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

“叫阿列克謝親自來!”

“讓他親自到大明的京師,給朕行三跪九叩之禮,想要‘求’和,不拿出點兒誠意怎麼行?”

紫禁城皇極殿,崇禎皇帝正在龍位上歇斯底里地怒吼着,下面來自沙俄的使臣被鬧了個臉紅脖子粗。

羣臣雅雀無聲,但包括內閣首輔蔣德璟在內,所有人幾乎都感到十分解氣。

俄羅斯使臣就有點難受了。

他怎麼都沒想到,大明的皇帝,竟然這麼不給他堂堂的俄羅斯帝國面子,看那副模樣,就差跳下來給自己一腳了。

要說以前,沙俄肯定是要懟回去的,可是瞭解到大明覆興和前段時間一系列的戰爭之後,他就不敢不兜着點兒了。

說白了,這次的苦差事俄羅斯國內也沒人願意來,打不過大明來求和,肯定是要給人裝孫子的。

俄國開始只是一個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國,其帝國的地位並不被歐洲承認。

十七世紀中期的俄羅斯雖然擺脫“混亂時代“已三十年,但是在總體上仍然萎靡不振,隱患四伏。

對外方面,在北方有強敵瑞典,佔領着從普斯科夫-諾夫哥羅德一線以北、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牢牢地控制着通往歐洲的商道。

向西是世仇波蘭和立陶宛王國,佔領着斯摩棱斯克爲首的一系列重鎮,時刻威脅莫斯科。

西南是藩屬於波蘭的烏克蘭,來烏克蘭大草原上的哥薩克騎兵對莫斯科也是一個嚴重威脅。

南面就是幾個世紀內無數次侵襲俄羅斯的土耳其藩屬國克里木汗國,只有南方草原上是聽命於莫斯科,但仍獨立於沙皇俄國之外的頓河哥薩克人。

在沒有現在這個崇禎的歷史上,入關的滿清還在忙於和南明爭奪正統地位,無暇北顧及。

然而現在不同,四面受敵的俄羅斯帝國遭遇了遠東地區的二號強權,那就是已然復興的大明帝國。

說是二號強權,可大明的國力卻讓阿列克謝看不懂。

多條戰線上,俄軍接連敗退,就連一點好果子也沒吃到,明軍用一系列完全碾壓的戰報證明了俄羅斯軍隊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

一年多的戰爭下來,俄羅斯遠東地區喪失了大片領土,就連好不容易入侵控制的葉爾羌汗國都被大明完全消滅。

在這樣的形勢下,沙皇阿列克謝明白,自己若繼續與大明開戰,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

但沙皇的高貴頭顱,怎麼能輕易向素來被認爲是蠻夷的明國所低下?

區區一個使節,並不能讓崇禎感到滿足,這次毫不留情的羞辱,就是崇禎刻意爲之。

長期以來,東方給西方一直都是一個文明古國,孱弱可欺的印象。

今天,他要踏着俄羅斯帝國的身子讓大明走上制高點,對待仇敵,大明並不文明。

俄羅斯的使節在皇極殿被崇禎“羞辱”一番,阿列克謝惱羞成怒,放棄議和,繼續強撐着與大明開戰。

但是這並沒持續很久。

崇禎二十四年十一月,俄軍在雅克薩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俄羅斯聚齊的一萬一千餘名士兵,被李定國的十萬明軍團團圍困在城中,絕望之下選擇投降。

但是明軍顯然並不打算受降,李定國仍堅定地下達了全線總攻的軍令。

明軍攻破雅克薩,衝進城堡之中,將所有男子全部殺死,只留下一些女人,被遣送回大明境內。

等待着她們的,將是各地教坊司的官妓生涯,相信這些‘大洋馬’也會給大明的軍民一個額外的體驗。

十二月,接到雅克薩戰報的俄國全國震驚,緊接着,崇禎皇帝的最後通牒下達到莫斯科。

意思很簡單,整個亞洲只能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大明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大明要求俄羅斯帝國從此不再號稱帝國,改回莫斯科公國,並且要徹底廢除沙皇稱號,阿列克謝必須下臺,向大明稱臣。

