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

“哦?盧將軍竟如此之勇?”邵樹德是在臨近天明前被封隱叫醒的,驟然得到這個消息,他也十分欣喜,更有些意外。

在他的固有印象中,盧懷忠勇則勇矣,卻沒有太多的方略。若是兩軍對陣,僵持不下,派他領勇士衝陣,他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可若是說獨當一面,感覺還差了那麼點意思。

這次乘風雨夜襲,說實話還是給了邵樹德一些驚喜。表面上看起來依舊是他勇猛的一面,但下令出擊之前,能想到諸多有利的因素,這足以說明他是仔細權衡了的,不是腦子一熱的僥倖之舉。

可以,可以!這麼多年的研討會,沒白參加。今後講武堂要繼續,大家都不笨,軍旅經驗又這麼豐富,時間長了,總能有所收穫。若是運氣好,產生蛻變也不是不可能。

“大帥,是否現在過河?”封隱問道。

“不急,讓軍士們用完飯再說。康元誠已死,大營已破,沒什麼問題了。”邵樹德說道:“北面的拓跋思恭等人去哪了?逮到了沒有?”

“他們離康元誠大營有十餘里之遙,應是昨晚就跑了,總共兩千餘河西党項兵卒,已是膽寒,不敢再戰。”封隱答道:“那一千五百騎也跑了,盧將軍正派出騎卒追擊這兩部,不知道能否有所斬獲。”

“鐵林軍的騎卒到哪了?”

“亦在河西,同樣在追擊潰兵。”

“好,先用早飯吧。”邵樹德不慌不忙地坐了下來。有昨晚那場大勝佐味,今天的早餐吃起來格外美味。

辰時,河東岸的鐵林軍、經略軍陸續開始渡河。

之前雖然是吸引康元誠注意力的假渡河,但他們真的造了很多渡具。大軍加上夫子,足足兩三萬人,還有糧草、器械、車馬、役畜,只花了不到三天時間就渡河完畢,效率還是相當之高的。

邵大帥當天下午就抵達了河對岸。

“盧將軍令某刮目相看。”邵樹德笑道:“夜襲大破康元誠,壯哉!折將軍在河西岸亦大破河西党項,俘斬六千餘人,連收定遠軍、懷遠、保靜等地,今兵圍靈武,旦夕可下。有盧、折二將,西北之事無憂矣。”

“大帥,昨日末將亦俘斬三千餘人。待追擊殘敵之騎卒回來,應還能有所斬獲。折將軍勇則勇矣,然河西党項,如何能與靈州衙軍相比?”盧懷忠大聲道。

“幸好知道你的性子,不然折將軍定要與你理論一番。”邵樹德笑道:“汝二人皆乃吾之愛將,不分上下。”

衆人一邊走一邊說笑,很快便到了康元誠的中軍大帳。此人的屍體已被移了過來,邵樹德仔細看了看,道:“攻殺節帥,此等十惡不赦之徒,死於戰陣算便宜他了。一會將首級斬下,待某攻破靈州之後,將其與康氏家人一起押往京師。”

“遵命。”封隱答道。

韓朗、康元誠作亂,攻殺節帥。若朝廷默認,自可無罪。可如今朝廷不是沒承認麼,那可就是罪將了,當然要押往京師。

“怎還有女人?”邵樹德指着縮在角落裡的舞姬,問道。

此女身上披了一件薄紗,楚楚可憐。

“此乃康元誠軍中舞姬。”有人答道。

“唔……”邵樹德沉吟了一會,問道:“昨日襲營,誰當先翻越而下?”

“大帥,乃末將營中隊副劉三斛。”郭琪上前答道。

“將他找來。”

劉三斛很快便至。

“劉三鬥是你什麼人?”邵樹德問道。

“吾之二弟。”劉三斛聞言有些不安,擔心自家弟弟是不是觸怒了大帥。

“甚好。”邵樹德笑道:“郭判官,作戰先登,是何功?”

“稟大帥。昨夜襲營,敵軍有寨,當爲上陣;俘斬三千餘人,當爲上獲;作戰先登,當爲上陣上獲第一等。”郭黁引經據典,說道。

當然,他說的這是行軍制下的敘功等級。事實上在募兵制大行其道之後,各藩鎮的軍賞制度,主要是軍中職位和財貨。若當時職位無空缺,那麼就以財貨爲主,等有空時可以再補。

“軍中賞賜,尚不足以酬此功。”邵樹德說道:“便將此美人賞予壯士。”

邵樹德此言一出,劉三斛一陣激動,封隱身後的親兵也用羨慕的眼神看着他。

先登勇士,軍中職位若有空缺,往往是第一順位升職的,此外還有大量錢帛賞賜。沒想到大帥嫌不夠,還要賞美姬,頓時人人羨慕,恨不得馬上就去攻靈州,自己也搏一搏這富貴風流。

康元誠是有眼光的,能讓他帶到軍中的舞姬,自然不是普通貨色!

劉三斛激動之下直欲跪下,邵樹德一把攔住,道:“某在軍中定下的規矩,勇士見某,無需下跪!”

