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

崇禎皇帝剛來,什麼事都沒說,自己這邊官軍的將領倒是砍了好幾個。

不過倒是沒有總兵級別的高官,最大的不過是個參將,除了一個遊擊將軍以外,剩下那兩個都是千總級別的不入流小將。

崇禎皇帝親切慰問了順子、曾大牛和小三,算是給長期受孫虎欺壓的武清兵出了口惡氣,邊走邊道:

“吳又可治瘟也不用太醫院的人手,不能讓他們閒着。承恩,你速去太醫院宣旨,除了輪值內宮的太醫,剩下的全都叫到黃村來充當軍中的臨時醫師!”

“如今戰事緊急,告訴那些太醫不要再藏着掖着了,把各自的學徒也都叫上,要是在作戰時表現突出,朕另有獎賞!”

“若有稱病有事不能來的,把他兒子帶到國子監學習,實在沒兒子的就拉女兒,如果實在沒有子女,那就從外地找親朋故舊帶到京城!”

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即親自帶着幾個東廠的百總離開去辦,留下掌刑千戶李有成和一隊番子護衛在這裡。

崇禎皇帝走上臨時搭建的‘演講臺’,清了清嗓子,對下面哄亂的各地官軍大聲喊道:

“大明的將士們,今日朕親臨此地,方纔知道你們這些年來過的有多苦!朕想說,大家辛苦了,是大明對不起你們!”

“朕御駕親征,是看不慣那些流賊的囂張態度。是,朕不會打仗,甚至可以說對兵事一竅不通...但正是因爲如此,朕才需要你們,這大明才需要你們!”

“可能有些人打着投降的主意,覺得跟着流賊或許也沒什麼不好,朕不是要算賬,而是要告訴這些人他們是大錯特錯!”

說着,崇禎皇帝臉上升起指憤憤之色,指着南邊說道:

“就在那邊兒,流賊前些日攻破了保定府城,傳來的都是開倉放糧、逼殺貪官的消息,可大家知道他們還做出了什麼見不得人的陰暗勾當嗎?”

看着兵士們竊竊私語起來,崇禎皇帝呵呵一笑,自顧自說道:

“此等十惡不赦的流賊所過之處有如飛蝗,他們拆毀房屋,隨意踐踏良田,甚至生拉硬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號,卻是強逼百姓跟着他們去送死!”

“你們想想,要是大明沒了,朕這個皇帝死了。你們的妻兒老小從此就要和你揹負千古罵名,世代被人戳脊梁骨,要跟着流賊過這種朝不保夕,隨時可能被拉出去當炮灰的日子,你們甘心嗎?”

“朕今日親自下軍,對大家的處境和遭遇也算是有些瞭解。所以,朕今日在這裡給將士們一個承諾!”

說着,崇禎皇帝抽出腰間天子劍,咬着牙在手中劃出一道不算很深的血口,舉起來讓每個人都能看清楚,纔是繼續說道: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朕此前曾在京城給過一個口頭承諾,那朕今日就來點看得見的,實際的好處!”

說罷,崇禎皇帝對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德化說道:

“王德化,擬旨!”

“其一,戶部暫先撥銀五十萬兩,着工部配合各有司衙門,於鐘樓旁側擇址修建忠烈祠,有明一代,忠烈祠香火永不斷絕,後世皇帝務必遵循!”

“此事差東廠、錦衣衛聯合監督,若有不法之臣膽敢貪污官銀,侍郎以下,廠衛皆可先斬後奏!”

“其二,今後凡我大明百姓,戶有參軍爲國效力者,三年之內免除全部賦稅、徭役,退伍後每年都可憑軍籍與戰功到當地官府衙門領取相應的種籽、農具等獎勵。五年之內,徭役仍免!”

“其三,若爲國戰死者家爲世代軍戶、佃農,除供奉忠烈祠以外,可在子襲父職降三級與免家中其餘子女軍戶、佃戶身份之間二選其一,並且家中子女之中想要考取功名的,可直接移送當地村塾、裡塾唸書。”

“無論今後其子女是否考上州府社學與縣學,至十四歲之前,一概學務費用皆由官府出資。再加一條,每當逢年過節,當地官府必須要委派專人前去慰問,若有所需,官員不重視者,革職問罪!”

“其四,撤消洪武年以來的屯守之制,自此之後所有衛所軍戶,只備戰,不耕守,種地勞務由軍戶家中出一至三名男丁負責。若仍有驅使軍士耕種,或侵佔良田者,無論職務身份,立斬不赦!”

“其五,責戶部有司各部院以京畿爲中心,統計補發各地駐守官軍累年積欠之軍餉;責工部及兵仗司、軍器司各相關衙門,回收各地駐守軍隊老舊器械,補發累年積欠之衣甲、兵械。此事若有怠慢,斬首官!”

說完,崇禎皇帝舒展口氣,繼續道:

“着司禮監將此詔傳達天下,鹹使聞之。”

宋代開始,抑武重文開始流行,讓自家孩子考取個功名,將來好光宗耀祖的想法成了每個人心中的想法,至於參軍報效國家,爲了建功立業的那羣武夫,則成了別人口中的笑柄。

甚至於參軍者要在臉上刺字這種和罪犯別無二致的情況也會出現,這就使得秦、漢、唐以來中原男兒的尚武精神越來越弱。

趙宋以來,士大夫和皇帝共坐天下的情況便是常態,除非遇到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這樣文治武功樣樣都行的聖君,皇權纔會超越士大夫羣體。

這種道理就算沒讀過書的大頭兵都能懂得幾分,對於滿朝的士大夫來說,今日崇禎皇帝將要傳達天下的詔令,到處都透露着與宋代以來格格不入的氣息。

首先,軍戶的屯守制度被徹底廢除,軍隊終於只是爲了戰鬥而生;其次,朝廷對參軍者及其家屬的待遇政策有顯著提升,隨之而來的,則是武將和普通大頭兵在社會上地位的提升;其三,忠烈祠的興建,更是開了趙宋以來,武夫不入祠的先河。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文人靠筆桿子載入史冊,粗鄙武夫大字不識一個,自然要靠玩兒命來建功立業,這本就是對等的兩件事,抑武重文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國恆以弱喪,而漢獨以強亡!

倘若武將拼死拼活幾十年,好不容易混了個實鎮一方的大將,地位卻還不如一個讀了幾年書的文官,又有誰還會爲了朝廷死戰?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自崇禎十七年四月底的這一天起,在崇禎皇帝的遠見卓識之下,被壓制了幾百年的尚武精神終於是要在中華大地上重新崛起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隨便說說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
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隨便說說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