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

“大帥,興元府、金商那邊都遣人過來買馬。”正月剛過,正在家中逗弄孩兒的邵樹德接到新提拔的親兵副將李仁輔彙報,擔任馬行總辦的裴通有事求見。

李仁輔也是西城老人了,之前在當隊正,後來得了個缺,補爲一營副將。前陣子邵樹德將親兵擴充爲四百人,設十將一員、副將一員。本來十將是李一仙,副將爲封隱,結果李一仙下部隊了,封隱補爲十將,這會正陪着野利遇略返回橫山挑選兵員,李仁輔則留在自己身邊聽差。

“讓裴通去書房等。”將兒子放到趙玉懷裡後,邵樹德苦笑了下。

趙玉笑着看了他一眼,沒說話,但眼神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正事要緊。

“上次小封可是和我說了,你說某喜歡征服別人家的娘子。等某回來,晚上好好征服你。”邵樹德湊近趙玉耳朵,輕聲說道。

趙玉白了他一眼,繼續哄孩子了,意態頗爲“囂張”,看來今晚那副翹臀又免不了被蹂躪了。

邵樹德很快來到書房,裴通畢恭畢敬地站在那裡,行禮道:“大帥。”

“將兩邊的情況仔細說說。”邵樹德坐了下來,說道。

“楊復光死後,他手下兵馬就亂了,在都將鹿宴弘的率領下四處流竄,走到哪裡哪裡雞飛狗跳。前陣子去了興元府,欲奪諸葛爽之位。諸葛大帥昔日從關中帶了兩千多人南下,手下亦有汝州老人,與這夥人大戰數場,皆勝。王建等人南竄蜀中,爲田令孜拉攏,鹿宴弘則去了金商,與李詳戰。李詳先敗後勝,亦將其驅逐,如今已不知去向。”裴通說道。

裴通便是裴商之子,因爲實在沒有當武夫的天賦,於是轉行幹其他,現在作爲邵樹德創辦的馬行總辦,幫着向各鎮賣馬,倒還算勝任。不過他走出了這一步,也就意味着曾經的銀州裴家徹底脫離了武夫行列,這或許並不是什麼壞事吧。

“所以他們要買馬了?”

“是。山南西道節度使諸葛爽、金商都防禦史李詳並不是田令孜的人,田令孜手頭亦乏人,因此着意拉攏逃去蜀中的王建等人,未必沒有存着取代諸葛爽、李詳二人的心思。”裴通說道:“後面是什麼樣子,還很難說。”

裴通這話讓邵樹德刮目相看。思路挺清晰的嘛,爲何當不了好武夫呢?罷了,頭腦清楚,也能在馬行總辦的位置上幹得好一些。

“賣吧,挑好馬給他們,都是老相識了,諸葛大帥還於我有恩。”邵樹德說道:“州中正缺錢帛,賣一些還能補充點用度,不然某明日就只能給裴總辦你發橐駝做俸祿了。”

裴通聞言輕笑,道:“而今天下局勢不穩,這馬卻是越來越好賣了。”

“聖人何時歸京?”邵樹德又問道。

“應是快了。據興元府馬行那邊打聽到的消息,黃巢已授首,聖人的車駕已經離開成都。”裴通說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皇帝終於在蜀中玩夠了啊,整得跟流亡政府似的,實在讓人失望。

黃巢是去年下半年死的。在宣武、河東、徐州等鎮的圍攻之下,轟然倒地,部衆潰散。目前最大的一股餘孽,應該還是吃人魔王秦宗權,這廝居然還在蹦躂,不過已經顯露出了一點頹勢。黃巢那麼大威勢,都在各鎮的圍攻下潰滅了,秦宗權何德何能,目前分派各將流竄淮南、江南、襄陽等地,看起來不可一世,最後多半還是要軍破身死。只會打仗不會建設,別人的兵又不比你差多少,如何能贏?

“鳳翔隴右節度使李昌言病死,其弟李昌符接任節度使,亦向咱們購馬千匹。”裴通又說道。

“李昌符爲何不向吐蕃人購馬?”

“這卻是不知了,或許也是想結好大帥您吧。京西北八鎮,還是要守望互助的。”

守望互助個屁!先讓老子拿下靈州再說。

“見一葉而知秋,李昌言死,李昌符接任鳳翔節帥。朝廷,竟是連京西北八鎮都控制不住了。”邵樹德食指輕敲着交椅扶手,道:“天下之局,或有變也。”

同時,他心裡也在思考,到底還用不用管朝廷的看法,這樣是不是過於束手束腳了?這忠臣,還有沒有必要當下去?還真能吸引多少人才過來投奔不成?

“昭義、河陽那邊局勢如何?某記得是一個叫劉三斗的人在管?”

