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

“你們都起身,眼下戰事已畢,天下間再沒什麼關寧軍,都是我大明軍隊,這山海關也已經收復了,你們都立了不小的功勳,這些朕都看在眼裡。”

崇禎皇帝在馬上說道,卻並未親自下去扶起他們。

眼前這些人大約有接近二十來個,聽了這話後仍是有些不可置信,朝廷難道就這麼原諒了自己,畢竟在這個時候的人看來,自己先前犯下的可是株連九族的死罪。

這時候夏國相沉吟半晌,站起身將他們一一拉起來,說道:“陛下仁德,寬恕你等死罪,還不快領旨謝恩。”

“罪民領旨謝恩,謝過吾皇萬歲萬萬歲!”

崇禎想了一下,吩咐夏國相和胡國柱將這些人整合起來,統計好投降吳軍兵士的姓名、籍貫和原來守衛關內哪處關隘、衛城,自己則繼續率隊向城內前進。

一路上,早有禁軍兵士在各自將官的帶領下先行疏通了各街各道,將城中的百姓攔住,此時他們在道路兩側心悅誠服的低頭跪地,口中齊呼皇上萬歲。

不多時,一座高二尺七丈,方五丈,穿心四孔的巍峨鐘鼓樓便即映入眼簾,這是已經來到了關城的正中心。

來到樓前,只見到一方匾額正懸於其上——“吉光普照”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面衝關內,顯得十分古樸和滄桑。

崇禎尚還記得,最近一次的修繕,是萬曆三十九年時,由一名爲劉孔尹的守關副將主持,想到這裡便開口道:

“調薊鎮黃得功爲山海關總兵,調楊御藩爲薊鎮總兵,在三日後上任,告訴黃得功,這山海關要給朕修繕一新,不夠的銀子着戶部撥給,去吧!”

“遵旨!!”

一名錦衣衛百戶不敢怠慢,當即抱拳大喝一聲,轉身帶着崇禎皇帝方纔的口諭奔出山海關,直朝黃得功鎮守的薊鎮一帶而去。

來到吳三桂的平西伯府邸,卻見早有一大批人員在此等待,爲首的是個文官,這人此時早是成了淚人,上前帶着哭腔喊道:

“臣,兵部山海關分司主事林惟佑,見過吾皇萬歲萬萬歲!這是吳三桂近幾年在山海關內強徵兵士的名單,請聖上過目!”

見到此人,崇禎皇帝纔想起來,原來朝廷在山海關內還一直設有一個兵部分司,這也是全天下唯一的兵部分司。

將這東西交到隨軍的兵部侍郎馬嘉植手中,崇禎皇帝下馬深切撫慰了這些長久被吳三桂架空的兵部官員,但也就點到爲止,隨即邁入府內。

“林主事,朕有些忘了,國朝于山海關設兵部分司至今,是到了多少任了?”

聽見皇帝這話,林惟佑有些沒反應過來,愣愣說道:“回陛下,到臣這一任,是剛好第九十任了。”

“這麼久了。”崇禎皇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問道:“那林主事在山海關做事多久了?”

“回陛下,臣在山海關做事有近十五年了。”林惟佑知無不答,一副恭謙備至的模樣,可他這個樣子,卻實實在在叫崇禎有些反感起來。

如今國朝需要的不是這樣唯唯諾諾之人,要的是行事雷厲風行,能替朕管理好地方,出了事可以獨當一面向國朝盡心盡力之人。

這林惟佑被困多年,縱是有些苦楚,但畢竟是本身能力不濟,這樣的人還是趁早調走,再留在山海關也是無用。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林惟佑看樣子對國朝委實忠心耿耿,就因爲被吳三桂架空而怪罪,爲免又有些不近人情,要知道就連高第和唐通加在一起,都沒鬥過吳三桂。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似笑非笑的說道:“林主事忠於任上,勞苦功高,馬侍郎,若朕未曾記錯,青州知府是不是還留有空缺?”

