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

河南府澠池、新安、永寧等縣境內,大羣步騎圍攻各個堡寨,日夜不休。

而在野外,剛剛被任命爲河洛遊奕討擊使的徐浩則將各部集中起來的七千騎兵分成三部,各駐一處,隨時準備出動,襲擊汴軍騎兵如果他們打算出現的話。

至於爲何不集中七千騎使用,那是因爲戰場廣闊,你知道汴軍騎兵會出現在哪裡?只能分成三處駐紮,就近援應。

新增加了這七千專職近戰搏殺的戰術騎兵後,野外基本成了夏軍的樂園。

圍攻堡寨的順義軍三千步卒、華州兵四千餘人(三千人在押送俘虜),現在越來越大膽,分得越來越散,以提高擄掠的效率。

糧食、丁口不斷被夏軍獲取,河南府總計接近三十萬百姓,不知道最後還能剩下幾個。

至於攻城,暫時還沒這個能力,因爲步兵太少了,也不值得。

待蒐集完堡寨內的丁口後,或許會嘗試下圍攻縣城。不過有座縣城似乎不用攻了,就在昨日,澠池縣令開城請降,這是第一個願意投降的河南府城池。

邵樹德親自將這位名叫趙索的縣令召來,給予賞賜。

“大帥,賞不賞其實沒什麼,老夫雖降,但還有一句話想問,大帥縱兵擄掠,意欲何爲?殘民以逞耶?爭天下耶?”金索年歲不小了,五十出頭,此時目光灼灼地看着邵樹德,問道。

“若殘民以逞,澠池、永寧、新安諸縣百姓已僵臥多時。”

金索點了點頭,道:“這便是老夫願降的原因。便是晉兵,除李罕之外,亦只劫掠民人,不傷性命。可老夫還是想問,大帥何必來打河南府?陝虢、河中二鎮,還在王氏父子手裡,華州鎮亦非大帥心腹所領,數百里道途,盡皆操於人手,古來征戰,從未有過。此取死之道也。”

不算華州王卞的新兵,之前邵樹德手下可上陣的兵力中,步兵計有義從軍八千、順義軍三千、侍衛親軍一千五,總計1.25萬人,其中9500人放在後邊,就是爲了防止糧道出問題。

騎兵中可上陣的1.45萬人,2500人放在後邊,沿途巡弋。

這個力量,可以震懾王珙,但震懾不了王重盈。也幸好王重盈性格如此,這點兵力還能勉強維持。算是冒了點險,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應義兄所邀,來攻全忠。”

“大帥此虛言也,終欲何爲?”

邵樹德笑了,道:“全忠兵比我多、戶口比我繁盛、錢糧比我多,眼看着要滅朱瑄、朱瑾、時溥三鎮,勢大難制,不打不行。”

“汴軍正在猛攻晉師,克用連連損兵,已轉爲守勢。若成德王鎔、幽州李匡威再起兵,克用必敗。大帥今有二策,一者不要管後路,賭一把,賭王重盈父子不敢斷糧道,然後集兵猛攻葛從周,解除側翼威脅,後兵圍洛陽,將其攻下。”

“吾只有數千步卒、數千騎卒可用,如何打葛從周、洛陽?”

銀槍都五千戰兵,目前還有四千多,外加豹騎都千人,這是可用的。

鐵騎軍五千戰兵和豹騎都的具裝甲騎,一直是走到哪裡要帶到哪裡,不然大營內就只剩輔兵了,萬一順義軍、華州兵有變,稀裡糊塗被人殺了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能用的,就四千多輕騎,外加未整編過的順義軍三千步兵。華州兵還剩七千人,但只能用來打屯田堡寨,還要分一半兵力押運俘虜。

金索聞言呆了。

“大帥的騎卒鋪天蓋地,老夫幾以爲有數萬騎。”金索苦笑道:“數千騎,確實少了。聽聞靈武郡王兵多糧足,大軍安在?”