“回大帥,確實是劉三鬥在管着。李克用以孟方立不奉詔爲由,屢次出兵昭義的河北三州,擄掠人口、財貨,百姓不敢耕作,流離失所,其中不少人被咱們接到了銀州。”裴通答道:“最近李克用與幽州鎮局勢緊張。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與李克用乃姻親,盧龍、成德等鎮看到沙陀兵馬抄掠刑州等地,有兔死狐悲之感,相約先攻殺王處存,分了其地,然後再對付李克用,並聯絡大同軍使赫連鐸,約其攻李克用側背。”

李克用的人緣是真的差,到處是敵人!幽州節度使李可舉、大同防禦史赫連鐸不談了,與李克用有大過節,現在沙陀兵馬天天抄掠昭義的河北三州,把河北人也惹怒了,決定聯合起來對付他。

王處存純屬倒黴。這人邵樹德還是瞭解的,關中討黃巢時屬於西面行營,是個忠臣。他家與李克用家本來就是姻親,最近又爲他侄子迎娶李克用的女兒,被幽州、成德等鎮開除了“河北籍”,遭到討伐,屬於無妄之災。

李克用應已遣人去救援了,他難得有個盟友,被幹死了可不值得。

“好了,先在家休息幾日吧。過些時日,從銀川牧場挑良馬千匹,押往長安,獻給朝廷。”邵樹德說道:“長安殘破,如今亦是沒甚東西了。聖人一旦還京,無錢、無糧、無兵,樣子也太過難看。咱們雪中送炭,應能讓朝廷高看一眼。”

就是不知道送往朝中的奏章怎麼樣了。邵樹德與監軍都寫了一份奏章,大意是靈州衙將韓朗、康元誠勾結河西党項作亂,宥州叛將拓跋思恭等人引党項入寇定難軍四州,因此欲舉兵討之。

被自己告了這麼一通黑狀,聖人與百官應該也會猶豫授不授予韓朗朔方軍節度使之位了吧?本來按照朝廷不願多事的想法,默認韓朗等人造成的既成事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此時被自己告黑狀,又送馬千匹之長安,總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吧?須知如今北方諸鎮,可沒幾個對朝廷這般尊重的了,不要給臉不要臉啊。

實在不行,就多加點碼,再送點錢帛牛羊去長安。唉,自己好不容易從平夏党項那裡掙來的財貨,竟然要拿出部分來養這幫子人。

裴通走後,邵樹德左右無事,便去城北那片轉了一圈。

數十家鐵匠鋪濃煙滾滾,一件又一件軍械被打製出來,看得人賞心悅目。

邵樹德有心想將這些人收歸夏州都作院,想想又放棄了。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當初夏綏工匠少,爲了吸引人才,特許關中匠人去綏州開辦鋪子,甚至還給他們貸款批地,各種優惠條件,如今卻不好食言自肥了。

罷了,還得靠他們這些榜樣繼續吸引外鎮匠人呢。夏州都作院,繼承的是以前夏州軍工產業的老底子,綏州都作院,主要是虜獲的巢軍匠人,技術都還可以的,讓他們慢慢帶徒弟,慢慢擴大規模吧。

再有兩個月,軍械儲備便會達到相當的規模,草原、橫山党項各部的人也會陸續抵達。屆時,不管朝廷是個什麼想法,自己都肯定要出兵了。

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014章 巡撫使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1216章 撫寧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1245章 長夏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五十章 果實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243章 北口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一章 基本盤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四十章 離奇第971章 南下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二章 生民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十四章 勢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七十二章 回援隨便侃侃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十三章 心事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1218章 得意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十二章 恩德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1101章 統戰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八章 上下第二十章 上路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十章 大場面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章 好友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四十六章 東萊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585章 諸葛第十四章 驅走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十五章 消費第四章 楊朱(一)東漢騎兵第四十章 大魚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1249章 組畫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1018章 東遷第1130章 心思第十八章 勸第1050章 豪氣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二十章 硤石第六章 監軍使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三章 牛市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三十章 歸屬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
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014章 巡撫使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1216章 撫寧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1245章 長夏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五十章 果實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243章 北口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一章 基本盤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四十章 離奇第971章 南下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二章 生民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十四章 勢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七十二章 回援隨便侃侃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十三章 心事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1218章 得意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十二章 恩德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1101章 統戰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八章 上下第二十章 上路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十章 大場面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章 好友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四十六章 東萊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585章 諸葛第十四章 驅走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十五章 消費第四章 楊朱(一)東漢騎兵第四十章 大魚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1249章 組畫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1018章 東遷第1130章 心思第十八章 勸第1050章 豪氣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二十章 硤石第六章 監軍使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三章 牛市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三十章 歸屬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