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丙戍變革

增建稅務司、鹽務司與皇家銀行,這種顯然不是小事,崇禎皇帝當然可以用中旨強行施行,這本沒什麼毛病,但卻會給天下士子更多的理由。

如今內閣首輔換成了實幹派的蔣德璟,相比魏藻德,這個首輔更有才能,對朝廷絕對忠心,且勇於背鍋。

既然有內閣的名頭可以借用,崇禎皇帝自然不會用中旨那種非官方形式的下下策來推廣自己的改革,當下,早和蔣德璟商量好的崇禎皇帝點頭許可,裝模作樣問道:

“蔣愛卿,主事人選與官員名單,可是擬好?”

“回陛下,金陵龐氏資產雄厚,如今家主龐中謙曾爲縣令,政績頗佳,可爲銀行主事,這是稅務司與鹽務司的官員名單,還請陛下過目。”

看過之後,崇禎皇帝將名單交給王德化,問道:“衆卿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暢所欲言,與朕說一說,爲人君者要勇於納諫嘛!”

聽到這話,下頭的官員都是翻了翻白眼,你還真有面皮,說出這種違心之言居然臉不紅氣不喘,出去諫言那可就是嫌活的長。

“既衆卿家無異議,便照此辦理吧!”崇禎皇帝滿意的笑了笑,心道算你們識趣,轉頭問道:“戶部尚書倪元璐,梳理京官一事,辦的如何了?”

崇禎皇帝對這種事還是頗爲關心的,手底下成天養着這麼一批毫無用處的廢物,自然是越早裁撤越好,官員竟然比士兵和差役加起來都多,說出去都可笑。

“回陛下,臣那日回去之後便尋來左侍郎練大人與右侍郎劉大人,我等取出堆積戶籍連夜梳理,幸不辱命,在朝議前完成,這是三品以上官員名單,請聖上御覽。”倪元璐恭恭敬敬站出來說道。

說完,倪元璐將一個小本本拿出來交到司禮太監手上,司禮太監再轉交給王德化,由王德化拿給崇禎皇帝。

在將小本本交上去以後,倪元璐輕咳兩聲,幾個小吏得到大漢將軍的通融,趕緊扛着四五個裝滿戶籍的大木箱走上大殿,紛紛放在御階之下。

“胡天中、李得財...牛剛烈,這都是些甚麼玩意兒,朕怎麼一個都不知道?”崇禎皇帝翻起小本本,只看幾頁便是將其攥在手裡不再去看。

這本子上寫的是三品以上官員,就這麼粗略一翻,無論忠奸,反正頭幾頁根本沒自己認識或熟悉的任何歷史名人。

此時崇禎皇帝腦海中包含了歷史上那位的記憶,可是就連這記憶中都沒有這些人的任何印象,可見這幫人到底是有多無能。

而且崇禎皇帝粗粗看了幾眼其中一些所謂三品大員的簡歷,發現很少有人有甚麼出彩之處,最近七八年之內,大部分人幾乎都是庸碌無爲、尸位素餐且沽名釣譽之徒。

正是這些人佔據了朝廷上的主要位置,才讓大明朝堂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崇禎皇帝越想越氣,直接把小本摔在地上,說道:

“李若鏈,南鎮撫司閒了這麼久,該讓他們動一動了!這些三品大員的德行操守,還有政績就讓他們一個一個的查清楚,三年之內沒有什麼績效的,給朕把薪俸先去了,至於官職是不是還留着,再觀後效!”

聞言,李若鏈立馬大步出列,渾厚道:“陛下放心,臣回去就辦!”

崇禎皇帝轉頭一看,發現自己眼皮子低下搬上來幾個大箱子,心知肚明的他更是根本連看的心思都沒有。

不用想,這些箱子裡大部分都是尸位素餐、啃噬堤壩的螞蟻,至少得革掉一大半才行。

“王德化,下朝你親自跑一趟東廠,讓王承恩將最近的事放一放,這箱子裡的所有人全部交給東廠去查,甲申年至今毫無建樹的,直接把官職給朕撤了!”

