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

行程上來說,陳奇瑜和董琦出奇兵收復保定以後,爲了爭奪固關,所以馬不停蹄的開始急行軍。

可能是過分焦急,陳奇瑜因一時失策遭遇劉芳亮埋伏導致損失重大,但好在他及時調整狀態,發現劉芳亮這廝是雷聲大雨點小,決定留下來死戰。

相對於號稱儒將的孫傳庭和盧象升,陳奇瑜則是實實在在的文官提刀上馬,但他並沒有讓身在京師的崇禎皇帝失望,沒有和那些東林文官一樣臨陣脫逃。

陳奇瑜待在陣中,雖然說沒有爲殺敵出什麼大力,但卻比董琦在前方廝殺更能穩定軍心,也算是戴罪立了大功。

除了團營總督董琦身先士卒以外,甲子營兵士驍勇敢戰也是取勝的一個原因,這些所謂的罪犯,實際上蒙受冤屈的是多數。

即便真正犯罪的,基本也是生活所迫的無奈之舉,試問,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以滿足的時候,誰還管什麼犯不犯法?

許多人原本都失去了一切希望,但卻忽然被崇禎皇帝從大獄之中被釋放出來,說是立功以後和其他人一視同仁。

起初很多人都不信,畢竟這種事在從前根本沒有先例,罪犯的一家老小都會授人以柄,這種好事兒向來都是那些公子哥的專屬,哪會落到自己這種毫無背景的小民頭上。

可是後來,在崇禎皇帝重賞了第一批良鄉之役的有功將士以後,他們發現這一切都是真的,許多人因此而脫胎換骨,一下子從罪犯變成了功勳之身。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就算拼了這條性命,那也要爲了自己和一家老小而戰,大不了就是死罷了,死了也能進入忠烈祠,至少能洗脫了這身罪名!

在他們的帶領之下,明軍居然反敗爲勝,全殲了固關外埋伏的數千大順賊寇。

這個消息傳到寧武關的時候,城內明軍和城外的大順軍實際上已經有足足半個月未動刀兵了。

大順軍在寧武關被阻攔了近半年之久,寧武關背靠宣大兩鎮,擁有源源不斷的資源支持,明軍越打越多,而且越拖對他們越是有利。

李自成這邊卻截然相反,每多打一天,軍中士氣便會下降一分,本來就不多的糧草和軍餉也會更少一點。

直到現在,李自成麾下已有十八員驍將戰死在城外,除此之外,還有兩人被他在盛怒之下所殺。

雖然事後萬分懊悔,但如今位居高位的李自成卻並沒有任何道歉的話。

根據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統計,軍中陣亡和受傷的兵士加在一起足有七八萬之衆,只要走出營盤,便是能聽到滿營的哀嚎聲,日夜不止。

路過的大順軍兵士臉上不見了最初北伐時的激動模樣,人人都是愁眉苦臉,可以說是人心惶惶。

最近半個月之所以未動干戈,那是因爲李自成實在不敢再打了,也打不動了。

早在兩個月之前,大順軍就已經用完了攜帶的糧草和軍餉,在那之後,李自成將所能找到的一切大戶和地主給瓜分的一乾二淨,硬撐了一些時日。

在長達半年之久的寧武關鏖戰之中,大順軍糧草來源單一和供應不足的缺陷暴露無遺,李自成是東拼西湊,就連草根和樹皮都有派專人前往各地收集,這才勉強支撐到了現在。

“軍中糧草,還能維持多久?”李自成坐在大帳之中,臉上也不見了當初在西安稱帝時揮師百萬的神采飛揚。

劉宗敏還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個說話,“大哥,俺早就說過,就該聽李軍師的,直接從固關東出!”

說着,劉宗敏似乎有些責怪李自成的意思,冷哼着道:“若大哥早那般去做,想必兄弟們此刻早就到了京城,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又哪裡會落得如今這般田地?”

李自成細細看了劉宗敏一眼,劉宗敏卻也是毫不勢弱的瞪回來,見得如此,李自成卻嘆了口氣,轉過頭不再多說。

好不容易等劉宗敏說完,宋獻策這纔敢小聲說道:“闖王,軍中糧草只夠維持五日,依我看,咱們還是暫時退往西安,以圖東山再起。”

不等李自成回話,劉宗敏卻又是猛地一拍桌子,“哼!就是你這個牛鼻子老道,說什麼十八孩兒當主神器,大軍猛攻,半月之內就能拿下寧武關。”

“半年了,寧武關還在這好端端的杵着!現在居然還敢提退兵?俺看,就該拿你這個牛鼻子老道祭旗!”

“權將軍怎麼如此說話?”宋獻策自然知道劉宗敏的厲害,心道衆目睽睽之下他應該也不敢怎麼樣,便是顫顫巍巍的回話。

可是誰都沒想到,劉宗敏是越鬧越歡,上前兩步就把宋獻策小孩兒似的拎起來,唾沫橫飛的吼道:

“老子想怎麼說話,就怎麼說話,信不信直接砍了你!”

