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走也!

第1180章 走也!

鼓聲擂起,一下一下動人心魄。

定鼎門之外,數萬軍士一路小跑,至空地上立定。

春雨飄落了下來,漸漸有瓢潑之勢。

大風吹起,雨借風勢撲面而來,幾乎讓人眼睛都睜不開。

水珠掛在甲葉之上,滴滴答答往下落。不一會兒,腳底下的泥地就變得鬆軟了起來。

邵樹德不顧衆臣勸阻,策馬行至陣前。

本以爲是個晴天,沒想到突然來了一陣雨,讓人措手不及。

軍士們見聖人不避風雨,一身戎服檢閱部隊,個個擡頭挺胸,士氣高昂。

大夏男兒,風裡來雨裡去,吃冰臥雪,奮勇百戰,何曾皺過一次眉頭?

邵樹德一陣一陣走過。

禁軍將士們肅立良久,沒有絲毫喧譁之聲,沒有一點不耐之色,讓他很是滿意。聯想到昨日登樓看到的土團鄉夫們的表現,簡直就是雲泥之別。

待宣佈賞格之後,軍士們又齊聲歡呼,整齊劃一。

朕的健兒,邵樹德哈哈大笑,至少現在還是能戰的,還是天下強軍,希望二代們也能保持吧。

他想起了後世朱全忠的二代兵。

後梁開平四年(910),樑將韓勍率三萬人與晉兵戰。周德威觀瞭軍勢後,讓李存璋對士兵們訓話:“爾見此賊軍否?是汴州天武健兒,皆屠沽傭販,虛有表耳。縱被精甲,十不當一,擒獲足以爲資。”

於是點選精銳騎兵,從兩翼衝擊樑軍大陣,四次突入陣中,擒獲百餘人而回。樑軍士氣受挫,“渡河而退”。

周德威見到的三萬“天武健兒”,就是第二代樑軍。裝備十分精良,但被他稱爲商賈小販,虛有其表。

當然是不是真的虛有其表,那要看和誰比。被騎兵繞後從側翼衝鋒,四次被衝破大陣,前後被生擒百餘人,就這樣也沒敗,還渡河成功撤退了。

晉軍步騎主力愣是沒法趁敵軍士氣受挫,撤退之時追殺,還讓他們渡河跑了。

凡事就怕對比,後梁禁軍二代們這樣的表現,無論放在唐末之外的哪個朝代,都是一等強軍了,可想而知他們的父輩們如何能征慣戰。

邵樹德覺得洛陽二代們不能打了。但這個能不能打也是相對的,那些土團鄉夫放在其他朝代,適應戰場後,表現不會差。

“拱宸軍兒郎有幾分氣象了。”邵樹德策馬行至拱宸軍陣前,笑道。

這支部隊之前一直在往河湟押送魏博移民,這次也要跟着出征,全軍五千人,已盡數集結於此。

“徵河北,拱宸軍兒郎當立功矣。”邵樹德說道:“人賜絹兩匹、毛布一匹。”

命令傳下去之後,軍使李公佺、副使華溫琪帶頭,道:“去歲正月徐州,陛下與我等分肉而食,爲報君恩,死又何恨!弟兄們,陛下替我等養兒,殺賊!”

“陛下替我養兒,殺賊!”“陛下替我養兒,殺賊!”

軍士們以槊杆擊地,齊聲高呼。

“壯哉!”邵樹德也很感慨。

足食足餉之下,再與軍士們交心、作秀,成果不就來了麼?

他現在站到鐵林軍面前,全軍將士就會齊聲歡呼,高喊“殺他個人頭滾滾”。

他站在突將軍面前,舉劍前指,三萬將士會齊聲高呼“突將在此”。

到天雄軍之中,將士們會大喊三聲“唯死而已”,然後殺氣騰騰衝向敵軍。

一支軍隊,是需要傳承,需要靈魂的。

這些口號,凝聚着邵樹德與將士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每個新兵入營,都有人向他講這些口號的來歷,邵聖的光輝形象會給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有這些禁軍在,哪個外敵能打過來?哪個人敢造反?

最極端的情況下,哪怕文臣們都反對他,只要牢牢把握住了武夫,他就敗不了。

今年是建極三年(903),往前面推個兩百年,文人可以當皇帝,可以控制軍隊,往後推個百年,文人甚至能把軍隊搓圓揉扁,但這個時代,是武夫的時代,武夫們不支持你,任你名滿天下,屁用都沒。

邵樹德對如何與武夫相處很有心得。

首先你得是個武夫,不然就洗洗睡吧,人家不會認你,縱然靠權術維持一時,也會很快倒臺。這便是他深入軍中時,幾乎不穿龍袍,而是穿着戎服的主要原因。

皇帝會不會治理國家不要緊,是不是好人也不要緊,武夫們懶得管這些。但皇帝必須是武夫出身,必須得到武夫們的認可!

失敗的人,不是因爲你做得不好,而是因爲你失去了武夫的支持,就這麼簡單。

邵樹德弓馬嫺熟,曾經至一線走馬殺敵,曾經與底層武夫們打成一片,說的都是武夫們愛聽的話,給他們賞賜和撫卹,讓退伍的將士包攬驛站和基層鄉里官職,爲此不惜開罪文人和地方豪強。在士兵們心目中,他是純得不能再純的真武夫,代表了他們的利益,誰敢對邵聖不利,那就砍翻他。

這個年代的權力核心來源在哪裡,一定要搞清楚。

不是宰相,不是世家,不是豪強,不是地方刺史,不是文人士子,而是禁軍武夫。他們是改朝換代的主角,歷史上幾十年內表演了那麼多次,寧不鑑耶?