“對了,東廠消息靈通,就讓番子到處去民間打聽這些人的情況,結合這些戶籍上記錄情況,確定之後再決定撤不撤。”說着,崇禎皇帝狠狠一拍龍椅,喝道:

“吩咐下去,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衙門等處,即日起就要在京城內外張貼告示,順天府和兵馬司各處衙門對於一切報案者都要接待,不得發生報案不理之事,否則朕必會嚴懲!”

“對於每一件報到衙門的冤假錯案,廠衛都要一件一件的重新查!若屬實冤枉,將負責覈查的廠衛、官員一併裁撤,若並非冤枉,拿人斬首!”

“即日起京城戒嚴,四門城防軍與上街巡邏的兵士都要加倍,但凡作亂者,都先抓起來再說,只要是敢持械抵抗的,當街砍了!傳董琦、新建伯王先通今夜入宮見朕!”

誠然,崇禎皇帝明白,這麼做會有一大批勤勤懇懇的老實人受牽連,但這種弊端卻遠遠小於裁撤、刪減無用官員帶來的好處。

首先一方面,這個時候的老實人基本都是被欺壓的命,沒有幾個能混到高位上,一般都是最底層的小吏,其次,刪減官員隊伍並非是裁撤驛站,兩者在根子上就不一樣,這個道理後世的企業都在用。

在崇禎看來,整個大明朝廷就像大部分零件已經鏽蝕的機器,這些零件已經鏽壞,留着他們,每年每月多花費鉅額薪俸以外,辦事效率也只會越來越低。

當天朝會結束之後,整個北京城的官吏、差役、商戶甚至是兵士都動作起來,就連崇禎皇帝的後宮妃嬪們都對此津津樂道,有褒有貶。

目前看來,唯一巍然不動的,唯有底層百姓。

在某些有識之士看來,朝廷這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造成整個上層的框架震撼,但實際上並未影響到他們根本上的生活,畢竟日子還得繼續。

當天夜裡,穿戴好盔甲的城防軍總督董琦和副總督王先通兩人進入皇宮,與崇禎皇帝整整密探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從通州開來一支人數在千人上下的兵馬駐紮在京城外。

與之同時,京城城防軍也加大了各門各街的巡邏強度,各個官府衙門的差役上街人數成倍增長,只要那些青皮地痞稍有犯事,便是會被惡狠狠的丟進牢獄之中,毫不姑息。

......

第二天下午,魏府。

已經功成身退的魏藻德這天剛剛走出府門,正準備帶着一府上下高高興興去踏青,可卻迎面跑過一批明甲持銳的城防軍官兵,歡樂的氣氛瞬間化爲烏有。

這些官兵爲首的是個千總,顯然認識這位剛剛致仕不久的前首輔。

若魏藻德是實意而去,這千總或許還不會怎麼樣,可如今魏藻德是榮勳身退,深得皇寵,他還是得畢恭畢敬的行禮,說道:

“大人還是不要去了,城門已經戒嚴,不許出城,城外還有通州等地兵馬屯守,京城各處都有我們的人看管,這段時日還是待在府內爲好。”

“通州衛的兵馬也來了,看來陛下終究還是把這個天給捅破了。”魏藻德立即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先是對那小小千總道謝,這才示意府中衆人趕緊回去。

“這樣吧,小的給魏大人留下幾名弟兄把守在府外,若是出了什麼事,他們也是個威懾!”千總忽然想到什麼,揮手示意五六名兵士過來吩咐幾句。

“既如此,那便謝過小兄弟了。”魏藻德也知道城防軍是新軍,軍紀嚴明並非舊軍可比,倒是沒有什麼擔心,直接應允下來。

這千總點點頭,寒暄幾句,轉頭揮手喝道:

“繼續巡街!弟兄們把刀子都擦亮了,若是有什麼人敢作亂,陛下可說了,直接砍了丫的!”

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隨便說說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
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隨便說說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