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

明軍和俄軍現在根本是兩個時代的軍隊,與俄軍交過手的殷雙選也再不會對這些所謂茹毛飲血的毛夷們有任何的懼怕之情。

俄軍還處在古代冷兵器,士兵的訓練和裝備都不行,但是明軍已經基本上達到近代軍隊的水平,這場戰鬥自然沒什麼好看的。

哥薩克騎兵的指揮官艾什托夫曾經在兩次俄波戰爭中嶄露頭角,卻在這次一個小小的入侵任務中橫死草原,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威震歐洲的哥薩克騎兵,便是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等西方國家都是聞風喪膽,他們是全歐洲最好的僱傭兵,也是沙皇阿列克謝賴以擴張的制勝法寶。

如今這支小型的哥薩克騎兵隊如同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八旗騎兵一樣,在明軍面前折戟沉沙,全軍覆沒,這也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

與崇禎皇帝不同,殷雙選沒有聽說過眼前這支亮麗騎兵的威名,自然就沒有任何的顧慮之情,他們只是將哥薩克和女真人歸位一類,按部就班的應付而已。

三十餘名哥薩克騎兵,雖然很靈活在平原上變化,但他們依舊小看了此時大明的科學技術,他們的槍炮優於俄國,竟然還有了早期的手雷。

哥薩克騎兵裝備齊全,明軍同樣如此,雖然哥薩克騎兵躲過了後者的三段擊,但是面對當頭飛來的震天雷,他們依舊被打成了滿頭包。

三十餘名哥薩克騎兵,按波雅科夫所想,別說消滅區區一百餘名分散在平原上的火槍手,便是一支小型的野蠻人軍隊,他們也能將其擊潰。

可是當戰報傳回來的時候,他不得不面對眼前已經發生的事實,沙皇引以爲傲的哥薩克騎兵第一次向南擴張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強勁敵人。

這個敵人並非是號稱野戰無敵的滿洲人,沙皇阿列克謝派遣遠征軍之前的顧慮並沒有錯,第三羅馬帝國擴張的大敵依舊是漢人的大明。

現在的波雅科夫實際上已經有些後悔,他開始出現談和的想法,不過他還是很快從腦海中拋離了這個想法。

這支明軍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喀爾喀,而且二話不說直接開打,很明顯是明朝方面已經接受到他們侵入的消息,決意與自己開戰。

現在與對方談和,很明顯是丟了面子還辦不成的傻人之舉,作爲帝國最出色的遠征軍指揮官,波雅科夫是不屑於做出這種事情來的。

哥薩克騎兵全軍覆沒,從單獨跑回來坐騎身上留下的半截身子來看,就連艾什科夫都已經死了,所以波雅科夫立即下令,打算依託科倫堡堅固的城池固守待援。

俄軍躲進自己的城堡裡不出來,殷雙選一時之間沒了辦法,畢竟就算是上過幾次戰場的他,也沒有打過歐洲的這種龜殼。

俄國城堡還和一般的歐洲城堡不同,與大明常見的城池根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這讓城外的明軍有些無從下手。

科倫堡是俄國真正意義上在遠東建立的第一個據點,政治意義上很重要,只要佔住了這裡,俄國就在遠東有了立足之地。

波雅科夫準備堅守,而殷雙選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把他們打回老家,或者直接全部殲滅在這裡。

雖然沒應付過西方式的城堡,但殷雙選近距離觀測了一番,發現了這種城堡之所以修建如此之快的原因,科倫堡是磚木結構。

即便是俄軍,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造出堅城那也是不可能的,科倫堡的城牆,大多數都還是木質寨牆。

說白了,雖然結構不一樣,但俄軍建造科倫堡的主要材料也就是大明一般縣城的那樣,甚至許多地方還不如縣城。

這也就是說,無論科倫堡的內部構造如何複雜,剛剛建成沒多久的它也根本經不起任何火炮的轟炸。

搞明白這件事,也就不必費心力再去考慮從哪裡攻破這處龜殼,在殷雙選看來,此次攜帶出來的十幾門野戰炮已經足夠了。

野戰將哥薩克殲滅之後,俄軍龜縮不出,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轟就完事兒了。

明軍的火力其實並不算很強大,但科倫堡的木頭寨牆依舊不夠看,半天的功夫就被炸塌,第一批衝進去的是剛剛趕到的車臣部騎兵,這些車臣部的騎兵來自不遠的幾個小型部落。

近幾個月的時間,俄軍欺壓當地的部落,很多受車臣大部保護的小部落都被他們滅族,甚至傳出了有關於“吃人生番”的事情,所以當地的喀爾喀人對俄毛子們那是刻骨銘心的仇恨。

這支首先趕到助戰的蒙古人不多,大約只有二百來個,而且大部分穿着皮衣,掛着普通的角弓和彎刀,戰鬥力顯然不強。

單靠這些喀爾喀人顯然是打不贏俄羅斯人的,不過此時科倫堡已經被明軍轟開,這些俄軍都被嚇破了膽,見到紅着眼殺進來的喀爾喀人,一下子就崩潰了。

等到殷雙選的明軍入城後,整個科倫堡的俄軍除了還剩下二十幾個以外,其他人都已經被殺光了,包括這支俄軍的指揮官波雅科夫在內。

來到波雅科夫在科倫堡內的住所,殷雙選拿起尚在桌上沒有寫完的戰報仔細看了起來。

“這兒一個彎那兒一個撇的,什麼玩意這是?”殷雙選罵了一句,他也就隨便一看,他不懂俄羅斯話和英文,自然看不明白桌上的字,只好轉身吩咐道:“將這玩意封存起來,拿回京師給皇上過目,皇上肯定看得懂。”

“殷百總,這小子懂咱們的話!”正四處觀察毛子們屋內佈置的殷雙選聞言轉頭一看,卻見是一個毛子被帶過來了。

“你叫什麼?”

戈爾特緊了緊懷中的記錄小本本,行了一個貴族禮節,“尊貴的明朝將軍,我叫戈爾特,是隨軍記錄官,也就是你們那邊的文官。”

“哦,文官啊。”殷雙選點了點頭,一下子就明白了,不過還是嘿嘿一笑,“文官雖說不用上陣,可傷天害理的事兒一樣也沒少幹,我看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砍了算了。”

“等會,你這懷裡揣着什麼?給老子拿出來!”

戈爾特正在想如何勸說這些明朝的軍隊不要動自己,畢竟他只是一個類似於書記官的角色,並非是那些傷天害理的生番。

看見進逼上來的明軍,雖然極度不情願,他還是將手中視若珍寶的小本本交了出去,當然殷雙選翻了幾頁,還是一頭霧水。

看不懂,誰知道這玩意兒上頭寫着什麼,萬一是對本朝不利的呢,放他回去豈不是放虎歸山?

殷雙選想了想,這貨既然是個文的,那就應該沒有什麼威脅,而且懂漢語的毛子可少見,留着或許還有用處,乾脆就把他和這小本本帶回去交給英國公處理算了,到時候要殺要剮和自己也沒什麼關係。

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四發章推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
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四發章推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