“尚未趕至。”

這就不奇怪了。數千騎,連糧道都斷不了,數千步兵,攻堅確實很困難,怪不得要四處擄掠呢。

“大帥……”金索猶豫了下,道:“澠池萬餘百姓,不知……”

“暫不動。”邵樹德說道:“吾聞城內還有千餘兵,全部整編起來,再徵個千人。”

既然打到了河南,當然要盡力利用當地資源。

除遷移部分百姓至華州、渭北,發展生產,就近積蓄錢糧之外,河南當地民風彪悍,都是優質兵源,豈能不善加利用?不需要他們能正面廝殺,整編起來,能攻堡寨就行了。甚至就連葛從周據守的崤山,亦可攻一攻。

金索聞言如釋重負。

如果有可能,誰又想離開家鄉呢?

……

朔方軍的騎兵,從作用方面來分,有戰術騎兵和戰略騎兵。從披甲程度來分,則有重、中、輕三種。

重型騎兵,自然就是鐵鷂子具裝甲騎了,人馬俱披甲。

中型騎兵,人披甲,馬不披甲。

這裡又可細分,即主遊弋襲擾的遊騎,主衝陣和搏殺的甲騎。

輕型騎兵,人披皮甲,馬不披甲,同樣分遊騎和甲騎。

河洛遊奕討擊使徐浩所領七千騎,便是中型騎兵裡的甲騎。今日他親自帶了兩千騎,借用飛熊軍的輔兵完善好後勤之後,便離了營地,牽着戰馬在附近轉悠。

野外到處是抓着民人回陝州的華州兵,還有不少遊騎在四處活動。

話說飛熊、鐵騎二軍的一萬輔兵可真是遭了大罪了。

白天忙着修整營地、維修器械、修剪馬蹄、釘馬掌、樵採、做飯,還有去領糧食、物資,晚上要做飯、餵馬,加班加點修理器械,忙得昏天黑地。

這還不算,還要分出部分人手,跟着鐵騎軍少量人馬在外巡弋,截殺信使。

谷/span>這會又多了他們七千甲騎需要伺候,估計一個個要累癱了。

徐浩只能對他們表示同情。

手底下七千人是軍屬騎兵,平時自然有步軍輔兵伺候,但這會遠離步卒主力,他也沒辦法,只能叨擾鐵騎、飛熊二軍了。

枯黃的樹葉被西風捲起,橫亙在澠池、永寧二縣之間的東、西崤山上一片寂靜。

山上隱約可見汴軍修築的堡寨,規制不小,兵力、糧草應該比較充足,但他們現在已是一支孤軍。

二崤山之南的永寧、福昌二縣,隨着堡寨一個個告破,百姓要麼被擄走,要麼躲進了二崤山、熊耳山,或者向西逃入了虢州的盧氏縣,鄉間百里無人煙,同樣是孤城兩座。

張全義辛辛苦苦種田數年,將河南府的戶口充實到五萬戶,如今損失巨大,不知作何感想。

徐浩擡頭看了眼山寨。今早遣人在山路上放了一個箱子,這會已經被汴軍取走了。

箱子裡是一套婦人襦裙,不知道葛從周、謝彥章二人看了會不會忍不住。

忍不住也不要緊,大帥已經在甄選河南府縣兵、屯田兵,編爲一軍,待主力步卒抵達,就要對其發起猛攻,到時候還能藏嗎?

轉了一圈後,感覺沒意思,徐浩帶着人馬向東直行,一路上遇到幾股遊騎,不斷打探敵軍動向。

突然,西北方傳來了一陣馬蹄聲,因爲山林阻隔,未見煙塵。

徐浩聽了不驚反喜,立刻下令全軍上馬,分爲三部,依次而行。

兩軍很快在原野上遭遇。

很遺憾,敵軍打着張字旗號,不是謝彥章,莫不是張延壽?

