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特赦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旌獎賢勞,乃朝廷之著典;顯威揚德,亦天子之至情。顧惟有功之臣,具有嚴慈之法,肆推褒寵,實倍常倫爾。

朵顏部首領烏爾邁乃朝廷屯駐兀良哈之鎮守總兵官,嚴於律已,與人不苟,負壯心於沙場,獨抱忠心耿耿,訓於族部,遂成太原此捷之首功。

詔曰,烏爾邁敘功當爲三軍諸將之首,朝廷寵數,禮特重於褒榮。茲特封爲鎮邊候,世襲罔替,加五軍都督府右都督,茂膺冠帔之華,永示盟好之式。欽此。”

“...興平伯高傑乃朝廷常駐宣府鎮守之總兵官,嚴於律己,溫恭守禮,佐督師之剿事,成悍勇之威名,行重軍法,列太原此捷之次功。

茲特封爲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特加武騎尉榮勳,所部盡封爲宣府軍,與軍同享功勳之美。欽此。”

“...白廣恩乃朝廷常駐大同鎮守之總兵官,經年來,不避敢戰,御部衆而揚法禮,成驍勇之威名,使賊膽怯,列太原此捷之末功。

茲冊封爲安北伯,世襲罔替,升授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特加武騎尉榮勳,所部盡封爲大同軍,得成勇將之心。欽此。”

“...牟文綬爲朝廷鎮守山東地區之總兵官,征剿三年,數戰列功,其族盡皆敢戰,以成太原此捷之從功。茲升授爲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特加武騎尉榮勳,所部盡封爲山東軍。欽此。”

“臣等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萬歲!”烏爾邁、白廣恩、高傑等人一直等着的就是這個環節,此時自然是趕緊眼巴巴的上前接過屬於自己的那份聖旨,寶貝似的拿在手裡。

其實說實在的,烏爾邁對能列爲何功雖然頗有期待,可卻根本沒想到自己會敘功第一。

在其餘明軍眼中,朵顏部此次驍勇當先,作戰起來更加人人兇悍異常,實堪爲全軍把式,這是實實在在搶不走、抹不掉的功勞,也沒有人對此有什麼意外之情。

烏爾邁卻不盡然,本來他還想着因爲自己是兀良哈支脈的蒙古人,那大明天子會瞧自己不起,可如今看來,卻是自己又想多了。

用漢人的話說,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高傑對自己列爲次功也是頗爲滿意,畢竟自己衝上去只是撿個漏,硬仗都被那朵顏部打完了,這些他自己也都明白。

至於其餘的封賞,其實他已經不算太過在意,如今自己畢竟已經位列伯爵,整個天下的武將之中,能達到此等地步的,只怕都是近在眼前了。

除此之外,再無他人,那還有甚麼不滿足的。

要說這次封賞令高傑感到意外的,其實就是對於白廣恩的賞祿之厚,甚至直逼敘功爲首的鎮邊候烏爾邁。

首先,崇禎皇帝將白廣恩冊封爲伯,還是世襲罔替,這意義上也不一樣;其次,給予白廣恩的封號,更是“安北伯”,足以顯示崇禎皇帝對白廣恩的器重之情;再三,就是給白廣恩的聖旨上,居然說他是“不避敢戰”,這在高傑眼裡,實在是天大的笑話。

自然,高傑雖然是直性子,但也沒莽撞到當衆詆譭聖旨的地步,不過是在心中有些不同尋常的感覺罷了。

三人退下之後各有心思,那前來傳旨的司禮太監說的口渴,可卻還是從衣袖裡拿出另外一份聖旨,朝旁側大聲問道:

“有沒有個叫什麼...對,叫藺養成的將軍?”

聞言,諸將都是愕然,藺養成?那不是此戰的賊軍主將,他們的手下敗將嗎,難不成皇帝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用他的人頭祭旗了不成。

將領們各自竊竊私語,陳奇瑜卻對聖旨上的呢日用心知肚明,當下也是揮揮手,示意西北大營的兵士將早就壓縛在外的藺養成看押進來。

“鬆開,鬆開!”藺養成進門的時候,雖然遭受全場朝廷軍將的譏諷和嘲笑,可卻依舊高高昂着頭,不斷掙扎着不想跪下。

待他被幾名兵士強按着跪下來之後,看見眼前這個肅然的場景,心中也是有些慌亂,喊道:“怎麼,朝廷的皇帝也要學那韃虜,殺我這降將不成!”

那司禮太監皺眉看了一眼藺養成的模樣,心道陛下怎麼會看上這等賊人。

無論心中如何詆譭,聖旨還是要傳的,那太監咳咳幾聲,大喊道:

“...藺養成乃僞順之左將軍,忤逆朝廷,僭越作亂,其行當誅。然朕念其仍有悔過之心,且與諸賊不同,未有擾民害民之事,姑饒其命。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茲令:革除藺養成僞順制內一切官職、俸祿,改任喜風口參將,屬薊鎮轄內,戴罪立功,將功折罪,則後事未可知也!欽此。”

此言一出,除陳奇瑜本人早已料到之外,其餘軍將無有不驚。

“什麼?陛下竟然還冊封了這個賊人!”

“這是爲何,難道這賊人還不該死?”

“陛下這是何道理!”

高傑瞪大了眼睛,正要站出來說些什麼,可他轉頭看了一眼後退幾步的白廣恩,又看看面色微笑不動聲色的陳奇瑜,當下好像忽然明白了什麼。

這次高傑並未按衆將意料之內的站出來當出頭鳥,反而是冷哼着抖了抖腰間鋼刀,其意再明顯不過。

迫於高傑的威嚴,宣鎮將領紛紛沉默下去,再不敢多說什麼,再加上白廣恩、牟文綬等人的極力壓制,將領們沒多久也便是逐漸靜了下來。

“這...,喜風口參將?”

藺養成聽到前面隸數自己罪行的部分,簡直是心如死灰,當時都覺得自己就要玩完了,沒想到在最後幾句卻忽然話鋒一轉,讓自己戴罪立功?

平日心直口快的藺養成這時候卻愣住半晌才反應過來,一時之間又不知該如何回答,其實他心裡雖然對李自成有所不滿,但卻還是對大明朝廷心存芥蒂。

畢竟那麼多年的壞印象,不是近兩年的變化就能輕易改變的。

那司禮太監自然不知道藺養成心中顧慮,“嘿呀”一聲,心道好你個賊將,陛下寬大爲懷,饒你死罪,準你戴罪立功,非但不感激,反倒是和咱家賣起關子來了?

“藺參將,該接旨謝恩了吧!”那司禮太監胳膊擡的又酸又疼,說話間陰沉沉的沒好氣兒,顯然是有些不滿之意。

“我...,末將...,臣,罪將接接旨謝恩。”

藺養成說話磕磕巴巴的,全無平日做事風風火火的樣子,從司禮太監手中結果聖旨之後,直感覺滑滑的,沉甸甸的,心裡也是五味陳雜。

說起來,這還是他頭一次接到天子的聖旨,滋味兒的確和接到闖王令旨不一樣......

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完結感言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章沒了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
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完結感言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章沒了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