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

事實也正如朱翊鈞所想。

顧憲成一場講學所引發的爭論,並沒有因爲各回各家而停歇。

反而是因爲各自手中操持着報紙喉舌而愈演愈烈。

今日一早,顧憲成便對昨日的講學內容做好了覆盤與歸納,刊載於《東林學報》,四處散播——產出之快速,顯然是一夜沒睡。

內容上照例還是先論述了一番他的主張,也就是——本體唯性善,功夫唯小心。

出於循序漸進的考量,篇幅主要還是集中於前者性善論,以及本體到功夫的過度論證上。

與別派的異見,也集中於本體論上。

有異見,自然要在文中將其拉出來好生批評一番的,無善無惡論、性惡論一個都沒跑掉,而篇幅最多的,便數李贄的循世論了。

甚至爲此還特開一版,穿插了一則小故事。

且說是顧憲成昨日講學,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在場之人無不頷首認同。

而良知循世論的創始人李贄,憂懼於顧憲成的學說威脅,茶飯不思,便潛入偷聽。

不聽則已,一聽便知道自己被指出了理論缺陷,戳穿了要害。

於是,李贄便惱羞成怒,登臺大放厥詞,說什麼聖人已死,以我爲尊的胡言亂語。

又偏偏卻對他所指出的學術缺陷“混”之一字避而不談,宛如潑婦罵街,委實難看。

顧憲成將李贄的一番言行,形容爲“動輒用什麼天下、萬民做幌子的僞君子的真面目”,並且奉勸大家遇到這種說得比唱得好聽的學說遠一點。

實際上,顧憲成的報紙剛剛興起,做工比不上通政司的公器,還缺乏小說、時事版面所帶來的趣味性,銷量十分一般。

哪怕刊登報紙,也鮮有人看。

但畢竟師出名門嘛,顧憲成也不指望靠這個賺錢,直接大手一揮,搞了個“一文促銷”的噱頭。

沒有一無是處的商品,只有一無是處的價格,顧憲成幾乎白給地做法,一早上就賣了三千份出去,額,也就是銷售額總計三兩銀子。

毛邊紙的市價是十張打包賣五十六文,顧憲成這做法肯定是不賺錢的。

可甭管賺不賺錢,這討論度瞬間就拉了上來。

進京趕考的舉人以其作爲消遣。

國子監的監生將之當作趣事。

官宦世家藉此揣摩士林風向。

甚至佛道兩家,也默默投來好奇的目光。

尤其顧憲成的學說,根底深厚,概因其師出名門,其本體論之完備,幾乎是集歷代之大成。

上援引孔孟,中吸納朱王,下則有更迭氣象。

凡見者,無不交口稱讚,謂之假以時日,必成大儒。

一時間給顧憲成打出了好大的聲望,無不知京城有了這麼一位面如冠玉、師出名門的有學士子。

而相應的,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李贄,則自然而然成爲了衆人視線的焦點。

顧憲成都出招了,這一位泰州學派出身、離經叛道的“名人”,又當如何應付呢?

人都是先入爲主的。

誠如顧憲成所說,李贄無論是不屑一顧也好,還是沒想好措辭也罷,總之他並沒有回答顧憲成所指出的理論缺陷,也就是“混”之一字。

你說道德循世,良知隨時而移,那道德良知的準繩豈不是混沌不明?

準繩都混沌了,又如何致良知呢?

那麼李贄會如何迴應顧憲成的質疑呢?是強詞奪理?還是別出心裁?亦或者視若無睹?

看客們紛紛對李贄的反應,抱有極高的期待。

好在,看客們並沒有等上太久。

顧憲成見報的翌日,新報便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報!最新一期新報!”

“泰州學派對戰南中王門!”

“震驚!良知循世論再突破!先看先有!”

李贄的一篇文章,不出意料地刊登在了這一期的報紙上。

報紙一出,便被搶購一空。

在京的士人、儒生、佛道,無不迫不及待觀而閱之。

題目曰《良知循世而有普遍者》,新報上難得刊登了文言,爲此還特意用版面做了白話翻譯,顯然是爲了兼顧受衆。

文章並未直接開宗明義,反而下面還創造性地跟了一個小標題,甚至像是強行插入的——人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好事者咂摸半晌略微品出些感覺,才繼續往下看去。

“愚竊見桑林野合,古之正禮,今之失節;子烝其母,蠻之習俗,漢之亂倫;我之不欲,施與彼身,不可也。”

“何也?”

“時代、萬民良知道德之殊異也。”

“此天理之異乎?此性體之異乎?此本體之異也!”

“上文有述,不再贅言再三。”

“或曰,天理混沌,時代混溟、宇宙混淆、你我混同,豈有良知出?”

“愚竊謂,孝悌父母,古今共遵;殺人償命,蠻漢共守;溫良恭儉,你我共心。”

“何也?”

