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

“走過路過別錯過了啊,這四個漢奸是開胃菜,重頭戲還在後頭!”

李有德站在連夜搭建的大臺子上,手舞足蹈的,將宋之普、林汝翥、劉正宗、金之俊四人頭上的面罩摘下來,大聲喊道。

臺子周圍護衛着一圈東廠番役,東廠番役的後面是數層兵馬司和順天府衙派出來的差役,在最外圍,甚至還站着一圈明甲持銳的城防軍兵士。

正所謂一報還一報,禮尚往來,王先通受了東廠的歉意和好處,自然也要拿出點東西來給人家面子,所以城防軍一大早就出動了一批人馬幫助維護刑場治安。

各個把總手緊緊握在刀把子上,站在寅時抽籤的位置,帶着手下人緊緊盯着趕來觀刑的各色人羣,生怕出什麼亂子,其餘差役們也盡是如此。

要說這種動大刑的時候,一般是不會有如此緊張的情況出現,因爲以往要殺的都是些文人,就算有人來刑場鬧事,那也一般都是各種士子,順天府的差役就能輕鬆攔截在外面,根本不必擔心,自然也就用不着出動駐軍。

可是如今不同,昨日的事已經傳到宮中,城防軍出動三五百人去抓一個寧完我,卻被十幾個混進城的建奴砍死砍傷幾十人,這等戰力的建奴若是還留在城裡,在動刑的時候搞出什麼亂子,倉促之間,僅憑一般的差役和番子都是制服不住的。

差役只是維護城內治安,番子則是抓捕朝廷欽犯,陣戰上的事兒還得要穿戴盔甲的軍兵來做,在這個方面,起碼他們是專業的。

還別說,有了城防軍的人站在外頭,內中還是番子在動刑,根本不用差役們多費口舌,前來觀刑的人,無論普通百姓還是一些大戶人家,都知道朝廷上對這此行刑的重視,基本都是站成遠遠的,沒有任何生亂的跡象。

負責監斬的內閣首輔魏藻德來的挺早,看了一眼天色,覺得差不多了,起身喊道:“卯時三刻已到,行刑!”

魏藻德扔下去的令牌上單一個“斬”字,到了這中時候,見到那些躍躍欲試的劊子手,金之俊等人總算是跪不住了,反應也是各自不一。

金之俊先是破口大罵,緊接着便是不斷磕頭求饒,劉正宗也全無平日閣老威風的樣子,搖尾乞憐,讓周圍百姓都是噓聲一片,反倒那個宋之普,頗有些剛直不阿的樣子,擰着脖子等死,還不死心地喊道:

“朱由檢,你聽不進諫言,反倒污衊吾等一世清名,毫無人君之道!你寵信權閹,迫害天下無辜士子,那王承恩老狗與閹賊魏忠賢又有何異!”

“如此昏庸君主,大明勢必要亡在你的手裡,這天下,完了,完了啊!”

自然,這麼勇於出頭的人,定然是會受到特別關照,臺子上的掌刑千戶李有德聽宋之普嘴裡喊出那些話,自己心裡都覺得實在是有違臣倫之道,趕緊揮手示意劊子手先拿這貨開刀。

那劊子手點點頭,反正砍誰都是砍,這四個罪犯今兒一個都跑不成,他放開林汝翥轉而走到宋之普身後,喝了一口藥酒噴在刀上,見這廝還要再喊話,趕緊手起刀落。

“咔嚓......”

宋之普的無頭屍身噴涌着鮮血無力的倒在臺子上,靠行刑砍頭吃飯的劊子手毫無感覺,下一個便走到林汝翥身後,此時聞見血腥味的百姓們卻是激動起來,連聲呼喊砍得好。

往常砍頭的時候,曾有不少是劊子手本身不想砍但卻不得不砍的人,臺下觀刑的人多也是冷眼旁觀,甚至有人還會扔菜葉、臭雞蛋與石塊砸自己,幹這個得罪人的差事,劊子手心裡也苦的很。

如今卻是不同,幾乎每次行刑之前,廠衛和報社都將罪犯宣揚成罪大惡極之人,百姓們多是在鐵證面前深信不疑,這種叫喊聲,也讓劊子手心裡好受得多,覺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做善事,一股職業自豪感便是油然而生。

聽到背後劊子手沉重的腳步聲,監察御史林汝翥卻是耷拉着腦袋,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其實他心裡也是悲催的很。

本來自己和這事毫無瓜葛,只是聽聞前幾月殺了不少朝堂高官,這次想到京師尋求入朝的門路,沒成想幾頓奉承般的酒席下來,自己也是跟着被打倒,說起來委實是倒黴得很。

林汝翥、金之俊、劉正宗的腦袋被砍下來之後,最後一個人犯被幾個城防軍兵士提了上來,兵士二話不說便一腳踹在寧完我腿上,迫使他面朝諸多觀刑百姓跪下來。

“呵呵。”

寧完我在軍營遭受了半個晚上的“非人道”折磨,此時早已不成人樣,有氣無力不說,還是披頭散髮、雙目血紅,看樣子比街邊要飯的都要慘上不少。

“我...我大清兵遲早要殺進京師,將你們那狗皇帝砍了,將...將你們這些人通通誅了九族。”寧完我此時已經是進氣多出氣少,似乎知道自己就要玩完,所說都是喪心病狂的惡咒:

“暴明至今二百七十年有七,最遲明年,其運必終!到了那時,便是我大清鐵騎入主中原,解救天下萬民與水火之時,這是天命!人與天鬥,那是自尋死路!!”

“狗屁的天命,朕,大明的天子,就是天命!天命就在你眼前站着,你狗日的建奴呢,怎麼沒見來人救你?”

寧完我話音剛落,從前面不遠處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喝聲,轉頭一看,卻是崇禎皇帝親自來了。

“汝世代承皇命厚恩,不思圖報,以精進自身文采報國爲己任,反從建虜,以建奴之留用以證自身,與‘公甫’之字何同?”崇禎皇帝騎馬怒氣衝衝而來,全然不顧天子顏面,指着寧完我冷笑道:

“此等漢奸,最爲可恨!朕所編《逆臣傳》,便是要將汝等賣國求榮、背主棄義的投機小人盡數編入其中,以傳後世知曉!”

“此賊斬首已無消百姓對其恨,傳朕詔命,改爲午時三刻,承天門外,處以凌遲之刑,千刀萬剮。今後若是捉到此類漢奸,一律照此辦理!”

崇禎皇帝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身邊跟着一羣騎着快馬,披着深黑色盔甲的禁軍兵士,百姓見了們都是議論紛紛,看來這位天子乃是性情中人,大明有了這樣一位皇帝,當真是中興之時到了。

在寧完我驚愕又不可置信的眼神中,無數百姓、差役和軍兵們紛紛自覺的匍匐在地,奔着崇禎皇帝駕馬離去的方向不斷叩頭,口中高呼“皇帝萬歲萬萬歲”,一浪高過一浪。

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
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