“願爲大帥效死!”劉三斛臉漲得通紅,顫聲道。

“先讓此女隨押運糧草的隊伍回夏州。知會楊亮一聲,路上派人照顧周全了,此乃武威軍先登勇士劉三斛之家眷,勿要被人折辱了。”邵樹德說道。

“遵命。”封隱應道。

“走吧,去看看傷卒。”邵樹德帶着衆人舉步前行。

昨晚大戰,武威軍的傷亡其實很小,不過兩百人上下。敵軍真正被武威軍殺的也不多,大概也就千餘人的樣子,絕大部分還是黑暗中不辯敵我,自相攻殺所致,最後被俘的仍然有近千人。

“大帥,河西有消息傳來,義從軍、定遠軍攻靈武,兩日而下,斬得賊首千級,餘皆降。”剛剛走出傷兵營,又有軍報傳來。

“如此甚好。”邵樹德點頭,道:“傳令下去,修繕、擴建營地,待全軍渡河完畢之後,再拔營啓程,攻靈州。另,魏蒙保部留河西監視,鐵騎軍全數渡河,義從軍、定遠軍整備完畢之後,亦渡河,將靈州南、北、東三面圍住。”

“遵命。”封隱應道。

五月初二,鐵林軍、經略軍及輜重夫子全數渡河完畢。兩萬餘大軍浩浩蕩蕩,經略軍先行,武威軍、鐵林軍隨後,朝靈州城殺去。

初三,大軍抵達城下,開始紮營。當日,義從軍、鐵騎軍、定遠軍各部皆至。一時間,城外屯了三四萬大軍,氣勢逼人。

而此時的靈州城內,不出意外,一片愁雲慘淡。

韓朗坐在節度使府內,神色怔忡,臉色蒼白。康元誠在苦水河畔大敗,交給他的五千衙軍一個也沒回來,尤其是那一千五百騎卒,乃靈州精銳,難不成也全死了?或者直接降了邵賊?

“天要亡我啊!”韓朗嘆了一聲。

這個年頭,殺節度使算什麼罪?天底下這麼幹的軍將多了去了!那邵樹德憑什麼來討伐我?朝廷爲何不默認?

這兩個問題,韓朗想了很久,始終沒想出什麼頭緒。

或許,這就是命啊!

從康元誠大敗的消息傳回來那天開始,靈州城內就暗流涌動。若不是韓氏在此經營了數代人,樹大根深的話,估計自己早就被人綁了起來,送到城外邵賊營中了。

但即便如此,軍中仍然氣氛緊張,人皆相疑,看誰都想要投降的樣子。

這還打什麼仗!

靈州堅城,有兩千衙軍、兩千州兵,再徵發點民壯,好好守的話,邵賊倉促間未必能打得下來。可問題就出在這裡,人心不齊,人皆相疑,城中多半還有表面順服自己,但暗地裡心向李元禮的叛徒,這如何能守?

“阿爺,辯才法師已經請來了。”正嗟嘆間,長子韓遵入內,稟道。

“哦,快請入內。”韓朗聞言精神一振,說道。

辯才和尚在韓氏親兵的帶領下走了進來,道:“不知留後找貧道何事。”

辯才年紀已經不小了,大概六十餘歲,是龍興寺的高僧大德,素以能言善辯著稱。

“法師……”韓朗躊躇了一陣,方道:“某欲遣法師出城,至靈武郡王營中。”

辯才聞言沉默,良久後才道:“兵臨城下,這個說客卻是不好當。”

“某隻求保全家族,別無他想。”韓朗道。

辯才嘆了口氣,回道:“韓氏數代先人對敝寺多有照拂,貧道便走一趟又如何。只是,韓將軍勿抱有太大期望。靈武郡王乃朝廷所委之東面行營招討使,貧道聽聞其一向恭事朝廷,然亦不是殘暴之輩……”

辯才和尚話只說了一半,但意思相當明顯,邵樹德要將韓朗一家械往京師治罪,想全身而退是不太可能了。但如果達成交易,除去韓朗一家的韓氏宗族並不一定會有事,說不定可以保全下來。

韓朗聽到這裡臉色更是蒼白,韓遵也有些驚慌。

良久後,韓朗才慘笑道:“法師但去,若靈武郡王不允,某亦不是束手就擒之輩。靈州尚有數千兒郎,皆存死志,想要攻取可沒那麼容易。”

辯才和尚看了他一眼,又長嘆了一聲。聽聞衙軍之中多有韓氏子弟,弄不好到了最後,這位留後要被族人出賣。

可悲,可憐,可嘆!佛法不昌,未得度化世人啊!

當日,靈州城上放下了一個吊籃。辯才帶着龍興寺僧人增忍,朝定難軍大營走去。他們的身影單薄蕭瑟,一如此時的靈州。

第586章 後備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二十章 上路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1225章 新土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九章 西使城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十三章 南京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216章 撫寧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十九章 河內第1002章 彷徨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四章 兵諫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三章 議帥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十九章 河內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十五章 議論第五章 大江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十九章 邀請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三章 南京第三十章 閒聊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十七章 推戴第六章 接見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章 河清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一章 故人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1131章 手藝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1034章 纏鬥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1251章 柳城第五章 城建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1279章 離京第二章 世道
第586章 後備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二十章 上路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1225章 新土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九章 西使城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十三章 南京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216章 撫寧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十九章 河內第1002章 彷徨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四章 兵諫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三章 議帥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十九章 河內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十五章 議論第五章 大江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十九章 邀請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三章 南京第三十章 閒聊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十七章 推戴第六章 接見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章 河清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一章 故人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1131章 手藝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1034章 纏鬥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1251章 柳城第五章 城建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1279章 離京第二章 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