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

所以就很多人來說,夏完淳高中狀元也算不得什麼稀奇,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可除卻文狀元以外,本次科舉卻又出了一個武狀元。

有明一朝,武狀元不是沒有,但真正受到重視和出名的卻沒有幾個,如今情況與歷朝不同,崇禎皇帝改革武舉之後的第一個武狀元定然是備受關注。

此次武科狀元,便是京城人士,徐彥琦。

說起來,這徐彥琦是第二次參加武舉,頭一次其人也是力壓羣雄,但名額被勳戚佔據,當時歷史上的崇禎皇帝聽聞此事,當即吩咐複試。

然而這也並沒有什麼卵用,由於無權無勢,加之並無廠衛監察,權貴勳戚們無法無天,徐彥琦被他們利用各種手段威逼利誘的刷了下來。

自回來以後,徐彥琦不是沒打聽過武舉之事,但武人在本朝終究不受待見,更是終日鬱郁不得志。

在原本沒有穿越的歷史上,徐彥琦在清軍入關之後由於八旗兵強佔其妻而大打出手,當時的徐彥琦只是草民一個,手頭只有一把菜刀,可就是這樣,他還“激斬旗兵三人,重傷牛錄一人,戰至身死”,足見勇悍之力。

徐彥琦雖然在朝野之中並無名頭,但是在市井之內,以及本批前來參加武舉的各地武生,皆知其勇悍之名,都覺得實至名歸。

徐彥琦不過一介庶民,憑一身勇武就能在武舉奪魁,並且此次武舉貢士之內,並無任何一個有家世背景的權貴,全都是各地慕名而來的小民,這更是讓其餘那些習武之人看見了報國之途。

“丙戍一甲第一名,武科狀元,京城人士,徐彥琦!”

司禮監特意選了幾個嗓門高的小太監在承天門的城樓之上終日喊叫,第一次,一介小民的名字在紫禁城內迴盪,這也就是俗稱的“唱名”。

文舉有的,武舉這次同樣都會有。

參加了兵部舉行的慶功宴之後,爲表重視,崇禎皇帝帶着董琦、王先通等人親自接見了丙戍年武科狀元徐彥琦。

上次殿試時是正兒八經的考覈,這次身份變了,徐彥琦的感受自然不同,心中激盪不已,直感覺整個人都要飄起來,說來也能叫人理解,這可是他活了快三十年,最風光的時候。

崇禎皇帝明白時人多吃這一套,所以對徐彥琦表達了殷切期盼之情,親自走下御階,將仗局爲他量身特製的武狀元盔甲和大刀交予其手。

待回到家住小巷附近之後,此時的徐彥琦已經身披華麗盔甲,手持着閃光閃閃的大刀,活脫脫蛻變成了一個武狀元,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是天差地別。

涌到橫大街上觀看武狀元遊街的人擠滿了道路,甚至比觀看夏完淳的人還要更多,大街的兩邊以及和大街交界的小巷裡全是人。

相比之下,去觀看文舉遊街的人倒是不算很多了。

百姓們擠來擠去,只想多看一眼這在武舉上力壓羣雄的勇士長什麼樣兒,聽說這徐彥琦可使百斤大刀,一個人拿下了武舉的步射、大刀、拳腳三科官軍,不知道有多麼彪悍?

自然,除卻那些閒來無事看熱鬧的人,人羣中也有不少內心嫉妒的權貴,想要看看這次選出來的土豹子到底成什麼德行。

動他們是不敢動的,眼下崇禎皇帝重視武人,在殿上親自爲徐彥琦發放盔甲大刀,還說了幾句話,誰要是動了他,背景再大那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不少官紳和商戶在道路旁兩側的酒樓之中默默注視着受衆人簇擁的徐彥琦,心中也在靜靜思量,看起來,這次當今聖上重視武夫的情況還得繼續,是不是派人去徐家送送禮?

看到在嶄新盔甲裝飾下整個人英武不凡的徐彥琦,不少勳戚和權貴再怎麼嫉妒,那也只得暗恨自己打不過人家了,比後臺他們已經輸了。

只要這徐彥琦不犯下什麼大的過錯,崇禎皇帝便是他的靠山。

在道路兩側鄉親父老的注視下,徐彥琦身上嶄新的華麗盔甲閃閃發亮,整個人壯碩如牛,也是不斷朝周圍抱拳哈哈大笑,引得不少懷春的小妮子嬌羞不已,心中暗生情愫。

此刻,徐彥琦周圍全都是城防軍都督董琦親自挑選出來的城防軍精銳護送歸家,董琦也有利用這次機會讓京城內外重新見識下經過整改的京軍實力的心思。

這些城防軍兵士都是全副武裝,小腿還掛着一把短刃,一個個挺直了胸膛,右手虛虛放在刀鞘上,站着筆直的隊列闊步前進,那整齊的步伐隊列,更是引來旁邊百姓的一陣陣讚歎。

徐彥琦本人就是京城人士,此次就連順天府衙門都專門派出不少差役沿街護送,這更他分外驕傲,想爲當今聖上出生入死的心思愈發濃烈。

“嚯,這個武狀元塊頭真大,比俺家牛都壯!”

“說的是,看來這次選出來的,是貨真價實的武狀元!”

“難怪能在武舉上奪魁,是個千里挑一的好漢!”

不少百姓端出了自家釀的米酒,倒了一杯又一杯給徐彥琦和護送的城防軍兵士們飲用,徐彥琦和兵士們也都是來者不拒,喝的痛快。

徐彥琦穿着爲自己量身特製的盔甲,聽到身上鐵甲葉子相交的“邦邦”聲,心裡別提多舒服了。

徐彥琦又是美美的想着,待會自己媳婦兒見到自己這身行頭會是如何反應,自己往常可沒叫媳婦受苦受難,她卻一直不離不棄,這種日子,今後都不會有了!

想到這裡,他不經意間又是加快了步伐。

徐彥琦一邊大口喝着兩邊遞上的米酒,喝完把酒碗往旁邊的百姓一塞,百姓們就幫他把那些酒碗傳遞回去。

又有一些眼尖的商戶們害怕被番子查緝,紛紛帶着店內夥計拿上精細的糕點送給徐彥琦和城防軍兵士。

徐彥琦也道是不能不給人家面子,到眼前往往都是抓過來就往嘴裡塞,邊走邊吃,直吃了一整路,人羣的氣氛更加濃烈起來。

不多時,徐彥琦在衆人的簇擁下進入歪歪曲曲的小巷子,停到一處破舊的木門前面,隨行的城防軍把總正要上去敲門,卻被他輕輕拉住。

“還是讓俺去吧,俺媳婦膽子小,就認得俺。”徐彥琦臉上做了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待把總退下之後,他才上前敲響了自家房門,大聲喊道:

“媳婦兒,娘!是俺,俺回來了!”

下一更稍後!

完結感言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
完結感言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