從此以後,俄羅斯將成爲大明的屬國,並且停止擴軍,只保留原本莫斯科公國的領土,即莫斯科一帶。

若不服從,將打到服爲止。

若全部同意,崇禎皇帝將以天子的名義,正式冊封阿列克謝爲莫斯科大公。

面對這樣的無禮要求,阿列克謝自然不會應允,大明和俄羅斯的第二次談判還沒開始,就已經中道崩殂。

接到俄羅斯拒絕議和的消息,崇禎皇帝再次御駕親征,直指莫斯科。

......

這次崇禎皇帝親征,隨行的有高傑、白廣恩兩鎮宣大軍主力,還有馬進忠、王光泰等京軍,遼東方面也有張鼐率軍隨徵。

明軍自京師出發,人數超二十萬,還有無數的蒙古、準噶爾附庸軍,總人數號稱五十萬。

崇禎皇帝在國內還沒完全改革完成時,盯準這個時期不斷向俄羅斯發動戰爭,自然也有考慮。

此時俄羅斯剛剛結束同波蘭的戰爭,因爲連年征戰,國庫基本上已經空空如也。

再加上就在今年初的時候,普斯科夫和諾夫哥羅德在俄羅斯南部、東部起義,極大挫敗了沙俄的地方力量。

明軍忽然北上,除了最開始的幾個要塞以外,幾乎如入無人之境。

在這之後,崇禎派廠衛深入,聯繫到農奴起義軍的首領普斯科夫和諾夫哥羅德,許諾二人爲兩地總督以後,得到了他們的宣誓效忠。

其實說是遠征莫斯科,崇禎心裡也知道,那隻能是嚇唬嚇唬,這輩子是沒可能的。

法蘭西和德意志巔峰時期都打過莫斯科的主意,不是打不贏,是人家那位置是真的好。

很快,西伯利亞及勘察加半島的俄羅斯軍隊組織起反攻,經過埃文斯克一戰,剿滅了諾夫哥羅德的農奴起義軍。

但與此同時,在明軍的支援下,普斯科夫的農奴起義軍卻愈發壯大,甚至攻陷了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兵馬轉運所在——圖拉堡。

至於崇禎皇帝,發現俄羅斯人口實在不多以後,已經讓麾下明軍兵分N路,開始搶佔地盤。

說搶佔實在是再貼切不過,因爲俄羅斯在地方的軍隊,無論人數還是質量,都不是能和明軍相比。

在雅克薩沙俄調集出來的這一萬‘大軍’,幾乎已經是將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抽調一空的結果。

雅克薩一敗,沙俄領土雖大,但看在崇禎眼裡,不過都是無主荒地等着自己去佔領而已。

跑最遠的就是密雲總兵馬進忠,他的部隊已經開到薩列哈爾德,在這裡插上了大明的旗幟。

這裡是秋明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首府,萬曆年間在鄂畢河口附近右岸建起。

哈爾德堡是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木材轉運基地,也是俄羅斯設在西伯利亞地區的政治中心。

在沙皇阿列克謝執政的羅曼諾夫王朝前期,薩列哈爾德長期作爲政治犯流放之地。

因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擴張速度愈來愈快,逐漸轉變爲資源集中產地和轉運地。

據馬進忠的奏疏中說,這裡的河流兩岸建滿了各種工廠,有魚罐頭廠、木材加工廠及建築零件廠等。

他率軍趕到的時候,很多俄羅斯人好像還沒反應過來,犯人及農奴扔在這裡的碼頭裝運貨物,並在附近的礦山挖掘加工鑽石。

爲什麼這樣的重鎮能讓馬進忠輕易拿下?因爲這裡全部人口不過一萬一千多人。

就算是馬進忠的本部,也有三萬左右,這還沒算上蒙古等的附庸軍。

兵力比對方所有人加起來都要多,這打仗還是打仗嗎?

簡直成了過家家,衝進去插旗就完事兒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四發章推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
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四發章推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