高一功和李過見狀趕緊出面制止,可沒等說完一句話就被劉宗敏隨手一揮推後幾步,當下兩人對視一眼,都是面面相抵。

“行了!”李自成陰沉着臉,話音雖然不高,但卻還是十分清晰地傳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裡,“宗敏,別胡來了。”

劉宗敏氣鼓鼓看了李自成幾眼,又是冷哼一聲,這纔將宋獻策扔在地上,揮手邊走邊嚷嚷道:“你們議,老子不伺候了!”

“權將軍,權將軍!”

“權將軍,你這...”

見劉宗敏要走,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紛紛起來挽留,劉宗敏卻根本不給任何人面子,幾步跨出門去不見了蹤影。

“宗敏就是這個脾氣,讓他出去靜靜也好。”李自成暗自鬆了口氣,說話彷彿毫無擔憂,但實際上他一直都對劉宗敏非常忌憚。

這種事其餘大順軍的將領也早就知道了,都是看破不說破。

劉宗敏是大順軍中公認的第一悍將,他部下的數量在大順軍中和李自成不相上下,平日裡幾乎是和李自成平起平坐,一旦遇到什麼重大決定,只要劉宗敏不點頭,就算李自成都不敢過分相逼。

劉宗敏要是心情好了,會給李自成一點皇帝的面子,但若是心情差了,那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誰的面子都不放在眼裡。

對此,李自成多也是選擇息事寧人,畢竟自己打天下用的着他。

劉宗敏雖然跋扈了些,但他心中對李自成也還是敬佩萬分,一般都會對李自成的命令毫不猶豫的執行。

炮筒子劉宗敏走了,所有人都鬆了下來,開始五花八門的說出憋在心中的建議。

“闖王,應該立即退兵了!”

“是啊,弟兄們無心戀戰,不能再打了!”

“闖王......”

坐在前面靜靜聽了一會兒,聽到最後李自成卻是明白了,現在包括高一功和李過的所有人在內,實際上都不想再打了。

可是即便如此,他心裡還是不甘心,正要再說什麼,卻忽然有一名老營慌慌張張的跑進來,抱拳大喊道:“闖王不好了,劉制將軍陣亡了!”

這話一下子在大帳之中掀起軒然大波,這麼久都沒有任何消息,很多人早就覺得劉芳亮已經死了,李自成也是其中之一,沒成想他一直還活着。

聽見他的話,李自成趕緊起身問道:“劉芳亮怎麼不早來找我?還有什麼消息?”

“這個...闖王恕罪,小的不知道...”那兵士突然面對整個大帳所有大人物的目光,一下子變得猶猶豫豫起來,半晌才道:“還有就是固關失陷,南路全軍覆沒...”

“那你可知道殺死劉芳亮的人是誰?”李自成咬牙切齒道。

“這個...小的不清楚...”

“那我留你何用!”李自成直接將這老營兵一腳踹翻,“一問三不知,那你來回來幹什麼,怎麼不直接死在外面!?”

那老營兵胸前被踹一大腳,當時就覺得胃中一陣翻滾,起身之後更是羞愧的無地自容,低頭紅着臉說不出話來。

“闖王息怒。”牛金星見無人出面制止,也是輕嘆一聲道:“不是他的過錯,劉芳亮不肯回來,想必是覺得無顏面對闖王。”

“至於殺他奪下固關的人嘛,這也很顯而易見,中原尚存的各督師除陳奇瑜以外,沒任何一個人能有如此的遠見卓識,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威望調動其它朝廷兵馬。”

李自成點點頭,揮手示意那老營兵退下,‘砰’地一拳打在牆上,喃喃道:“又是這個陳奇瑜,日後必要取其性命,以此來祭奠我大順戰死的兵將!”

牛金星一晃羽扇,自信滿滿道:“闖王勿憂,這是一定的,暴明必亡乃是天命所歸,豈是陳奇瑜以人力所能抵擋。”

固關失陷,南路全軍覆沒,劉芳亮戰死,這一連串的消息讓李自成對北伐徹底死心,其餘的大順軍將聽到後也都是默不作聲。

第一次,大順軍的大帳之內如此寂靜,所有人都在等着李自成的最終決定。

李自成攥緊拳頭,這句話已經到了嘴邊,但卻是怎麼都說不出口,他心中當然明白,現在這種情況,退兵回西安休養生息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不多時,李自成背過身去,沉聲下令道:

“退兵吧,回西安!”

感謝星夜紳士 100幣、永恆殞鴆 200幣、認真客啃蘋果 500幣、素衣先生 100幣、魏六十一 500幣、武寧縣小卒QaQ 2000幣、當世自逍遙 5000幣、真龍樊咆子 100幣、凡人路不平 100幣、橫刀鬼哭 100幣的打賞支持!感謝大家!

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
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