見到後者點頭確定,崇禎皇帝便又擺手道:“林主事,明日你便去青州府上任吧,切記,再發生了什麼事,一定要從速處置,不能再叫這等賊人做大。”

崇禎皇帝在從速處置上,加重了語氣,林惟佑畢竟是官場混過的,還是在兵部供職,更能明白前者話中蘊藏的意思,當即是連連拍着胸脯保證。

“臣謝過陛下,臣定當恪盡職守!”

說起來,從兵部調到地方任一知府,這是實打實的貶黜,更何況還是山東這等俗稱的窮困之地,不過這對於林惟佑來說,卻更意味着解脫。

山東雖說不如京畿,但畢竟山高皇帝遠,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爲官辦事有些慢症,山東府如今是牟文綬爲總兵,副總兵邱磊也是戰功卓著。

這兩位都不是好招惹的對象,只要自己配合他們,內部該是不會出什麼大問題,這樣也就能在任上多做幾年,如果地方上不出什麼大亂子,終老於任上也說不定。

換一種說法,這正是崇禎皇帝對他一種特別的恩赦。

林惟佑這個人,雖說大能力沒有,但是做個太平知府還是綽綽有餘的,把他硬留在山海關實際是難爲他了。

在府內晃了一圈,吳三桂的家人沒見到,崇禎正爲府內的豪華裝修所驚異,倒是被李遵祖跑來,說是在地窖裡發現了二十幾個被擄來的女子。

此時抓來府內那些男女僕人多半都已被遣返回家,而這些女子年紀幾乎都在二十歲上下,最小的也不過才十六七歲。

李遵祖說他已經粗問過幾句,這些女子大部分都是山海關本地人,有幾個則是關外寧遠帶回來的。

聽完這些,周圍的軍將們沒什麼可憐的心思,都是哈哈大笑起來,道是這吳三桂從這一點看上去倒像是個男人,看來是因爲妻妾都不在身邊,這才抓她們過來頂一頂。

笑歸笑,對於這些女子的處置也還是要儘快解決,不過這些事就和崇禎皇帝沒什麼關係了,堂堂一個皇帝,總不能事必躬親什麼都過問上一遍。

張世澤對於這種事情也懶得多說,也就是幾句話。

這些女子能找到家人的,送到家裡去和家人團聚,沒有親人的也好辦,軍中沒有家人的兵士弟兄可有的是,就直接做主給成親拜堂成個家,也好讓這些小子收收心。

正好這些女子都被吳賊壞了名節,再回去想找個好男人也難,這麼做也是一箭雙鵰之舉。

這些兵原來大多數也都是流民和苦哈哈們,啥都沒有,本來說門親就難,如今也不好再要求女方點什麼,見模樣差不多順眼的,也就半推半就了。

雖說現在沒感情,但女方可對他們可都服帖的很,畢竟是朝廷得勝大軍,擊潰了吳軍將她們救出火海,用她們的話說,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好漢。

沒感情,那不是都可以後天培養麼,這個年代的人觀念不一樣,就算以前根本不認識,倆人一旦成了親,那可就什麼都不一樣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兵士上陣打仗是把好手,但看見女人卻一下子都成了靦腆的大孩子,緊張的說不出話來。

“在這入洞房?英國公你可別逗俺們玩兒了!”

“老子閒着沒事兒幹了逗你們玩,行了,我多的也不說了,李遵祖,搞定這事兒,真是頭疼。”張世澤也懶得多管這些事,跟着崇禎皇帝就走了。

李遵祖笑着喊道:“哎,英國公您老慢走!”

他們一行人離開以後,李遵祖指着自己部下更是笑罵不已:“你說說你們幾個,是真沒出息!看上陣那功夫勇猛的樣子,現在咋了,一個個都成慫包蛋了,戰場上得,女人肚皮就上不得了?”

“皇上和英國公都沒說啥,你們還顧忌什麼,趕緊把姑娘們八擡大轎娶過門啊,我都替你們着急!”

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隨便說說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
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隨便說說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