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

京城酒樓之中,一隊身穿紅盔紅甲的錦衣衛坐在裡面大吃大喝,聲音很大,甚至半個酒樓的人都能聽清。

“我等究竟做錯了何事,皇上要這般爲難?”

聽見這話,旁邊一個不服不忿的校尉道:“我看哪,那些文人說的不假,皇上可能是真的瘋了,不然怎麼會用南司的那些人,反而將咱們棄之不用?”

北鎮撫司錦衣衛多爲世襲,並且擁有自己的詔獄,成化元年還增鑄了印信,南鎮撫司雖然同爲錦衣衛,但是在各個方面卻都不如北司,就像窮人和富人的差距。

北司錦衣衛幾乎都是世襲,什麼都不用做,就享受着高官厚祿以及相當高的地位,這處酒樓裡的幾個人還只是衆多北鎮撫司錦衣衛們的縮影,大多數人都對崇禎皇帝表示不滿。

但駱養性已死,甚至還有緹騎專門前往河南緝拿駱氏全族,錦衣衛們雖然不服不忿,一般也都是各處造謠生事而已,到底也沒弄成什麼太大的風浪。

“哎嘿,馬爺,這話可不能隨口亂說,叫番子們聽見了,可是要殺頭的。”

這馬爺嗓門大,其餘錦衣衛膽子小,來這裡本意就是吐吐槽而已,心中害怕整條街的人都會聽見,忙不迭伸手的勸止。

如今這三廠一衛的局面,崇禎皇帝看似是讓各廠衛全力對付東林黨,實際上也留了個後手。

東廠可以偵緝錦衣衛,西廠可以偵緝東廠,內廠權利最大,西廠、錦衣衛甚至連東廠都在他們的偵查範圍之內,誰知道自己這些人裡面有沒有內廠的番子。

原本北司的錦衣衛都被撤換到南司,爲了安定人心,崇禎皇帝首先就讓東廠番子拿下了一批不服從管教的錦衣衛,據說全都是駱養性的同黨。

內廠被撤了緝拿權,但督主方正化卻可以直接將情報口頭上報給皇帝,只要皇帝允許,內廠就可以直接用人緝拿錦衣衛甚至是東西兩廠的番役。

如果說廠衛是懸在東林黨頭頂的一把利劍,那內廠就是懸在廠衛頭頂的那把利劍,時刻督促他們不能擾民欺民,不能造謠生事。

“馬爺,說歸說,話可要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不然兄弟們被你連累了,哭都沒地兒去啊!”

“其實這樣也挺好,北司這趟水可沒有那麼清,南司的土鱉們就算得到聖寵進去那也待不了多久。”

“說的是這個理兒,北司乾的那都是得罪人的差使,南司那些人毫無背景,去了還不等同於送死?”

幾個錦衣衛正說着,門外卻忽然來了一隊人。

畢竟是在京城繁華之地,來多少人都屬正常,起初幾個錦衣衛一門心思都在喝酒吐槽上,並沒有在意,但這酒樓掌櫃見到來人後卻如蒙大赦,趕緊迎出去,遠遠向這幾個錦衣衛指了指。

“劉檔頭,就是他們幾個,在小人這裡吃喝幾日了,沒有一文銅板進賬!”

那劉檔頭點點頭,將手放在刀柄上,帶着人面色不善的緊逼過來。

見到這一幕,正在裡面吃喝的食客們無論身份高低貴賤,做出的選擇基本都一樣,要麼是讓開一條路,縮在角落連大氣都不敢出,要麼就是趕緊逃也似的跑出去。

喧鬧的酒樓忽然寂靜下來,馬爺頓時覺得事情不對勁,幾名錦衣衛也察覺到端倪,擡眼一看,都是瞪大了眼睛。

大約十幾個身穿白色麒麟服,頭戴尖帽的番子正朝自己這邊圍攏過來,看見這些人腰間的配備,馬爺心中一驚,顫聲大喊:

“雙刀,你們是東廠的人!”

現如今身穿白色麒麟服,頭戴尖帽,腰懸雙刀,已經成了東廠廠役的標準配備,劉檔頭來到馬爺面前,雙手環胸,冷笑着說道:

“好你個馬奎,還挺識貨的,跟老子走一遭吧?咋兒說曾經也是一塊兒辦過差的,別讓兄弟們難做!”

“狗屁,誰不知道進了你東廠的大牢就別想活着出來,休想!”馬爺自然不願坐以待斃,大喝一聲掀桌而起,一腳踩在椅子上衝向圍欄。

桌子被掀飛,劉檔頭和幾名東廠番子趕緊側身躲閃,馬奎卻是用這個空隙跑到酒樓最外圍的柵欄旁邊。

“拿下!”

這馬奎是前指揮使駱養性的黨羽之一,劉檔頭奉了東廠掌刑千戶李有成飛令前來緝拿,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鏈也明白這是在淨化錦衣衛,同樣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說起來,緝拿錦衣衛的差使纔有些挑戰性,畢竟他們還有些身手,一般都會抵抗一下。

可那些整天嘴上能耐的東林黨們一旦要是見到自己這身裝束,基本都會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就算有抵抗的那力道也和娘們差不多,簡直沒勁!

馬奎身手敏捷,幾大步便從柵欄處飛躍到街上,可擡起頭一看,外面早就佈滿了手持雙刀的東廠番役,當下心中一沉。

“天要亡我。”

就在此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緊跟着便是一聲大喝:

“天子腳下,廠衛竟是囂張至此,王法何在!?”

劉檔頭帶着番役們從酒樓裡衝出來後正要習慣性的放狠話,卻忽然面色大變,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方纔喊話這人身披魚鱗鐵甲,相貌堂堂,環臉絡腮鬍須,看樣子在二十七八歲的年紀,可在他身後跟着一支軍隊,一眼望去,皆是身披鐵甲,手持長槍,腰懸鋼刀的虎賁之士。

粗粗看上去,這隊兵馬比起京營來說,那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劉檔頭想不懂京城爲何會突然來這樣一羣明甲執銳的兵士。

上下打量一番,還是厲聲問道:“汝是何人,焉敢不懼廠衛?”

其餘東廠番役也是喊道:“東廠辦事,識相的滾遠點!”

那漢子起初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隨口喊了那麼一句,最後逼是裝出去了,但怎麼都沒想到對方會是東廠的人,言語間立刻恭敬了許多。

“在下週經武,不才任孝陵衛指揮使,奉旨來京勤王,這是怎麼回事?”

劉檔頭聽見居然是孝陵衛的兵到了,感受到對方話中刻意的和氣之意,當下也是鬆口氣,揮手示意番子們放下雙刀,抱拳笑道:

“都是自家人,何分彼此。我等是東廠差役,此行乃是奉命行事,緝拿反賊駱養性同黨,還望閣下交還。”

原來這馬奎慌不擇路之下想要從孝陵衛行軍隊列中硬闖過去,兵士們覺得事有蹊蹺便順手將他擒住,也是有夠悲催。

周經武略一沉吟,說道:

“既然一切都是誤會,放人。”

看着孝陵衛的兵士將馬奎交接到東廠番役手裡,劉檔頭暗自擦擦冷汗,大笑幾聲,側身做了個請的姿勢,說道:

“如此甚好,弟兄們,給孝陵衛讓路!”

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