“時代、萬民良知道德趨同,亦爲本體之所同也,所謂抽象而出之共同本體。”

“愚嘗謂,道德良知,乃萬民共同利益之追求,我所不欲,推及他人者哉,他所不欲,推於我心者哉。”

“推己及人,萬民之性也;諸世共通,文明之理也;普遍存在,天地之道也。”

“是故,良知道德循世,非混而無準,實乃普遍於世,抽象於一也。”

“本體於功夫之橋架,此之所謂……”

“普世道德也!”

……

論戰爭辯,自然不止於檯面上的激烈碰撞,水面下的暗流涌動,也不可或缺。

徐階府上,便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少師徐老一把年紀了,今日臉上竟是難得一見露出恭謹的神色,不卑不亢地攙扶着一名老者落座。

老者滿臉褶皺,全身散發着天人五衰之氣。

“師叔不在家好生將養,沒由來地入京折騰,又是何苦來哉。”徐階看着老者,暗呼棘手。

老者簡單一個落座的動作,已然是氣喘吁吁。

徐階剛要放開老人,突然發現自己胳膊被一隻乾枯的手掌扣住。

他回過頭,只見老者躺倒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嘴脣微翕道:“天一回暖,我大抵就要死了。”

“你向來喜歡歸寂,我死前在你身旁試着歸寂歸寂,看能不能趕着這陣功夫成個聖。”

徐階沒將這玩笑話當真,順勢坐到老者身邊:“師叔即便是想替顧憲成張目,又何必來尋我?我如今何其落魄?”

老者靠着椅子上的頭一歪,嚇了徐階一大跳,還好口中話語陸續傳來:“他至多算歐陽德的徒孫,跟我親疏有別,豈能用張目二字?不過是看護看護新秀罷了。”

徐階沉默不語。

眼前這位老者,名諱錢洪德,乃是王陽明的正經學生——死後負責整理王陽明書稿的那種學生。

而徐階的老師聶豹,充其量算個心學外門弟子。

眼下差不多算是聖人外門徒孫遇到聖人親傳弟子,每一聲師叔,都是在擡舉自家過世的老師。

這也是徐階恭恭敬敬的緣故,他可以不在乎,但他那位以陽明學生自居的老師,肯定在乎。

而錢德洪話裡的意思也很明顯,這是修證派的共識,不單單他自己的意思。

見徐階不說話,錢德洪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我已經去尋過高儀、呂調陽、王宗沐等人了,不必怕我給你惹麻煩。”

“況且,當年你貴爲首輔,開辦靈濟宮大會時,請歐陽德都不肯請我,我嫉恨不敢言,正是你眼下落魄了,我纔敢不告登門啊。”

高儀、呂調陽、王宗沐,這三人都是心學門徒,譬如呂調陽便是師從程文德,而高儀,更是錢德洪的學生。

他錢某人作爲三師七證的天下教授師之一,如今還是有些體面的。

徐階聞言,嘆了一口氣:“師叔且直說罷。”

錢德洪點了點頭,枯燥的手指敲了敲桌案,開口道:“今日報紙的論戰看了麼?”

徐階臉上終於有了表情,他忍不住冷笑一聲:“你那徒孫膽子夠大,本事卻稀鬆,我看八成不是李贄的對手。”

徐階能有好臉色纔怪了,畢竟前日顧憲成還當衆侮辱了自己一番,把他一個歸寂派,立着靶子來打。

如今看到李贄一經立論,便贏得信衆無數,難免能帶入些爽快。

錢德洪動作很輕地擺了擺手:“小孩子不懂事,多打磨打磨就夠火候了。”

他頓了頓,顫巍巍從袖中取出一份報紙,有些餘悸未消地感慨道:“就是這個李贄……未免有些太過離經叛道、駭人聽聞了。”

離經叛道指的立論,駭人聽聞說的是水準。

徐階沒有去接報紙,他已經看過無數次了。

方纔還同仇敵愾的徐階,聽聞這話,竟然鬼使神差點了點頭,喃喃自語:“普世道德……確實宛如鬼神之說。”

李贄的學說太能蠱惑人心了。

今日方一登報,局勢立刻便逆轉了去。

先前還猶豫不決,傾心顧憲成學說的人,當場便開始念起了普世價值的經。

兩人一時沉默。

半晌後,錢德洪纔有了動靜。

他指着上面一行字,擡頭看向徐階,聲音沙啞而嚴肅:“這其二也就罷了,就是這普世價值之一,是李贄替皇帝的奇技淫巧張目,還是乾脆就是皇帝的態度!?”

“新報是書院的後院,呂調陽說只有你才能分辨,你說,究竟如何!?”

李贄背後有皇帝的影子是肯定的,否則也不會將李贄作爲靶子豎起來打了,不就是爲了矯正皇帝的歪心思嗎?

