要,是誰告訴你的?”

聽見這話,朱慈烺臉色變了,“是不是朕即位以後,讓你感覺和我父皇不同,所以你纔敢來?”

“呵呵,朕告訴你,朕和我父皇沒什麼兩樣。在全球的任何地方,所有的領土對大明都同等重要,如果有人敢覬覦,那就別怪朕下手太狠!”

“請轉告你家的神聖羅馬皇帝和教宗閣下,讓他們不要忘了,能讓他們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同樣能讓他們下課!”

“請回吧。”

話音剛落,從暖閣外走進兩名頂盔披甲的金吾衛親軍,其中一人攔在使者們和朱慈烺的中間,用渾厚的嗓音輕蔑道:

“請吧?”

感受到這些人渾身上下的殺氣,使者縮了縮脖子,就連禮品都不敢再去拿,只好灰溜溜的離開。

良久以後,朱慈烺聽着身後一點點拉近的腳步聲,頭也沒回,負手道:

“皇后,朕,朕感覺壓力很大......”

寧皇后來到朱慈烺身後,輕輕撫着他的肩膀,“皇上擔心什麼?”

“擔心朕的功績不如父皇,擔心朕守不住如今大明的這份家大業大。”

“皇上,如果剛纔父皇在的話,聽到你剛纔那番話,也該替你感到高興。”寧皇后道。

朱慈烺看着世界地圖,點了點頭,攥緊拳頭道:“父皇接手皇伯父的時候,那是一個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大明。那個時候,朕都覺得大明的天下,氣數已盡了。”

寧皇后不置可否,那個時候不僅朱慈烺,就連她和全天下的人,都認爲改朝換代的將會是李自成的大順。

卻沒想到......

“而如今朕看見的,是一個疆域宏偉,軍力、國力舉世無雙的大明,告訴朕,朕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比得上父皇這份空前絕後的功績?”

空前絕後,這個詞朱慈烺用的很堅定,但並不誇張。

寧皇后聽到這裡,也只是默默抓着朱慈烺的手,一聲沒吭,兩人同時嘆了口氣。

是啊,享受着皇帝、皇后這份尊榮的時候,重擔也就轉瞬即至。

在前面那位如此的豐功偉績面前,莫說功績更甚,就是僅僅想要不顯得平庸,都是一件很難的事吧。

......

(全書完)

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章沒了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四發章推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二十八章:示威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
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章沒了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四發章推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二十八章:示威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