徐浩之前在大營內熟悉了一下汴軍幾個騎將。張延壽這人,還是有點功力的。

朱全忠曾經親自前出偵察,因爲所帶兵力不多,被蔡賊發現,調動騎兵圍了過來。

關鍵時刻,葛從周扶朱全忠上馬跑路,親自斷後,張延壽返身衝來,連殺幾名蔡軍勇猛精騎,這才讓朱全忠撿回一條命。

那麼這次來的應該是蔡州兵,或許還有忠武軍?

“賊軍不過千餘騎,楊將軍,你引本部從右翼包抄。”徐浩當機立斷,下令道。

這些淮夷,初來乍到倒挺囂張,在南方橫慣了吧?

“楊將軍”自然就是天柱軍遊奕使楊粲,聞言也不廢話,立刻打出自己的將旗,帶着千騎,緩緩前出,從右翼繞出。

徐浩身邊還有千騎,來自鐵林軍,此時前排將長槊向前平端,後排斜舉。

馬兒不斷噴着響鼻,躁動不已。

“我欲直衝敵陣,斬張延壽而返,何人願從?”粗大的馬槊在徐浩手裡就像玩具一般,他緊緊盯着側翼迂迴的楊粲所部,大聲問道。

聽到問話的衆人紛紛迴應。

徐浩點了五十騎,又觀察了一下迂迴的天柱軍騎卒,隨後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數十騎緊隨其後,大聲呼喝,勢如猛虎。

楊粲也是個狠人,知道徐浩想趁敵陣鬆動的時候縱隙突襲,於是讓親隨揮舞將旗,朝敵軍人數最多,聚集最密的一處衝去,打算以最兇猛的攻勢橫擊對手,吸引其注意力。

上千騎人喊馬嘶,呼嘯着衝到了敵軍側翼。

敵軍分出一部分,反衝攔截了上去。

長槊相向,落馬者不知凡幾。

“呼!”沉重的馬槊掃到了一人頭上,此人哼都不哼一聲,直接墜馬,楊粲又矮身一躲,避開迎面而至的一槊,雙手發力,馬槊反向一掃,又一人落地。

跟在他身後的騎兵有的棄了長槊,抽出馬刀、短劍、鐵鐗廝殺,在反衝而至的敵騎中勇不可當,眼看着就要殺穿了。

而在正面,徐浩所領五十騎直衝而至。

賊軍側翼受襲,陣腳有些鬆動,再不復之前的嚴整。張延壽見側翼衝來的夏騎如此勇猛,有些驚慌,表情一連數變,最後一發狠,打算親自迎上去。

“張延壽!”耳邊傳來一陣雷鳴般的吼聲。

張延壽一定神,卻見一騎奔來,粗大的長槊當胸而至。

情急之下,直接一個後仰,躲過必殺一擊,剛要起身,卻見一柄鋒利的短劍從天而降,“咔嚓”一聲,直入頸脖。

五十騎緊隨而至,將正看得有點呆的賊騎直接衝亂。

徐浩下馬,又是一劍,將張延壽首級斬下,然後用短槊挑着,大吼道:“斬張延壽者,鐵林軍徐浩!”

賊騎大潰。

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1128章 匯聚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三十章 憂慮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1151章 果斷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1171章 吃魚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1215章 動身北上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三章 上元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三十章 路子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1173章 學子第1211章 止損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一章 故人第三章 兩手抓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985章 校閱第1070章 歸期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138章 法度第五十章 果實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1302章 接見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十九章 西路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982章 納質否?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十五章 百態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170章 康福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十七章 兩路(一)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067章 交代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五十章 大計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
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1128章 匯聚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三十章 憂慮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1151章 果斷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1171章 吃魚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1215章 動身北上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三章 上元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三十章 路子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1173章 學子第1211章 止損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一章 故人第三章 兩手抓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985章 校閱第1070章 歸期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138章 法度第五十章 果實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1302章 接見第三十四章 安排與人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十九章 西路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982章 納質否?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十五章 百態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170章 康福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十七章 兩路(一)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067章 交代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五十章 大計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