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

這陣子時間,母儀天下的周皇后鮮少再會去管什麼朝上的事務,對於外來人,她也一向都是不見的,就是自家親戚也不行。

每日晨起之後,整日的時間多是放在與袁貴妃及託婭等幾個妃嬪的閒談上了,當然還有親自教習剛三歲的皇八子朱慈灼。

今年初的時候有個好消息,柔貴妃託婭也懷上了,只不過現在還不知道是兒子女兒,這要是以前,崇禎皇帝一定希望是個兒子。

不爲別的,兒子若是培養好了,日後能繼承自己的江山,不過那是最初剛穿越過來時的想法。

當時崇禎鑽死衚衕裡去了,老想着朱慈烺這些不是親生的,要生個兒子繼承,現在不一樣了,經過這麼久,早已經把朱慈烺還有其它皇子都當自己親兒子了。

現在崇禎皇帝希望是個女兒,因爲自己已經四個兒子了,委實有點多,這麼多兒子,日後等自己老了要是犯病了一個頭暈眼花沒安排好,怕是要出大亂子。

康麻子那九龍奪嫡怎麼發生的,不就是兒子太多,一個個都特麼想當皇帝,拉幫結派的,能不亂麼?

養兒不如育女啊,剛穿越過來就趕上朱媺娖嫁人,活這麼大還沒體驗過小棉襖整日圍繞在身前嘰嘰喳喳到底是個什麼感覺。

說到底,崇禎是想體驗體驗貼心小棉襖圍繞心間的感覺,這是個男人的夢想啊。

對於皇帝陛下的心思,最得寵的幾位妃嬪也是有些感覺,袁貴妃、託婭還有周皇后就在御花園庭院裡坐着閒聊。

“最近皇上像是有些不高興,幾位妹妹在侍寢的時候,都發現是怎麼回事兒了嗎?”周皇后現在唯一關心的,顯然就是皇帝的後宮事務了。

袁貴妃點點頭,“是不是宮中嬪妃太少了?”

託婭雖然挺着肚子,卻也是點點頭,說道:“皇上上次到我那兒去的時候,好像聽他說過,是想要個女兒。”

“女兒?”周皇后嘀咕一句,“本宮也覺得碩大個宮中,妃嬪是有些少了,顯得冷清。”

“皇后娘娘,要不要讓皇上選秀女入宮?”袁貴妃忽然說道。

實際上,這大明此時後宮裡相對其它朝代的皇帝,確實有些少得可憐,貴妃就兩個,袁貴妃和柔貴妃,其她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然崇禎皇帝也壓根就沒去臨幸過,就跟不存在一樣。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後宮又不能幹政,如今最得寵這三位整天除了帶孩子就是閒聊,其它的屁事兒沒有,這聊着聊着,就聊到給皇帝選秀入宮這茬上了。

當天晚上到坤寧宮開始啪啪之前,周皇后鄭重其事的說了這件事,崇禎有些無語,這都三個媳婦了,擱後世犯重婚罪了都,還嫌不夠還要再找?

就算朕是皇帝,可朕特麼又不是打樁機,現在已經一天換一個了,再選幾個進來肯定不能辜負了人家,這麼下來腎能頂得住嗎。

想歸想,說到底,崇禎皇帝畢竟是個正常男人,這種事兒怎麼看都是好事兒。

說一千道一萬,選秀那不就是從天下選美女充實後宮麼,選進來在宮裡住着看着養眼也成啊,美女都是朕的自然最好。

崇禎皇帝裝了會矜持也就同意了,在這之後大老婆周皇后這纔算是妙目含春的脫成精光鑽緊被褥裡抱着崇禎皇帝。

當然,裸睡這麼個壞習慣自然是崇禎皇帝生生調教出來的,畢竟有助於增加夫妻感情嘛!

第二天崇禎皇帝對召秀女這事兒傷了心,特意召禮部尚書黃錦入宮來問了問,這才知道自己選一波秀女入宮得有多麻煩,且不提無數個衙門個有司要開始全力運作。

在記憶中,崇禎皇帝還是信王之時已經進了王府的周皇后和田貴妃,袁貴妃,她們進宮的過程就已經相當麻煩。

如今的兩位貴妃當中,託婭算是最簡單的,但也十分繁雜。

按照流程,首先崇禎皇帝要派親信太監到民間,專門蒐羅五千名十三歲到十六歲美少女,而且這五千名美少女還必須得是非醫、非巫、非商賈和百工的女子纔有資格參加選秀,然後再逐日篩選。

最後的結果,是要從五千名全天下的美女裡邊挑出來那麼有限的幾個到崇禎皇帝身邊“伺候”着,想辦法去爭得這位皇帝的恩寵。

這和後世截然相反,那些在“圖騙”上稍微有點姿色的女的一個個就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以爲自己長得是天仙一樣,那要求比天還高。

現在完全反過來了,自己選一次小妾就要從天下選五千個美女,一般的美女還不行,那得是美女裡的戰鬥機。

照這樣看來,這五千個若放在後世就已經不輸於一般的明星了,然而就是這五千個精挑細選出來的美女,最後也就只能選出來那麼三五個,到自己身邊先伺候着。

爲什麼說是“先”伺候着呢,因爲就算通過了層層選拔,她們也不能直接轉正成爲皇妃,還得經過各種考驗才行。

崇禎皇帝越聽越皺眉,雖然想到會比較麻煩,但居然這麼麻煩,不就是選幾個小妾嗎?

皇家選秀女的要求都不是空穴來風,比如不準官員推薦,必須要來自民間,不重視門第而重品行,這些是朱家老祖宗防患於未然,爲了防止出那些有背景的妃嬪,從而導致後宮干政越來越亂的考慮。

黃錦說到一半的時候,崇禎皇帝就已經有了不選的想法,後來耐着性子聽完,還是決定選一回算了,身爲一個皇帝,老不選也不是那麼回事兒。

這件事自然是不需要崇禎皇帝去操心的,禮部全程督辦,下邊兒還有“六局一司”負責從篩選直到選完後續管制的所有事務。

李鳳翔去傳旨召孫雲球入宮面聖還沒回來,這麼重大的事務,自然只有王德化和李春他們去辦。

算上廠衛在全國各地的明察暗訪,五千名少女大約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選出來,之後崇禎皇帝破費了一波,給這些少女發放路費,幫助她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京城。

接下來的幾天之內,按期到達京師的少女們就是要參加京城的複選。

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
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