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

“嗯,不愧是自家人,說話就是方便。”

崇禎皇帝笑了笑,揮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待四王分別落座之後纔是繼續說道:“不過——,朕這醜話可要說在前頭。如今朝廷財政不充裕,移藩之費用,還需大家自掏腰包纔是。”

見幾人均有無奈之色,崇禎卻攤攤手道:

“沒法子,咱們是自家人,這天下是咱們朱家的,自然要打開天窗說亮話。”

“如今朝廷有傾覆之危,太祖洪武皇帝也不希望你們各自窩着錢財不出力,《皇明祖訓》中有明確規訓,大家都是親戚,可不要逼朕動武。”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臉上寒意突然消失,一副笑眯眯的繼續說道:

“朝廷如今就是這麼個四處起火的局勢,不僅移藩的兵馬、錢糧、百姓等等需要大家自掏腰包、自行籌措,而且朕這裡還要向大夥借一些銀子充補國用。”

“放心,放心!”

眼見四人面色大驚,崇禎又是連忙笑呵呵的擺手補充道:“借過來的銀子朕早晚是會歸還的,只要國朝過了眼下這個坎兒,就什麼都好說。”

“再者說到了那個時候,諸位不也是各自有了兵馬錢糧,成了夢寐以求真正的‘王’了嗎?朕也不至於犯了衆怒,惹得羣起而攻之不是。”

要不說崇禎和王承恩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就算眼下這笑眯眯的樣子都是一模一樣的欠打,可偏偏你現在還就打不過人家,這個啞巴虧是不吃也得吃。

崇禎現在手握軍政大權,跟你講理是顧全皇家顏面,要是和去年那樣什麼都不顧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下中旨,拿着雞毛當令箭抄了你的府第,不僅根本抵擋不住,你也沒處說理去。

想到這裡,較老成的朱常浩又是頭一個站出來表態:“皇上放心,臣願將王府上下所有田宅歸位國有,並且將資材的一半充入內庫。”

這可是一大筆銀兩,即使朱常浩已經試水,其餘三人也是捏不定主意,就在他們猶豫之時,崇禎卻又放出了個重磅炸彈,笑眯眯的道:

“皇叔如此盡忠王事,朕又豈能厚此薄彼?”

“這樣吧!皇叔移藩可以帶走任意數目的流民,但必須是自願隨行,能招多少就帶走多少!”

“朕還給皇叔在山東境內招募衛所兵馬的權利,除朕許給的兀良哈地界以外,今後打下來的地方,皆屬皇叔所有,朝廷一概不問!”

朱常浩面色大喜,連道:“臣謝過皇上!”

此言一出,平遙王和清源王兩人再次對視一眼,同步而出,行禮道:“臣等謹遵皇上旨意,只是這移藩之處,還望皇上知名道路!”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朝身後的地圖看了一眼,說道:

“當年太祖皇帝分封諸藩,爲的就是我朱家王朝萬世昌隆,如今朕許爾等移藩,依然如此。”

說着,崇禎皇帝問道:“承恩哪,安南那邊兒還在鬧?”

上次崇禎皇帝忙着對付武裝討薪快遞員小李子的時候,安南那頭也沒消停下來,現如今應該正在所謂的“鄭阮相持”階段。

有司官員奏稱,上次崇禎皇帝沒有許可黎維佑冊封安南國王的請求,這廝竟然就自立爲王,叫什麼“都元帥總國政尚父平安王”。

然而崇禎皇帝心裡明白,這個時候無論黎維佑還是黎維祺,兩人都只是傀儡,只是擺在朝堂上的花架子,其用處就和漢獻帝一樣。

在安南國內,真正掌握官吏任免、徵稅、抽丁、治民及地位世襲等權利的,就是南方的阮主和北方的鄭主,和大明更無半點關係。

這個時候鄭阮兩邊已經進行了四次戰爭,但一直打的難解難分。

既然眼下已經沒了自掛東南枝的危害,小李子還在修養聲息,短時間內不敢再出來討薪,崇禎自然沒理由坐視安南從動亂趨於穩定,趁亂分一杯羹自是在所難免。

聽見崇禎問話,王承恩當即會意,誇張其詞的道:

“陛下,那鄭梉根本沒把我大明的聖旨放在眼裡,如今已經自立爲安南國王,對天朝如此不敬,若不加以懲戒,我大明如何令萬邦臣服?”

“言之有理!”早有此意的崇禎皇帝當即震怒,說道:

“擬詔。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屬者安南鄭氏,不遵帝命,擅自爲王,豈忘永樂滅胡之誡乎!”

“諮日本蕞爾小邦,西馳一介之使,知尊中國,爾安南鄭氏屢教不改,一再逆於天朝,當滅之!茲永廢安南國號,設交趾衛,移衡王藩於交趾,固藩衛於天朝。欽哉!”

其實聽見最開始崇禎皇帝和王承恩的對話衡王朱常庶就已經有些警覺,這時候聽完,心中更是好像有一萬頭草泥馬在歡樂的奔騰:

朱由檢,你特麼是在玩我??

人家安南國內無論鄭主還是阮主,那都是本土勢力,實力雄厚,你給本王一紙詔書,雖然名義上能把人家國王廢了,但是能擋得住他們的大軍嗎?能當十萬兵馬使嗎?

當然,無論朱常庶心中如何高喊草泥馬,面上也只能服服帖帖的跪地聽旨,接了旨起碼還能給你留下點錢財去外頭安家,起碼還能自己做主,手底下還有臣民。

至於其它的,管他呢!

朱常庶沒辦法,接旨的同時就已經在心中思考出去以後的方略,畢竟外頭可不比大明國內,那更加危險,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最好多招募一些本地的衛所兵和百姓前去,這樣也能安全。

“至於你們兩位...”崇禎皇帝說到這裡,卻是失笑幾聲,道:“就自選封地吧,最好是到國外開疆擴土,這樣打下來了,不也還是咱們老朱家的地盤嗎!”

“像是滿剌加、遼左,或者更遠一些的蒙古,選哪裡都可以,這個朕不過多過問,能力有多大,就能打下來多少,就能做多大的王。”

見清源王和平遙王面有喜色,崇禎皇帝暗中冷笑一聲,道:

“還是和瑞王一樣,帶出去的任何官員、兵丁、百姓和物資,朝廷都不會給各位派給,都需要你們自己想辦法。”

“現下各處流民不少,衛所兵也有不少,能多帶出去一些,也算是給朕分憂之舉。”

兩人心中暗罵,朱由檢雖是後輩,但可真是精明得很。

這麼一做,不僅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財富大半都要落於其手,就連所有的國內田畝也都要歸到他的手中,所能拿出去的,不過是變賣家財之後剩下那一半的現銀罷了。

當然,要想出去以後能在那些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活着,這些現銀起碼又要有大半用在安置手下和準備物資上,朱由檢玩兒的這手實在是一石三鳥。

雖然心中暗罵,但兩人面上卻根本看不出什麼,都是恭恭敬敬的接旨。

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
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