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

討論一陣子,崇禎皇帝也發現了。

爲什麼這些火器早就有了,但一直沒能普遍裝備明軍使用,而且並沒有在歷史上展露太多手腳。

崇禎皇帝與他們兩人聊了聊,發現從上到下幾乎所有的督撫大臣都不重視是一個原因,更大的因由,還是質量參差不齊。

就如今明軍裝備來說,禁軍是用最好的裝備,從上到下的更新換代速度也是最快,京畿一帶據京師不遠,用的盔甲刀槍也很不錯。

再往後就是宣大,由於現任總兵高傑和白廣恩算是比較有能力,各地鎮守軍將無論害怕還是因爲什麼,總之對這兩位的將令無有不遵。

高白兩人對朝廷中興耿耿,這也就讓朝廷對這裡的控制極大增強。

如此一來,宣大兩鎮的軍械、盔甲雖說不如京畿一帶的京軍,卻也是全國上下最好的之一。

除他們以外,山海關的黃得功、密雲總兵馬進忠,永平總兵張鼐、寬河總兵藺養成、薊鎮總兵楊御藩,還有山東總兵牟文綬等等。

這些人麾下的各支兵馬,基本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強和裁換。

但除卻上述常年跟隨崇禎南征北討的大將們,餘下南京就只有周經武的神武軍一部得到了及時的更新換代。

雖說如今行事已經好轉,但衛所這東西,沒有萬全的把握貿然去動,很有可能將局勢毀於一旦,崇禎儘管明知衛所糜爛,但卻也不能直接下旨裁撤,只能一點點的去整改。

江南、西南甚至湖廣大部分的官軍,由於崇禎的控制力還遠遠不及,所以依舊是老樣子,衛所是個龐然大物,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個時候萬萬動不得。

京師成立的六局,現今的督造規模已經可以用甚大來形容。

六局的總部都設在京師,又在京畿、宣大各處都成立了廠房,今年也開始在六部的支持下,在山東、真定、保定一帶增設廠房。

在崇禎的全力支持下,在這三年之間,朝廷花費大量銀兩,將許許多多諸如陳於階、沈廷揚、王徵等各方面的人才聘入六局。

現如今的六局,研究、製造範圍已經囊括了軍用、民用的各式裝備、軍械,除禁軍、西北大營、宣大等路明軍的軍械、盔甲都是由六局直接提供以外,六局又要負責各種所及之處的民營、官辦建築的修建。

衛所的軍械和盔甲,不是由京師六局直髮,所以質量很難控制。

據廠衛密奏,粗製濫造依舊嚴重,如上那些本該非常好用的火器,因爲製造原因,發到手上往往發揮不出真實效用的三成。

甚至於,因炸膛等各種破事兒而傷及自己人的消息時有傳出,這些消息一多,便往往會給人一種明軍火器雖多,但穩定性不高,屬於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印象。

崇禎皇帝的想法是突發奇想,新潮得很,畢懋康和焦勖一時沒有跟上,商議許久,兩人卻又覺得值得一試。

不過很快,接到諭旨進來不久的英國公張世澤瞭解狀況之後,就提出了一個不足之處,那就是成立一個專門投擲火器的部隊,他們的安危如何保證?

要知道,戰時的情況瞬息萬變,各支兵馬隨時都有可能潰散,這種投擲部隊要避免被敵軍近身,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這樣一來,就不得不增派部隊對他們加以保護。

這會打亂戰時部署,增兵保護也就完全失去了專設投擲部隊的意義,與現今禁軍的火器營又有什麼區別,直接讓火器營裝備些震天雷和萬人敵不就行了。

最主要的,就是從前根本沒有人搞過這種專門投擲震天雷或者萬人敵的部隊,真正拉到戰場上的作用,誰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空耗錢糧和時間不說,還浪費資源。

這種沒什麼用的兵拉上去,還不如多派一些舞刀弄槍的,打輸了一場戰爭,要多久才能緩過來?

現在的大明,可經不起幾次戰敗。

他們討論起來,考慮到各方面的不足之處,其實都不是很推薦,就連畢懋康和焦勖都只是建議“試一試”,顯然根本沒有什麼信心。

不過崇禎皇帝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後世這個是必然的發展方向,這點他很確定,就算和從前一樣,滿朝文武全都反對,該搞出來的也還是要搞。

拿破崙麾下最著名的部隊之一,就有他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家擲彈兵團,他能有,朕爲什麼不能有?

這次的議題,崇禎皇帝其意不改,強令火器局和兵仗局打造一批各一萬枚的萬人敵和震天雷,特諭成立飛雷營。

飛雷營的組建由於是一次前無古人後也不可能有來者的革新,崇禎皇帝便以英國公張世澤暫代爲營官,在禁軍之內招募出三千名臂力過人的將士組成,仍隸禁軍編制之內。

這件事暫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挑選軍士和製造火器,湯若望和洋人們上前來,崇禎本以爲他們是要求自己成立基督教堂。

可他們上來第一件說的卻不是這事兒,說是他們有法子,能讓飛雷營的兵士自己保護自己,還能免除另設兵士的苦惱,並且恭恭敬敬呈上一把匕首。

看着湯若望呈上來的小玩意兒,張世澤不老實的笑了,搖頭道:“這不就是一把匕首嗎,就算給飛雷營的兵士每人配上一把,還能拼得過敵軍騎兵和步兵不成?”

畢懋康和焦勖怔怔看着這匕首,卻是不約而同的瞪大了眼睛,似乎想到什麼,不待他倆吭聲,卻聽湯若望在一旁用流利的漢語說道:

“英國公這您就說錯了,這小玩意兒叫刺刀,在我們的家鄉,火槍手裝上了這刺刀,就不需要再設長矛手保護了!”

“有的時候,他們反衝鋒,還有可能讓敵軍戰敗。”

聽湯若望這玄而又玄的說法,張世澤一臉狐疑,完全沒留意湯若望進獻的這刺刀和飛雷營有什麼關係。

不過湯若望也沒再解釋,從南懷仁手裡接過一杆歐洲正兒八經的火槍,在張世澤和畢懋康等人震驚的眼神中,居然就這麼直接扣上去了。

“這......這是怎麼辦到的?”張世澤上前看着上了刺刀的火槍,有些不可置信。

畢懋康和焦勖兩人上前搶過火槍,眼毛精光的嘖嘖稱奇。

“這工藝不一般!竟能如此精準的環環相扣,老夫不及啊!”

“皇上,這種刺刀若是投入生產,裝配到火槍之上,大明就的火槍手就能專門成軍了啊!”

“皇上,這是天公賜寶,天公賜寶啊!!”

畢懋康和焦勖越說越邪乎,不過張世澤驚訝過後也還是有些不信,這小匕首就算放到火槍前面,怕也還是拼不過正兒八經的戰兵。

崇禎一直沒吭聲,原因早在一旁愣住了、

刺刀,這東西還有什麼爭的?趕緊給朕加大生產,能抄的能借鑑的就先搞出來,等用上了再自己慢慢改造!

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四發章推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
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四發章推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