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

大誥是個好東西,不論對百姓還是對現在的崇禎皇帝來說,都是個用處多多的好東西,明太祖朱元璋曾特意下旨規定:

“大誥刊行之後需得每戶一本,家傳人誦。家有大誥者,犯笞、杖、徒、流之罪減一等,無《大誥》者則罪加一等,拒不接收者,遷居化外,永不令歸。”

換句話說,這玩意兒簡直就是老百姓的護身符,比什麼破廟求來的東西都好使!

爲了擴大四編大誥的影響,朱元璋甚至將把這東西列爲全國各級學子的必修課程,科舉考試也開始逐年從中出題,換句話說,那就是將大誥納入高考的升學範圍之內。

不管你想不想背,想當官?那就給朕老老實實的背,背得滾瓜爛熟最好!

衆所周知,朱重八是個泥腿子出身的鐵腕皇帝,真論起出身低下,怕是大漢的太祖高皇帝劉邦都追之不及。

說起懲治起貪官來,朱元璋那更是查到多少殺多少,一點不含糊。

沒法子,人家是開國皇帝,手握全國軍政大權,真正是看誰不順眼誰就要死,怎麼搞都沒有任何宵小之輩敢頂撞,更別提搞什麼落水投毒了,那更是丁點念頭都沒有。

洪武年間可沒有什麼東林黨,官員每日琢磨的,無非就是變着法想繼續貪污罷了。

朱元璋對黎民也是有求必應,經常有農民頭上頂着大誥來京城告官,這些被告的無論職位大小,只要查明實情,最後幾乎都是難逃法網,按律嚴懲。

懾於朱元璋的威嚴,在洪武年間,吏治之清明也是達到了歷朝歷代的頂峰,國子監嚴督諸生熟讀講解大誥,更達到了以背誦的熟練程度來以資錄用的地步。

若有不遵不背大誥者,則以違制論處,據說其時各地講讀大誥的師生來京朝見者達十九萬餘人,這東西簡直就是官方規定必出的高考題庫啊!

不過就算是再好的東西,擋住了官老爺們的財路那也是難以久存。

朱元璋爲了將大誥頒行天下可謂是煞費苦心,沒有一個人敢與其作對,但他絕對沒想到,自己駕崩了沒幾年,大明的官員就把這東西忘得乾乾淨淨,從上到下是什麼人都不會再提。

成化年間的兵部職方郎中陸容就因爲民請願,忤逆了權貴而被罷歸回鄉,回去之後,更是整日無奈地待在家發牢騷。

“國初懲元之弊,用重典以新天下,故令行禁止,若風草然。然有面從於一時而收違於身後者,如洪武錢、大明寶鈔,《大誥》、《洪武韻》是已。”

“《大誥》惟法司擬罪雲有《大誥》減一等云爾,民間實未之見,況復有講讀者乎!”

這牢騷本該是沒幾個人知道,但最後卻被其後人整理出來,搞得天下人盡皆知,大誥也便是徹底成了一紙空令。

陸容所說不無道理,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的民情,這大誥自朱元璋駕崩之後就失去了效用,不再有那種一殺殺幾百人的那種鐵腕皇帝。

說好的減刑,壓根沒見着,誰還留着那玩意去看!

現如今崇禎皇帝藉着魏藻德之手,把這大誥又重新搬到檯面上來,往好聽了說,那是恢復祖制,難聽點說,那就是十分不要臉的又將了東林黨一軍。

這大誥好歹是祖制,就算早就沒用了,也沒見哪個皇帝敢公然給取消,那麼問題來了,崇禎皇帝用這東西殺人抄家,實際上還是有法理依據的,開國洪武皇帝說的話,誰敢違背?

要是有,直接拉出去砍!

根據魏藻德所說,這東西是從京城開始實行,到時候下面的人怕是不會再敢輕易撈錢了,若是沒了他們的孝敬,自己這些大佬怎麼辦,舔着臉親自要錢?

崇禎皇帝可不管這些臣子怎麼想,在他看來,只要能讓東林黨不痛快,那自己就痛快了,只要東林黨不能繼續把持時局,這大明就不會亡!

當然最主要的,自己也就用不着被快遞小李哥逼得上吊殉國了。

魏藻德雖然是內閣首輔,但和張居正可差遠了,在朝堂上的作用不算很多,除了無敵背鍋俠之外,就是崇禎皇帝的另外一張嘴。

除此之外,崇禎壓根就不希望他能提出什麼建設性的建議來。

崇禎皇帝‘斟酌’再三,又和百官‘討論’許久,最後才‘勉爲其難’的決定施行此法,說道:

“朕再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要是不贊同此法的,可以直接走出殿外,朕保證不會爲難其中任何一人,許你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這話說完,幾個站在殿外的大漢將軍也是示意性的挪步到一邊,讓開道路,羣臣則是臉色頓時漲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走出一步。

開玩笑,這當官可不比平頭老百姓強多了?

天下士子寒窗苦讀,參加科舉,就爲搏一個金榜題名,金榜題名又是爲了什麼,歸根結底還是爲了當官!

看衆人不肯吭聲,崇禎皇帝冷笑一聲,道:

“那諸卿便是承諾今後不再貪污了?那好,今後若再有敢知法犯法者,休怪朕翻臉不認人!王承恩,擬旨。”

“凡我內外文武大小臣民,家裡沒有大誥的,朕都會派專人給你們送去,若是沒有的,也不要急,朕自會處理,給你們一個交待。”

“若是地方官府拒不發放的,大家也不要害怕,朕的三廠一衛可不是吃素的,這種事自會有他們處理。家中拿到大誥的,若是當日官員有什麼貪贓枉法之舉,都可以拿着大誥去衙門告官,若是官員互相保護、互相勾結,大家也不必害怕,朕在京師等着替你們伸冤!”

“言至於此,朕再囑咐百姓們一句,若是家中有大誥的,需將大誥與我大明律法熟學唸誦。未來幾年,科舉會重新增添大誥和律法的內容,不熟悉的就不能當官,這是朕對天下百姓的承諾。”

這聖旨有意思了,百官聽得頭皮發麻,就連負責記錄的司禮太監都是大眼瞪小眼,不敢動筆,用詢問的眼神去看王承恩。

崇禎皇帝聽着周圍的竊竊私語,連頭都沒回,靜靜說道:

“就按朕方纔所說的話擬旨,一字不許多,一字不許少,這樣老百姓才能聽的明白。就從京師開始執行,各衙門官吏及其家中子女、鄉里親人,先行補發大誥,然後再是京城內外百姓、流民,務必做到人手一份,廠衛和都察院從旁協助、監督。”

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隨便說說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
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隨便說說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