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

“動用士林、商賈中的關係,那鄭三俊真是這麼說的?”

兩天後的早晨,鍛鍊身體回到暖閣剛坐下,崇禎皇帝就聽見這麼個讓人好氣又好笑的消息。

“朕在暖閣坐着,這些沒卵子的商賈又能幹什麼,派一羣人衝進來刺殺朕,還是把忠於朕的醫師全宰了?”

“亦或者惱羞成怒,到處散播關於朕是桀紂之君的讒言?除了嘴炮能耐,這幫猴子還能幹什麼?”

一旁站着的王承恩聞言也是禁不住笑了出來,的確,現如今的京城雖然還算不上是鐵桶,但卻可以說是天啓年以來最安全的一次。

三廠一衛分工明確,番子遍佈城內各個街道,無論大小衙門,皆有東西兩廠番役坐堂看關,而五城兵馬司已經逐漸被團營、京營取代,神武軍又接管了京城戍衛。

只要那些東林黨有一丁點風吹草動,各廠衛絕對是比他們先動手的那個。

甚至於崇禎皇帝的旨意可以直達軍營,以平亂之名動用兵力給京城來個大清洗,這些東林黨在北京就像秋後的螞蚱,現在蹦躂的越猛,就越說明他們已經蹦躂不了多久了。

東林黨不想讓馮銓和王紹微這兩個閹黨還朝那是鐵定的,現在滿朝文武基本都是所謂的東林清流,說話時都特麼打着一個腔調,辦起事來也都是同氣連枝。

這些東林黨就指着朝堂上的功夫和你皇上唱反調,可自打十七年開始,崇禎皇帝就特麼基本不上朝了,有什麼事兒都是吩咐廠衛和心腹私下辦,可真是愁死一羣東林黨。

對崇禎皇帝來說,在這上吊在即的緊要關頭,上不上朝已經不重要了,攥住刀把子推行中旨,把自己的意志貫徹下去纔是要緊事,難道還有誰敢在明面兒上不尊行?

什麼,你說有,那正好!讓廠衛順手給辦了,省個麻煩,還能抄出不少銀子充實國庫!

什麼江左大家,什麼復社才子,什麼東林黨的各個清流、門生,能叫上姓名的那些著名人士隨便拎出來一個查查,再公之於衆,讓天下軍民看看清流老爺們的真實面目。

起初崇禎皇帝並不在意什麼朝堂黨派的問題,反正全是東林黨、賣國賊,有一個殺一個,殺他個人頭滾滾。

等時間長了,卻也發現逐漸力不從心,因爲崇禎皇帝發現根本就殺不完,好像全天下有頭有臉的漢奸全聚在這大明朝京城裡來了。

崇禎的心腹大都是後世記起來那些勳戚和戰死的太監,這些人有實權的還是少數,即便降旨給他們實權,但他們還是沒有兵力在手,京城之外,皇權已經虛弱到了幾乎不存在的地步。

崇禎皇帝的心腹在這北直隸去辦公務,到了地方上莫說是衙門官員,就連路邊的惡狗都不會多鳥你幾眼。

就連北直隸都是這般,江南一帶的情形就已經可想而知,皇帝還在不在於江南士紳來說其實已經沒什麼分別了,反正皇命連直隸都出不去,更別提到江南了。

這幾個月以來,天下間的大事小情,除了後世記憶以外,基本全靠崇禎自己用廠衛去探聽發現,想從文官嘴裡知道什麼真實消息,那就是太天真了。

東林黨仗着人多,滿朝都打定主意,是根本不會主動說的。

只要上朝,面對的就是那些殭屍臉東林黨,除了彈劾這個要殺那個以外,根本是屁事兒沒有。

崇禎皇帝逐漸發現,自己還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光有廠衛和武將還不夠,沒有幾個忠心耿耿的狗腿子在朝堂上攪和,有些事兒辦的還真就沒那麼順利。

換句話來說,東林黨把控朝政時間已經夠長了,大明朝堂上的冠冕堂皇的‘正人君子’也夠多了,該找些不要臉的臣子來把京師這趟水給攪渾了。

崇禎皇帝不怕水渾,怕的是這水太清亮了。

“陛下說的是,要不要奴婢帶人把鄭三俊給拿下?”

正常來說,這種時候已經手拿把攥吃定了鄭三俊,可謂是人贓並獲,崇禎皇帝早該降旨抄家了,可直到現在都沒什麼旨意下來。

王承恩怕夜長夢多,便是再出言提醒,崇禎皇帝沒有直接回答,卻是看了一眼外頭,說道:

“吩咐番子們擦亮刀,該動的時候,朕不會手軟。”

崇禎皇帝明顯有其它的打算,王承恩也就是不便再問,點點頭就躬身退下,這個時候李春興沖沖跑進來,說道:

“皇上,馮大學士進京了,正在偏殿等待召見呢!”

崇禎皇帝沒想到這貨來的這麼快,不是在涿州嗎,按路程來說起碼也要三五天光景,怎麼兩天就到了,難不成是飛過來的。、

“召他進來!”

馮銓舉手投足都是容光煥發,渾身上下散發着第二春的氣息,根本不像個快五十的老頭,反倒像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子。

他進來見到面有疲態的崇禎皇帝,當即鼻子就是一酸,趕緊跪在地上山呼:

“臣馮銓,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事實上,上一次韃子寇邊,在京畿一帶禍亂的時候,馮銓正是在涿州賦閒,爲了向崇禎皇帝表示忠心,他用家財招募義勇守城,幫助守備涿州。

雖然馮銓這種舉動完全是爲了討好皇帝,但他的確是當時爲數不多有作爲的文臣武將。

當時城上擺了十幾門紅夷大炮,威力巨大,要是讓韃子獲取自然不堪設想,正是因爲馮銓這個向皇帝諂媚的行爲,讓韃子不敢輕易攻城,繼而歪打正着保住了這些紅夷大炮。

馮銓上的摺子被東林黨留中不發,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壓根不知道這回事兒,所以他的小算盤便是打空,賠了銀子又沒還朝,自此便知事已難爲,便是死心在家閒待着。

直到有一天,馮銓忽然接到了來自司禮監的旨意,極度震驚之下,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馮銓按慣例給司禮太監孝敬,順帶着開始打聽近期京師的見聞。

聽到崇禎皇帝不再相信東林黨,重設三廠一衛的時候,馮銓更加張大了嘴,激動地難以控制自己,向京城方向不斷山呼皇帝萬歲。

馮銓還打聽到,除讓自己還朝復職以外,崇禎皇帝還詔了天啓年間的吏部天官王紹微入京,看來複興有望。

人逢喜事精神爽,馮銓期盼多年,爲的就是能還朝爲皇帝效力,如今這個機會來了,當然不會管這旨意是中旨還是聖旨,當即就是火速來京。

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
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