但其中也有說道。

上面本意是好的,只是被蠱惑了,和上面本意就是歪的,意義截然不同。

如果這篇文章,真有皇帝的身影,那這位比起大明朝歷代先君而言,恐怕是真到了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的地步了。

偏偏那一句“人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帶着十足的皇帝的影子。

而且無巧不成書。

據李三才所說,那晚還有疑似皇帝的人出現在會場,雖然宮中沒有傳出風聲,但誰也不敢不慎重對待。

學術之爭落於下風只是一時的事,顧憲成不行,他們這些老頭還能幕後幫襯一二——辦報的好處,不就在此?

但萬一皇帝依靠血脈之力,掀桌子又如何?

於是,錢德洪大呼不講武德的同時,不得不拖着老邁的身軀,四處奔走打聽。

而錢德洪這番話一問完。

徐階當即搖頭,斬釘截鐵道:“師叔,陛下何等身份,豈會折節與他人合著一說,李贄又是何等狂妄,豈會淪爲他人發聲之器官。”

“這一篇雄文,確與陛下無關,最多副標一句,乃是陛下一時興起所添。”

錢洪德將信將疑,皺眉不語。

徐階再度寬慰道:“師叔,哪怕有申時行、高儀替顧憲成作保,但只要陛下不同意,這《東林學報》就辦不起來。”

“如今報紙既然辦起來了,陛下廣開言路的心思難道不是很明顯嗎?”

“師叔,以我對陛下的瞭解,他定然不會行詭譎之事。”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錢德洪臉色稍稍放緩。

面色逐漸紅潤些許,整個人也不再氣喘吁吁,反而徑直站起身來,拍着徐階的肩膀道:“我且信你這話,若是老夫屆時當真惡了皇帝,我可就要死在你府上了。”

徐階一張老臉面露苦笑:“師叔莫要調笑,還是好生回去準備與李贄辯經纔是,這普世道德說,實在不好招架。”

說罷,便要扶着錢德洪出去。

錢德洪將手一甩,徑直離去。

徐階見其身影徹底離開,才走回屋內,見到錢德洪沒帶走的報紙,便隨手拿起。

他下意識看向方纔錢德洪所指的那一行。

“……”

“先秦時,使天下飛芻輓粟,起於黃、睡、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

“今朝漕糧四百萬石入京,只損七萬石,何也?漕運之巧愈深也。”

“自刀耕火種始,及至水車、耒耜、耬車、桔槔之所興。”

“畝產倍增幾何之數,何也?匠器之技愈高也。”

“奇技淫巧,生百姓無數,切萬民之利,豈非時代變幻之道德耶?”

“此道德非普世耶?”

“是故,普世道德之一,竊愚所謂之……”

“進步”

……

弇府別院。

王世貞將手中的新報,輕輕遞給刑部尚書張瀚。

口中喟然嘆息:“好一個普世道德,李贄已然跳脫泰州學派的樊籠窠臼,自成一體了,實在令我驚歎。”

雖然他是搞結社,論政治的文壇盟主,鑽研的是詩詞歌賦和影響力,但經學造詣,同樣不差。

以王世貞的眼光看來,李贄這一篇文章一出,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拜倒在他的門下。

但凡是給他運營……他都不敢想能醞釀出多大聲勢,屆時恐怕能搞個第一大結社。

張瀚將新報接在手中,也跟着嘆了一口氣:“我說今日刑部衙門外面堵了好些人是作甚,原來是李贄這廝害的。”

過年嘛,雖然不上朝,但衙門還是要輪流值班的,他這個尚書跟兩個侍郎作爲堂官,三天一換值。

王世貞對於這位忘年交遭了無妄之災,也不由失笑:“如今只是在說本體,還未開始論功夫。”

“好事之徒心癢難耐,又沒見得下文,自然要往最好求取的地方找找存在。”

張瀚手指下意識在新報上戳來戳去。

嘴上喃喃自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又談何容易。”

別的不說,爲官的都知道刑部不過是維穩的。

李贄這學說一出,世人心念一變,以後麻煩必然接踵而至。

王世貞事不關己,甚至出聲讚歎:“所以要好好打磨‘功夫’,才能成聖啊!我已然開始期盼起李贄如何論‘功夫’了。”

“普世道德,普世良知,好一個普世!”

“不知道顧憲成會怎麼接招了。”

張瀚搖了搖頭:“接招?他辦報不就是爲了方便讓薛應旂這些大儒出面麼?此時不出,更待何時?”

他失了談興,將新報胡亂卷在袖中,拱手告辭。

王世貞也不留張瀚,徑自起身相送。

他看着張瀚的背影,不由思緒發散。

這還只是本體論,就爭到這個地步,論起功夫的時候,豈不是真要天翻地覆?