******

閱兵完成之後,雨也停了,大軍次第開拔,東進發。

義從軍、定難軍,外加提前出發的天雄軍、武威軍,以及尚在河北的天德、龍驤、突將三軍,超過二十萬禁軍,可以說空國而出了。

邵樹德回到定鼎樓之後,換了一件戎服。

十二歲的皇五子惠賢、十歲的皇六子明義跟在他身後,亦步亦趨。

邵樹德的兒子們到了一定年歲,都下去歷練了,這次出征,五郎、六郎便要跟在他身邊,言傳身教。等稍大一些,也要下去歷練。

其實不是沒有大臣勸阻,認爲這不合制,但邵樹德只回了一句“我武夫也”,便堵住了他們下面的話。

武夫,幹什麼事情不都很正常?我管你怎麼想。

邵家大郎今年二十歲,已是安東行營都指揮使。

二郎十九歲,是徵蜀主帥。

三郎十六歲,歷任文登縣司戶、黃縣尉,再過三兩月,即將轉任蓬萊縣丞。

四郎十四歲,這會在海州東海縣當海關令史。

五郎明年差不多也可以放出去了,六郎還要留在他身邊學習一陣子。

孩子們出去歷練,不指望能學到太多東西,因爲地方官吏會對他們有所保留。另外,他們也不可能長期待在一個職務上,而是儘可能多地接觸方方面面,在各個職務上流轉,主要是爲了熟悉地方民情,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地方任職結束後,會轉到軍中歷練一番,熟悉軍務。

他們跟狀元學文,跟最頂級的武師學武,本來就是文武兩便,自然也要文武兩方面都熟悉了。

“走也!”邵樹德換完戎服後,便下了樓,翻身上馬。

邵惠賢、邵明義亦上馬。

銀鞍直軍士夏魯奇扛着大旗,跟在後邊。三千騎簇擁着父子三人,浩浩蕩蕩出了定鼎門。

夏魯奇是青州人,應募州兵成功後,因驍勇異常,被推薦到邵樹德身邊。

邵樹德考校武藝後,驚爲天人,立賞十餘件名貴的金銀器,外加兩名美貌的宮人。

夏魯奇這人是比較老實忠心的,感激涕零,現在專門爲邵聖扛旗。

皇五子邵惠賢也見過夏魯奇的武藝,雖然心中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認,此人實在是猛得不像話。

歷史上李存勖若無夏魯奇充當保鏢,以他喜歡親臨一線廝殺的冒失勁,估計已經讓樑軍幹掉了。

後梁開平五年(911),夏魯奇與燕將單廷珪、元行欽廝殺,精彩至極,以至於兩軍將士都情不自禁“釋兵縱觀”——他們體力太好,全副武裝一打就是幾個小時,大家太累,於是放下武器觀戰。

元行欽其實武藝也相當不錯。投降河東後,李存勖有一次曾被數百樑兵包圍,眼看就要掛了,元行欽單騎衝入敵陣,空手入白刃,奪樑兵之劍,斬首一級,斷矛兩根,將李存勖救出。

他還與李嗣源大戰,被先後射中七箭,血流不止,每次都拔掉箭矢,咬牙廝殺,終射中李嗣源一箭。

貞明元年(915),李存勖又輕兵冒進,被劉鄩包圍,這次是夏魯奇救了他。

他一手持槍,一手持劍,拼死護衛,且戰且進,廝殺兩個時辰,遍體鱗傷,“手殺百餘人”,達成百人斬偉業。

最難得的是,他與王彥章是這會難得的忠義之士,“性忠義”,這比下金蛋的母雞還稀罕。

邵樹德從不覺得自己麾下大將們有多忠義。這個年代禮崩樂壞,就不存在忠義這回事,每個人都在敢不敢造反之間徘徊罷了。

正因爲如此,忠義之人更加難能可貴,遇到了就要厚賞。於是,邵樹德毫不猶豫地將河中柳氏、薛氏進獻的才貌俱佳的美人賞了出去——刺史、宰相之類的官員,沒有能力造反,邵樹德甚少賞他們美人,這是隻有武人才能得到的高規格賞賜。

大軍出發後,文武百官、皇子嬪妃、內侍宮人等,則分乘馬車,依次出定鼎門,慢慢跟在後邊。

這一次北巡,集兵甚多,可能是近年最大規模的征戰了。

河北諸藩鎮,將迎來大夏數十萬兵馬的征討。投鞭斷流,誠如是也!

(本卷結束)

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1007章 天津橋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二章 崔洪階段總結兼感謝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053章 投降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十九章 碰撞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130章 心思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十章 考功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九十二章 調整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七章 不得歇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039章 入徐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一章 遭遇戰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284章 好物第十九章 開刀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四章 兵諫第十九章 河內第1021章 牢籠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十二章 觀魚第1323章 餘波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五十四章 亂象
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1007章 天津橋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二章 崔洪階段總結兼感謝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053章 投降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十九章 碰撞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130章 心思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十章 考功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九十二章 調整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七章 不得歇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039章 入徐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一章 遭遇戰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284章 好物第十九章 開刀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四章 兵諫第十九章 河內第1021章 牢籠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十二章 觀魚第1323章 餘波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五十四章 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