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

“檢討,這是什麼?”新建伯王先通顯然是頭一次聽到這個新名詞,當下是一臉懵逼,其餘幾個勳戚也都是面面相抵,互相詢問。

“檢討...,是啊,什麼東西?”

此時崇禎皇帝提拔的勳戚,大多都是歷史上少見些爲國戰死之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以武著長,無論外出帶兵還是京師統御,都是把好手,但是對字裡行間的理解卻沒有文臣那麼深刻。

儘管沒有聽說過這個詞,內閣首輔魏藻德還是立即就從崇禎神情、語氣的變化和這兩個字眼上了解到這個詞的大致意思,當即第一個站出來奏道:

“陛下聖明,臣自知無甚功勞,待會出了暖閣,便立即回到簽押房將檢討完成交呈陛下御覽。”說着,見崇禎皇帝面色舒緩,魏藻德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又是趕緊道:

“啓奏陛下,臣以爲,此檢討乃國朝大善之策,陛下可命朝堂諸臣都寫一份檢討出來,今後亦可定期實行。”

崇禎皇帝本來只是臨時起意,並沒有想的那麼長遠,此時聽到魏藻德這阿諛奉承一般的話,當下也是眼前一亮,點頭道:

“準,就按閣老說的辦。明日起,凡我大明內外文武臣工四品以上官員,皆需在三日內自行擬出一份檢討遞送通政司,逾期不交者——”崇禎皇帝說到這裡,忽然停了下來,微笑着看向魏藻德,問道:

“閣老以爲如何?”

這個時候的魏藻德何嘗不知道崇禎皇帝又是在甩鍋,反正自己背的鍋也不少了,如今還活的好好地,再多背一個也沒甚麼大不了。

想到這裡,他直接說道:

“陛下,如此一來,想必官員其中逾期者會有不少,爲防此類,可命廠衛調查逾期爲交呈檢討的官員,必有端倪。”

崇禎皇帝哈哈一笑,心道這個魏藻德別的不行,揣測自己的意思和逢迎倒真是把好手,笑着說道:“閣老所言甚合朕意,各部照此實行吧!”

“臣等遵旨!”

......

兩日之後的夜晚,京師內“長春院”之中,四名官員以及一名商人,已經在二樓的閣樓內秘密接上了頭。

“呸!”一個穿着青色官服的官員彎腰狠狠向地上啐了一口,怒道:“這天殺的朱由檢,到底還要昏聵到什麼地步纔是個頭?”

自己的檢討一個字還沒動,自己是一點錯誤沒犯,簡直完美的一批,又有什麼好寫?

金之俊曾坐在書房絞盡腦汁,半個時辰也沒寫出一個字,當下是越說越氣,越想越覺得自己簡直是普天之下最完美的臣子。

“據說此次那昏君本沒想着讓我等也寫檢討,是那姓魏的所提,不僅如此,讓廠衛插手這檔子事,也是這魏藻德獻的讒言,真是該死!”

四川道監察御史林汝翥近期來京述職,剛好趕上檢討這檔子事,到處打聽之後才知曉這檢討是四品之上纔會寫,得虧他纔是個小小的正七品道監察御史,這才倖免於難。

不過林汝翥還是心有餘悸,聽說不少大佬都爲了這份檢討而焦頭爛額,眼前這金之俊便是其中之一,其實也不怪他,在所有的東林士人眼中,己輩的確都是完美之人。

聽金之俊說完,他趕緊點頭道:“金大人說的不錯,這朱由檢確係昏庸,聯絡大清的事情辦的如何了,兀良哈出了這麼大的事,攝政王難道就不管管?”

金之俊喝了口小酒,搖頭道:“還沒信兒,誰知道遼左那邊又出了什麼茬子,難不成是被新設的那個東江鎮難住了?”

聽到這話,一旁默不作聲的老者冷笑一聲,用蒼老的聲音道:“大清鐵騎天下無敵,怎麼會被小小的東江鎮難住,就是入關也只在攝政王一念之間。你等可知這位是誰?”

說話人的身份很高,是現如今四名閣臣當中之一,就連身爲正三品兵部右侍郎的金之俊也要尊稱一聲“劉閣老。”

金之俊朝一直悶頭的商人看過去,瞧了瞧他身上的紫紅色綢袍,小心說道:“不是搞布匹行當的寧東家嗎?”

“寧東家?”林汝翥已經覺得有些不對,據他所知,能請得動在場這些大佬的商人,可沒有一個姓寧的。

正在林汝翥和金之俊不明所以之時,旁側的戶部左侍郎宋之普實在看不下去,只得靜靜提醒道:“這位,便是我大清的弘文院大學士。”

宋之普說完,那人在周圍一衆官員震驚的眼神中瀟灑起身,含笑拱手說道:“在下大清弘文院大學士寧完我,見過諸位。”

“這這這,你就是寧完我!?”金之俊嚇得不輕,看見一個寧完我,甚至比看見大明的內閣首輔魏藻德還要震驚。

“如假包換。”寧完我對這些南蠻子的驚訝並不奇怪,當下也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寧完我是誰,在場這些人可都知道,上個月他可纔剛被順治皇帝授予大學士的官職,就算在當今朝廷中,這個職務也相當於堂堂閣老了,更何況眼下大清能稱大學士的漢臣,根本就沒幾個。

寧完我的成績讓金之俊等人豔羨不已,寧完我已達如此地步,自己還沒從大清中開始,實在是差距太大了。

衆人驚訝地說不出話來,寧完我拍拍屁股坐下說道:“此次在下來此也是奉了攝政王的令旨,爲諸位消災免難來了。”

“如何消災免難?”金之俊連忙問道。

“呵呵,在下已經聽說今年上旬那朱由檢殘殺數百名東林清流人士的消息,就連攝政王都是悲痛萬分,這些可都是人才,我大清皇帝聖明,若到我大清來,又何至於此。”

金之俊就跟個兒子一樣連連點頭:“是啊是啊。”

林汝翥咬牙切齒道:“此等昏君,此等朝堂,留之何用?還請大學士給指一條明路,大清究竟何時入關?”

聽到此問,寧完我沒有直面回答,卻是說道:“兀良哈事變,乃我大清忙於南征所致,攝政王聽聞此事,便即表示,兀良哈一向是我大清的領土,決不能南蠻子奪了去。”

“在下臨行的前幾日,攝政王就已經在盛京城內召集八旗大軍,想必如今已是出征快要到達山海關了罷。”寧完我說着,刻意去看了看這些人的表情變化。

果不其然,就連那明廷閣老聽到後都是面色懼怕,顫着手問道:“大學士,攝政王此次可是要直接入關,那我等的家眷老小還有田產?”

“哈哈哈。”

寧完我心中冷笑,面上卻是大笑:“這些事汝等儘可放心,待我大清定鼎北京,保證汝等都會官復原職,若有幫助的,位列人臣之極,此後如魚得水,在史書上增添一筆名臣之葉,也不是不可能啊。”

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
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