王世貞回過頭,看着自己書架中藏得最深的那一份,由自己親筆所寫的文稿,一時間竟然有一絲膽戰心驚的感覺。

卻說張瀚拜別了王世貞,出了莊園後,甫一進入馬車,便覺得心煩意亂。

從袖中再度拿出新報,看向李贄那篇文章,蹙眉深思。

“……”

“進步之所何用?用於百姓也。”

“夫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貴人着錦繡,民亦愛美服;貴人享珍饈,民亦盼溫飽;貴人居華屋,民亦逐安寢。”

“奈何貴人慾黃金高於北斗之樞,而不使百姓有糠粃升斗之儲。”

“此有違普遍之道者,何也?不公也!”

“是故,普世道德之二,竊愚所謂之……”

“公平”

……

“公平!進步!普世也!”

“公平!進步!普世也!”

國子監一間學堂內,學生異口同聲,齊齊呼和,儼然已經成了李贄的信徒。

李坤無意路過,嚇得縮了縮脖子。

他本是來還借閱的書籍,借幾本新的——州學學生進京趕考時,在國子監也是能借書的,這就是學籍的好處。

誰曾想,剛一出門,凡遇到的士人舉子,無不在念着什麼公平、進步的經。

也不知道從哪裡來學的路數。

本以爲國子監好一點,沒想到也好不到哪裡去。

還有半個月就會試了,竟然不想着沉着應試,整日跟風些什麼事呢?

李坤搖了搖頭,懷中抱着幾本書,快步離開這處學堂,快步走向典籍廳——別人如何他不管,他肯定是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

半晌後。

李坤抱着新借的三本書,以及一份新報,搖頭晃腦走出了國子監。

口中喃喃自語:“公平……進步……公平……進步……”

169.第168章 反躬自問,蓋棺定論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第229章 蜃氣樓閣,蛙聲管絃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220章 雪霽風溫,霜消日暖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45章 紛繁複雜,悃愊無華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第205章 太祖故事,還復舊制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6章 暗流涌動192.第189章 遷鶯出谷,重整旗鼓第206章 移根仙闕,西池魚躍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民變故事其一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216章 乘風破浪,名飛雲上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152.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200.第195章 見微知著,渾身解數第208章 遣興陶情,欺世盜名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第6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110.第109章 鼉鳴鱉應,大義滅親第245章 此消彼長,起起伏伏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188.第185章 元禮模楷, 季彥領袖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第221章 詢謀諮度,講信修睦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225章 逡巡畏義,非常之謀第242章 妄下雌黃,南北大防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11.第110章 一箭雙鵰,鞘裡藏刀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44章 伺風開洋,作作有芒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174.第172章 絲絲入扣,光前啓後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
169.第168章 反躬自問,蓋棺定論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第229章 蜃氣樓閣,蛙聲管絃第231章 膏脣岐舌,公無渡河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第20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220章 雪霽風溫,霜消日暖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45章 紛繁複雜,悃愊無華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64.第64章 調和陰陽,用舍行藏161.第160章 盡是還丹,歷歷堪收第205章 太祖故事,還復舊制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6章 暗流涌動192.第189章 遷鶯出谷,重整旗鼓第206章 移根仙闕,西池魚躍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第222章 施威佈德,干犯天和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民變故事其一112.第111章 濫觴所出,生棟覆屋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216章 乘風破浪,名飛雲上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152.第151章 荏苒光陰,辭舊迎新200.第195章 見微知著,渾身解數第208章 遣興陶情,欺世盜名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72.第71章 方驂並路,納新吐故196.第189章 出巡順天205.第200章 交口稱讚,犯上作亂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第6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110.第109章 鼉鳴鱉應,大義滅親第245章 此消彼長,起起伏伏109.第108章 拔樹搜根,舐犢情深74.第73章 量才器使,山東再起79.第78章 燔黍捭豚,治病救人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188.第185章 元禮模楷, 季彥領袖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第221章 詢謀諮度,講信修睦202.第197章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第42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154.第153章 揮金如土,開海經武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28章 根據槃互,大戲序幕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198.第193章 亢反嚴禁,當殺不赦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34章 渾水摸魚,攪動時局122.第121章 囊漏貯中,善始善終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225章 逡巡畏義,非常之謀第242章 妄下雌黃,南北大防193.第190章 四不兩直,克盡厥職78.第77章 懲前毖後,受國之垢185.第182章 暑往寒來,蜂蠆起懷第223章 巧奪天工,開化萬物117.第116章 承上啓下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11.第110章 一箭雙鵰,鞘裡藏刀141.第140章 尺樹寸泓,和而不同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第50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筆從戎第37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190.第187章 陰陽順位,懸疣附贅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244章 伺風開洋,作作有芒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174.第172章 絲絲入扣,光前啓後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