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親巡京營

“皇后,皇后,快爲朕披甲!”

坤寧宮內,周皇后一手拄着下巴,時而微笑,時而滿臉的甜蜜,女人心,海底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原來是宮女小梅喜上眉梢的跑進來。

“皇后,大喜事兒,大喜事兒啊,皇上來了!”

“啊——?快爲本宮沐浴更衣!”

說起來,崇禎皇帝也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到坤寧宮來了,周皇后陡然間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滿臉的又驚又喜,周圍那些宮女好像逢年過節一般忙活的腳不沾地。

不多時,一臉興奮的崇禎皇帝跑過來,擺手說道:

“沐浴不急,今夜朕與皇后一同沐浴,你們都下去!”

宮女們都是打心底裡爲皇后高興,聽到皇帝旨意後紛紛放下手中的活式,趕緊跑出去,像是在爲皇帝和皇后留下什麼空間。

“皇上~,您在這麼多人面前說共同沐浴,妾身...”

周皇后原本較爲清冷的俏臉上,此時已然是紅暈滿滿,這話雖然是責怪的意思,但說在崇禎身上,其實就是在撒嬌。

皇后朝自己撒嬌,這可是一國之母啊,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就變得有些心猿意馬。

不過一陣涼意泛來,崇禎皇帝忽然想起,現下的當務之急不是和皇后翻雲覆雨,而是如何在李自成打過來之前保住自己的小命。

崇禎首先將希望寄託在南直隸的防禦上,京師牆高池深,而且還有數十門紅夷大炮,在潛意識裡,還是不願意輕易放棄這座度都城像個喪家之犬一樣逃亡。

畢竟這可是一座兩百多年的國都,凝聚着數不清的中華文化,輕易就放棄了實在可惜。

替崇禎皇帝披上量身定做的純金盔甲,再戴上玄武頭盔,周皇后妙目含春,眼前這個人真是怎麼看怎麼威武,從前就沒有這樣的感覺。

她將頭埋在崇禎的胸間,柔聲道:

“妾身等着皇上歸來...共同沐浴...”

“哈哈哈,皇后等着朕就是!”

崇禎皇帝穿上這一身盔甲之後頓時有種豪邁萬千的感覺,自打穿越過來,還是頭一次有點當皇帝的感覺,趁着勁頭還沒散,手裡提着寶劍頭也不回的出了坤寧宮。

“皇后,那個皇上又回來了。”

“是呀,今夜姐妹們一定躲得遠遠的~”

“聒噪,幾個死丫頭,沒大沒小。”

周皇后雖然話是這麼說,但心裡已經樂開了花,坐在梳妝檯上精心打扮,宮女們圍在周圍不斷的嘰嘰喳喳。

周皇后滿臉的幸福,其實她要求的真不多,崇禎皇帝能時不時來看看就滿足了。

皇帝出行規矩繁瑣的很,無論崇禎怎麼去說,這都不是能一朝一夕就改變或者裁掉的,強硬的法子在這裡行不通,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一羣司禮太監和宮女圍着自己叩頭。

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能是點頭同意,不過這個時候心裡原本想閱兵的興奮之情已經全都消失不見,這第一步邁的簡直太糟心了。

崇禎皇帝黑着臉等了足足半個多時辰,出行所用的車馬鑾駕才準備應當,據說還是李春臨時了徵用大臣們朝會的馬匹才能這麼快。

一行人敲鑼打鼓,總算是跌跌撞撞的來到京師內城演武場。

這演武場在東南和西北處各有一道高大的城牆,分別稱爲鎮南關、鎮北關,演武亭則是高高聳立在兩關之間。

皇城內的演武場和一般的還不一樣,周圍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鱗次櫛比,遠遠望去,盡是一片的大明皇宮,頗爲磅礴大氣。

自永樂年興建至今,這座內城演武場一直都是北都京營的操訓與演練場所,就算較近的萬曆朝,都曾有數萬精兵在此來回調動。

事到如今,演武場雖然雄偉如常,周圍城關上旌旗密佈,大明的玄鳥旗幟高高飄揚,但內中卻顯得疲弱不堪,足有兩千之數的垛口上,竟然只斜靠着幾名納涼的京營士兵。

吳襄披掛整齊站在前面,臉色十分難看,擺擺手示意軍需官停下,不耐煩的道:

“別念了,你能糊弄別人,還能糊弄老夫?”

吳襄到現在都覺得自己像是活在夢裡,無論上午與皇帝的對話,還是現在眼前這一切的一切,他從未想過自己會經歷這些。

皇帝大病初癒之後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讓自己提督京營,並且親自披甲竟巡視,受驚的可不只是吳襄自己,京營裡裡外外的軍官都沒有任何準備,聚在一起商量一陣,最後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這個事與吳襄的威望和能力沒什麼關聯,大家都知道,當務之急就是在皇帝來之前把能拉出來的人都拉出來,數量先湊上去,不然都要掉腦袋。

想到這裡,吳襄朝一邊愁眉不展的京營副將董琦問道:

“這人數根本連一萬都不到,還能不能再湊一些?”

吳襄在現在的京城中,也算是威望比較高的一位武將,在遼東做過團練總兵,上過戰場,殺過韃子,聽到他的話後董琦面色爲難,磕磕巴巴的說道:

“吳軍臺,就這點人,已經是把能來的全都拉過來了!”

“卑職也知道是皇上巡視,但事發突然,大部分人只是掛個名,小的職位低微,怎麼敢到各府上去拽人,實在是湊不出來了啊。”

吳襄嘆口氣,他雖然閒賦多年,但不是傻子,自然明白情況。

副將董琦也是個苦命人,是現下京營中很少幾個沒有背景的軍官,有自己的難處,能在京營幹到這個地步屬實是爲難他了。

現下的京營其實都是權貴掛名,這個節骨眼上早都跑的差不多了。

剩下這點人,要麼是老弱病殘跑不動也沒地方去的,要麼就是真心實意想死守京師的,不過那後一種實在是太少。

董琦就屬於想跑跑不了的那種,因爲他根本沒什麼背景,一切都是皇帝給的,跑了就還是個屁民,又能到哪去。

在歷史上,董琦也並沒有當個軟骨頭,頗具仁義和將才,帶着少數留下來的京營兵士戰死在北京的城頭,用鮮血報答了崇禎皇帝對他的恩情。

吳襄語氣放緩,又問:

“董小子,你實話告訴老夫,京營實額究竟有多少?”

“應該,不到三千。”

......

不多時,鎮北關處一陣敲鑼打鼓,一支約在百餘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走過來,卻是崇禎皇帝巡視京營的隊伍到了。

董琦和吳襄兩人正商議對策,忽然聽到遠處鑼鼓喧天,就知道是皇帝來了,只是誰都沒想到,一向只關心批奏摺的崇禎,這次巡視京營竟然這麼快就出來了。

吳襄和董琦換了個眼色,兩人只能是硬着頭皮上前對着鑾駕行參拜大禮,無奈的叩拜喊道:

“老臣(卑職)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出宮這一次可謂諸事不順,不過來到大內京營演武場的一路上還算順利,沒碰到什麼傳說中冒死截駕的那檔子事,現在心中倒有些緊張起來。

可要說是因爲即將看到自己大明將士的英姿而緊張,那純屬在扯淡,現在的崇禎皇帝不是傻子,明白這時候的京營不過是名存實亡。

他是在爲自己的小命緊張,保命的本錢,容不得不上心。

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
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二十四章:驚變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