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

陝西東南部,羣山之間,即便兩個山頭,你也能聽見若隱若現的喊殺聲和炮銃轟鳴。

不久之前,這一帶還剛下了一場多年不見的大暴雨,暴雨並未沖走滿地深紅色泥土,反而讓黃色的土地,變成屠宰場一般的所在。

原本人跡罕至的地區,如今卻到處都充滿着喊殺聲,官兵和流賊最後的戰鬥,就在這裡激烈進行。

一批流寇不知是從哪處戰場逃出來的,他們只是捨生忘死,頭也不回的向前奔逃,好像後面有狼羣在追趕一樣。

很快,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支十幾人的騎兵隊伍,他們都打着朝廷官軍旗號。

儘管這些流寇人數比對方多,但對放全都是全副武裝的騎兵,在這種平原上,弓馬嫺熟的騎兵部隊以一敵多是常態。

尋常遼東之間明軍與滿清的戰事,十幾個八旗騎兵遇到一百多明軍潰兵,往往都會如這樣毫不遲疑的追上前去,正因爲騎兵與步卒之間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戰鬥力。

這些明軍騎兵追趕上來,又撞又砍,只見僅有幾個過馬的功夫,便是留下了一地屍體,這批好不容易逃出來的流寇,全都橫死當場。

爲首的明軍把總揮舞着帶血的鋼刀,大聲喊道:“腦袋全都割下來掛在馬側,我們回去!”

吳汝義那邊,已經是被四面合圍,就連往常戰鬥中基本留作清掃戰場任務的老營精騎,這次都已經拉上去和蒙古騎兵死拼。

可想而知,已經到了何等搖搖欲墜的局面。

當李自成的催援馬兵將這個消息帶回來的時候,他也是恍然若失,按這樣去看,吳汝義顯然是靠不住了,那李友呢?

李友這個時候更慘,正被夾擊在函谷關城腳下,進退不得,甚至已經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他率部出來配合李自成進攻關鄉大營,但在後方還留有少量的預備隊。

聽說吳汝義和李自成都被圍的時候,關鄉大營一時難以攻下,李友當即率部退往函谷關,這個反應很正確也很果斷。

可他沒想到的是,堵胤錫也考慮到了這點,早在他們在瘋狂進攻關鄉大營的時候,戚元功和王世寵就率領明軍拿下了函谷關。

留在關內的流寇部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當他來到城下叫們的時候,已經全部都被全殲。

“哈哈哈,本小爺已在此處等候多時了!”面對正在叫門的李友,忽然傳出一聲大笑,卻是戚元功忽然出現在函谷關城頭。

言罷,他拉開一張力弓,箭矢上弦,冷笑暗自道:“狗賊,死在小爺箭下,你不冤!”

“這是怎麼回事???”

李友完全沒料到會有這種事,剛剛鬆了一口氣的他,只見到關城上的大順旗號都被推下,換成了金黃色的朝廷玄鳥旗。

“快,快——”

無數鳥銃手出現在他們頭頂的垛口處,甚至來不及李友下令結陣的命令說完,戚元功眼神發起狠來,手中便是一鬆,。

一根旋轉着的箭矢疾射過來,狠狠穿透了李友的肩膀。

這就像是號令,城頭緊接着也是炮銃齊發,冒出了無數的白煙,李友還有他身邊的流寇,轉瞬間都是屍骨無存。

這時候,早在城下預備已久的甘肅總兵王世寵忽然率領部下殺出,喊殺聲猛然間激烈起來。

在商洛山佯裝潰敗的甘肅明軍一部,本就上下都憋着一口氣,此時面對流寇,更都是在王世寵的身先士卒之下,撒丫子的狠命向前。

沒有人知道戚元功這一箭到底有沒有把李友射死,但是當時在城頭的明軍全都看到,這一箭之後,下頭那些流寇被他們的火器打成了肉醬。

相對正在頑抗的李自成和吳汝義,李友則顯得有些悲催,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但這恰恰是他命喪黃泉的原因。

這也印證了戰場上的不確定性,正確的決定不一定能將你帶上勝利,也有可能把你引向絕路。

李友及身邊老營死傷殆盡以後,餘的原函谷關內流寇大驚失色,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任何抵抗和反攻。

面對甘肅一部明軍和新戚家軍的上下夾攻,連半柱香的功夫都沒到,函谷關外的幾萬流寇便是全面崩潰。

......

整個陝西省東南部的商洛山脈一帶,遍佈着大大小小的戰場,幾乎每一處陷入鏖戰,雙方在用認命拼殺。

可在戰鬥開始的大約一晝夜後,函谷關外的流寇率先崩潰,包括首領李友在內的老營全部都被殲滅,這就代表着戰鬥的天平,不再是一條直線了。

函谷關內的明軍騰出手來,由新戚家軍留守函谷關,王世寵則率領甘肅明軍火速前往關鄉大營,與那裡的明軍會合。

按照計劃,他們將先去與山東軍會合,夾擊掉吳汝義一部流寇,最後再去去將李自成的大順軍主力殲滅。

“主將是誰!?”

風風火火走進大營以後,王世寵沒有閒工夫去留意到處的慘像,問出這句話話的功夫,就直接上前毫不客氣地掀開了內大帳。

見到眼前這一幕,他甚至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大帳之中,關鄉大營的明軍主將正和幾個部下衛所軍將有說有笑,有些指揮使和指揮同知在陪同飲酒作樂,見他入帳,頗爲不悅地道:

“你是何人,沒有我的命令,怎麼敢擅闖大帳?”

“我是何人......”見他們這副懶懶散散地模樣,王世寵有些恨鐵不成鋼,就這幫人,是怎麼守住關鄉大營如此之久的。

想到這裡,他沒有回話,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不可能是這幫貨,指揮作戰的,一定另有其人,便轉身問道:

“方纔一直是誰在指揮守營?”

“這......”跟進來那幾名一直在外與流寇奮勇作戰的關鄉大營衛所軍將聞言,顯然都是有些遲疑,欲言又止。

按照軍律,這種指揮屬於以下犯上的僭越之舉,誰知道這位朝廷上來的總兵大帥,會不會將他給砍了祭旗。

王世寵自然明白他們的擔憂,便冷哼一聲,道:“放心,就算要處置,也不是本將來決定,有皇上呢!”

“是我。”

話音剛落,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

王世寵聞言回頭去看,果真見到一員盔甲都染成深紅色的軍將朝自己走來,他面上頓時沉了下去,問道:

“姓甚名誰,是什麼職位?”

“回總兵大人,末將鄭冠,是慶陽衛指揮僉事。”

聽這個名字,王世寵總覺得有些熟悉,想了想,忽然有些驚訝,上下打量他一番:

“我想起來了,你不會就是那個三年前的武甲全科第一武狀元,後來被查出隱瞞身份,讓皇上取消發往陝西來的那個鄭冠吧?”

鄭冠沒想到這些往事居然還有人記得,無奈的笑了笑,不置可否,靜靜道:

“承蒙皇上看重,給了戴罪立功的機會,三年了,依舊無尺寸之功,末將慚愧......”

“你這叫無尺寸之功?你立了大功啊!!”

確認他就是那個重開武舉之後第一甲科科第一的鄭冠,王世寵哈哈大笑一聲,也不嫌髒亂,伸手直接拍了他肩甲幾下。

“有機會,我也要向你討教幾招,你的事兒,當年可是傳遍了!”

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
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